一种制丝生产过程质量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3252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丝生产过程质量评价方法,包括制丝线系统化正交实验、感官质量评价及特征值计算、固有加工质量水平评价及制丝线在线监测设备过程管控。通过进行核心工序的质量识别、加工工序质量权重计算,对制丝线在线监测设备运行过程进行有效管控,确保参与质量管理及质量评价的数采数据有效性,从而建立按工序权重进行考核的批质量管理及制丝线加工水平评价新模式。该模式有效识别核心重点加工工序过程质量波动、精细精准对制丝生产过程质量进行管控、科学合理进行质量考核及质量评价。价。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丝生产过程质量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卷烟生产质量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制丝生产过程质量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制丝产品质量是加工过程在线检测设备、工序加工质量、生产设备、过程质量预警、质量管理的集合输出结果,为了更好识别制丝过程的不同工序加工质量,建立基于统计过程控制理念的制丝线在线检测设备判定标准,有效监控重点工序加工过程质量,更加科学、合理、客观评价制丝线的烟丝质量,形成一套适应烟厂制丝线的加工过程质量评价体系,达到对过程检测、生产设备的有效监控,重点加工工序的识别及预警,加工过程质量的科学评价和管理,计算分析不同工序的质量贡献权重,指导对弱势工序、指标的分析改进,实现工序能力的不断提升,形成制丝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精益管理、科学评判”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丝生产过程质量评价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要,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制丝生产过程质量评价方法,包括制丝线系统化正交实验、感官质量评价及特征值计算、固有加工质量水平评价及制丝线在线监测设备过程管控;具体为:
[0006](1)制丝线系统化正交实验
[0007]通过制丝线叶片段及叶丝段加工强度等距正交试验实现,根据叶片段及叶丝段的工艺加工参数建立同梯度的强度试验区间;
[0008](2)感官质量评价及特征值计算
[0009]依据制丝线系统正交试验方案,对卷烟的整条生产线、叶片段或叶丝段的试验烟丝分别进行卷制,卷制后的烟支进行感官质量特性评价,并计算出烟丝感官质量特征值;
[0010]利用Minitab数据分析软件分别进行烟丝感官质量特征值与试验变量的单因素多变量方差分析,获得叶片段及叶丝段参与强度试验的加工工序对烟丝感官质量特征值、舒适性指标特征值的权重;
[0011](3)固有加工质量水平评价
[0012]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使用设定时间长度的原始数据,根据拉依达异常数据剔除规则,对原始数据进行有效清洗,消除系统性误差数据影响,统计出当前加工过程能力,进行生产设备固有质量控制水平测算;
[0013](4)制丝线在线监测设备过程管控
[0014]通过表征烟草物料水分的在线水分仪过程判定准则,利用MES系统进行管控。
[0015]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加工强度为将每个工序设置高、中、代三个处理强度,默认当前正常生产的工艺标准为中度处理强度。
[0016]进一步的,步骤(2)中的感官评价基于制丝线加工强度梯度试验,包含香韵特征、
杂气、烟气形态、舒适特性四部分构成,所述香韵特征的评价由清甜、烤甜和焦甜三部分香韵构成,杂气包括青杂气和焦枯杂气;
[0017][0018]进一步的,步骤(2)中,叶片段参与强度试验的工序分别为松散回潮工序、二次回潮工序及润叶加料工序;叶丝段参与强度试验的指标为HT出料温度指标及干燥脱水量指标。
[0019]进一步的,还包括制丝批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评价
[0020]制丝批过程质量是烟片在时间、温度及水分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最终形成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烟丝;质量管理由投料配方完整性、各加工工序物料累积量、各工序物料流量波动性、物料加工过程储存时间、批内停机断料五个部分;质量评价包含热源参数稳定性、加工过程水分稳定性、加料完整性与均匀性、加香完整性与均匀性、掺配完整性与均匀性,通过质量评价各工序权重的合理设置,形成制丝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0021]进一步的,批次烟丝质量得分H为:
[0022]H=A
0.03
×
B
0.17
×
C
0.24
×
D
0.09
×
E
0.2
×
F
0.1
×
G
0.17
,其中,A为松散回潮工序过程质量得分,B为二次回潮工序过程质量得分,C为润叶加料工序过程质量得分,D为切后水分工序过程质量得分,E为HT蒸汽压力工序过程质量得分,F为烘后水分工序过程质量得分,G为掺配加香工序过程质量得分。
[0023]进一步的,制丝过程各工序权重根据贡献率评价计算方法为:
[0024]Y=Y1
Q1
×
Y2
Q2
×
Y3
Q3
