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评价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3246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评价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评价的准则,包括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防洪安全保障能力、水生态安全保障能力三方面;分别建立不同的准则特征层并依据区域实际情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构建的指标体系选取适宜的指标进行计算,并按照赋分表进行赋分,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某一区域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分,进而辨识导致评价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的河湖水系连通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单易行,适用于河湖水系连通实践,可评价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评价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河湖水系连通的
,具体涉及一种评价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河湖水系连通作为优化水资源战略配置、提高水灾害抵御能力、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举措,在水安全保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河湖水系连通工作,颁布了一系列决议和指导意见,大力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不断优化供水结构,统筹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优化水资源调度配置,增强洪涝抵御能力,促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同时,河湖水系连通对水安全保障的影响存在综合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科学合理的河湖水系连通工程能够有力地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从而造福一方,反之则会降低水安全保障能力。因此,评价区域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对河湖水系连通方案的制定非常必要。然而,现有的标准和导则大多聚焦于水安全的某一方面,不能反映河湖水系连通对水安全保障能力的多方面影响,亟待从“水资源

水灾害

水生态”多角度筛选对河湖水系连通特征变化敏感的水安全保障能力指标,构建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评价体系,评价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评价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方法,该方法从“水资源

水灾害

水生态”多角度筛选对河湖水系连通特征变化敏感的水安全保障能力指标,评价区域河湖水系连通特征下的水安全保障能力,更科学合理。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评价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1:建立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评价的准则,所述准则包括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防洪安全保障能力、水生态安全保障能力;
[0007]步骤2:依据步骤1中的准则建立准则层;
[0008]步骤3:依据步骤2的准则层构建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0009]步骤4:依据步骤3构建的指标体系选取适宜的指标进行计算,并对其进行赋分,然后计算某一区域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分;
[0010]步骤5:依据步骤4中计算得到的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分与区域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等级表比较,计算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分,识别区域内存在的水资源安全、防洪安全、水生态安全问题,辨识导致评价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的河湖水系连通问题。
[0011]进一步地,步骤2中的准则层包括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准则层、防洪安全保障能力
准则层、水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准则层,其中,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准则层分别选取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资源调配能力和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三个准则特征层;防洪安全保障能力分别选取防洪达标度、除涝达标度和湖库调控能力三个准则特征层;水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准则层分别选取生境维持能力、水质达标程度和生物多样性维持能力三个准则特征层。
[0012]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水资源承载能力选取水资源开发利用能力C
w
作为推荐指标,选取雨洪资源利用能力F
yh
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率η作为备选指标;水资源调配能力选取水资源调配率A
μ
作为推荐指标,选取枯季水位保证率P
sw
和代表站水位满足率P
Z
作为备选指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选取供水安全系数P
S
作为推荐指标,选取战略水源应急保障率K
W
作为备选指标。
[0013]进一步地,各指标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0014][0015]式中,C
w
为水资源开发利用能力;W
u
为水资源开发利用量,m3;W
r
为水资源总量m3;C0为水资源可开发利用率;式中,F
yh
为雨洪资源利用能力;W
yh
为通过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将雨洪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量,m3;W
hs
为雨洪总量,m3;
[0016]式中,η为地下水开发利用率;W
d
为区域开采的地下水量,m3;W
dt
为区域可开发利用的地下水总量,m3;
[0017]A
μ
=w1×
γ
st
+w2×
γ
dr
+w3×
γ
lf
;式中,A
μ
为水资源调配率;γ
st
为蓄水工程调配率;γ
dr
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引水调配率;γ
lf
为泵站提水调配率;w
1~3
分别为蓄水工程调配率、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引水调配率、泵站提水调配率的权重,取值范围为0~1,且w1+w2+w3=1;
[0018]式中,γ
st
为蓄水工程调配率;W
st
为蓄水工程供水量(m3);W
*st
为蓄水工程最大蓄水能力(m3);式中,γ
dr
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引水调配率;W
dr
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供水量,m3;W
*dr
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最大引水量,m3;
[0019]式中,γ
lf
为泵站提水调配率;W
lf
为泵站提水供水量,m3;W
*lf
为泵站最大提水能力,m3;
[0020]式中,P
sw
为枯季水位保证率;T
S
为水位达到枯季最低要求水位的时段数;T
Z
为总时段数;
[0021]式中,P
Z
为代表站水位满足率;T
M
为代表站水位达到供水保证水位的时段数;T
Z
为总时段数;P
S
=W
A
/W
N