…×
Yn
Qn
,其中Y为制丝线过程质量合格率,Y1、Y2、Y3
···
Yn为各项目,Q1、Q2、Q3
···
Qn为项目权重。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本技术方案通过制丝线系统化正交试验方案设计和烟丝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科学计算参与制丝环节的加工强度工序质量贡献权重,有效识别核心制丝生产工序环节;感官舒适度评价方法的建立,为工艺人员根据产品配方需要,科学合理进行试验过程的参数指标调节,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0027]制丝过程在线监测设备过程管控方法的建立,实现了制丝环节各工序水分指标的科学表征,通过统计过程控制技术的应用,保障了制丝线在线水分仪运行过程的有效管控,提高了MES数采水分数据的真实、有效,为后续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评价奠定了基础。
[0028]固有加工水平评价方法的建立,根据以往的加工数据进行科学计算,规范了质量考核的基准质量水平,有效规避人为设置分数梯度等级,质量管理工作更合理。同时也为加工过程工序质量预警、工序质量改进提供了科学参考。
[0029]制丝生产分权重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加强了车间生产、管理人员从注重结果向更加注重过程质量的意识转变,也为生产质量责任的量化提供了数据支持。制丝生产过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即满足烟厂的实际生产实际,同时实现制丝生产过程从“控制指标向控制参数”、“控制结果向控制过程”、“人工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的三大转变,不断满足卷接包车间和消费者对高品质烟丝质量的需求,助推工厂的高质量发展。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丝生产过程质量评价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32]本技术方案通过制丝线系统化正交试验、感官质量评价及特征值计算、固有加工质量水平及制丝线在线监测设备过程管控四个方面,进行核心工序的质量识别、加工工序质量权重计算,对制丝线在线监测设备运行过程进行有效管控,确保参与质量管理及质量评价的数采数据有效性,从而建立按工序权重进行考核的批质量管理及制丝线加工水平评价新模式。
[0033]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制丝生产过程质量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0034](1)制丝线系统化正交实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丝生产过程质量评价方法,包括制丝线系统化正交实验、感官质量评价及特征值计算、固有加工质量水平评价及制丝线在线监测设备过程管控;其特征在于,具体为:(1)制丝线系统化正交实验通过制丝线叶片段及叶丝段加工强度等距正交试验实现,根据叶片段及叶丝段的工艺加工参数建立同梯度的强度试验区间;(2)感官质量评价及特征值计算依据制丝线系统正交试验方案,对卷烟的整条生产线、叶片段或叶丝段的试验烟丝分别进行卷制,卷制后的烟支进行感官质量特性评价,并计算出烟丝感官质量特征值;利用Minitab数据分析软件分别进行烟丝感官质量特征值与试验变量的单因素多变量方差分析,获得叶片段及叶丝段参与强度试验的加工工序对烟丝感官质量特征值、舒适性指标特征值的权重;(3)固有加工质量水平评价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使用设定时间长度的原始数据,根据拉依达异常数据剔除规则,对原始数据进行有效清洗,消除系统性误差数据影响,统计出当前加工过程能力,进行生产设备固有质量控制水平测算;(4)制丝线在线监测设备过程管控通过表征烟草物料水分的在线水分仪过程判定准则,利用MES系统进行管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丝生产过程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加工强度为将每个工序设置高、中、代三个处理强度,默认当前正常生产的工艺标准为中度处理强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丝生产过程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感官评价基于制丝线加工强度梯度试验,包含香韵特征、杂气、烟气形态、舒适特性四部分构成,所述香韵特征的评价由清甜、烤甜和焦甜三部分香韵构成,杂气包括青杂气和焦枯杂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丝生产过程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叶片段参与强度试验的工序分别为松散回潮工序、二次回潮工序及润叶加料工序;叶丝段参与强度试验的指标为HT出料温度指标及干燥脱水量指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丝生产过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滢胡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