[0022]式中,P
S
为供水安全系数;W
A
为区域所有供水工程供水能力之和,m3;W
N
为区域近五年平均需水总量,m3;
[0023]式中,K
W
为战略水源应急保障率;T
E
为战略水源储备量能满足缺水量的年数;T
lac
为该地区缺水的总年数。
[0024]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防洪达标度选取防洪体系达标率F
A
作为推荐指标,选取防洪堤防达标率R
s
作为备选指标;除涝达标度选取排涝体系达标率R
l
作为推荐指标,选取水库排涝达标率K
c
作为备选指标;湖库调控能力选取区域滞洪能力R
f
作为推荐指标,选取关键水库库容淤积损失率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评价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评价的准则,所述准则包括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防洪安全保障能力、水生态安全保障能力;步骤2:依据步骤1中的准则建立准则层;步骤3:依据步骤2的准则层构建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步骤4:依据步骤3构建的指标体系选取适宜的指标进行计算,并对其进行赋分,然后计算某一区域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分;步骤5:依据步骤4中计算得到的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分与区域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等级表比较,计算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分,识别区域内存在的水资源安全、防洪安全、水生态安全问题,辨识导致评价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的河湖水系连通问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准则层包括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准则层、防洪安全保障能力准则层、水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准则层,其中,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准则层分别选取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资源调配能力和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三个准则特征层;防洪安全保障能力分别选取防洪达标度、除涝达标度和湖库调控能力三个准则特征层;水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准则层分别选取生境维持能力、水质达标程度和生物多样性维持能力三个准则特征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价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水资源承载能力选取水资源开发利用能力C
w
作为推荐指标,选取雨洪资源利用能力F
yh
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率η作为备选指标;水资源调配能力选取水资源调配率A
μ
作为推荐指标,选取枯季水位保证率P
sw
和代表站水位满足率P
Z
作为备选指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选取供水安全系数P
S
作为推荐指标,选取战略水源应急保障率K
W
作为备选指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评价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指标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式中,C
w
为水资源开发利用能力;W
u
为水资源开发利用量,m3;W
r
为水资源总量m3;C0为水资源可开发利用率;式中,F
yh
为雨洪资源利用能力;W
yh
为通过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将雨洪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量,m3;W
hs
为雨洪总量,m3;式中,η为地下水开发利用率;W
d
为区域开采的地下水量,m3;W
dt
为区域可开发利用的地下水总量,m3;A
μ
=w1×
γ
st
+w2×
γ
dr
+w3×
γ
lf
;式中,A
μ
为水资源调配率;γ
st
为蓄水工程调配率;γ
dr
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引水调配率;γ
lf
为泵站提水调配率;w
1~3
分别为蓄水工程调配率、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引水调配率、泵站提水调配率的权重,取值范围为0~1,且w1+w2+w3=1;式中,γ
st
为蓄水工程调配率;W
st
为蓄水工程供水量(m3);W
*st
为蓄水工程最大蓄水能力(m3);
式中,γ
dr
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引水调配率;W
dr
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供水量,m3;W
*dr
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最大引水量,m3;式中,γ
lf
为泵站提水调配率;W
lf
为泵站提水供水量,m3;W
*lf
为泵站最大提水能力,m3;式中,P
sw
为枯季水位保证率;T
S
为水位达到枯季最低要求水位的时段数;T
Z
为总时段数;式中,P
Z
为代表站水位满足率;T
M
为代表站水位达到供水保证水位的时段数;T
Z
为总时段数;P
S
=W
A
/W
N
;式中,P
S
为供水安全系数;W
A
为区域所有供水工程供水能力之和,m3;W
N
为区域近五年平均需水总量,m3;式中,K
W
为战略水源应急保障率;T
E
为战略水源储备量能满足缺水量的年数;T
lac
为该地区缺水的总年数。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价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防洪达标度选取防洪体系达标率F
A
作为推荐指标,选取防洪堤防达标率R
s
作为备选指标;除涝达标度选取排涝体系达标率R
l
作为推荐指标,选取水库排涝达标率K
c
作为备选指标;湖库调控能力选取区域滞洪能力R
f
作为推荐指标,选取关键水库库容淤积损失率K
y
作为备选指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评价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指标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式中,F
A
为防洪体系达标率;N
fs
为区域内满足预期标准的防洪工程个数;N
f
为区域防洪工程总个数;式中,R
s
为防洪堤防达标率;L
s
为防洪堤防达标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磊侯钦耀徐志成陈梦晗陈森林武彩萍刘学勤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