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混凝土高耐候型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318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高耐候型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透水混凝土高耐候型保护剂由A、B组分混合而成。所述A组分由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稀释剂、分散剂、填料、颜料、助剂和抗紫外线剂组成。所述B组分为异氰酸酯固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主体树脂选用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通过在丙烯酸树脂侧链引入含氟硅基团同时引入到丙烯酸聚合物中,通过带有双键的有机硅聚合物与含双键的氟单体作为改性的共聚物树脂,使其耐候性能大幅提升,提高其耐候性以及使用寿命。B组份则选用三聚体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固化剂,最大的优点在于分子结构上没有活泼氢原子,不会形成分子内或分子间氢键,产物的粘度较低,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抗黄变性能,增强综合性能。增强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混凝土高耐候型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水混凝土高耐候型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1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地表采用生态环保的透水路面解决“城市热岛效应”,透水路面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设而成,通气透水、降温减噪、行走舒适的优良特性使得透水混凝土成为园林景观道路中不可或缺的辅装材料。然而目前透水涂料保护剂多为溶剂型丙烯酸酯类树脂,虽然具有较好的成膜性,但丙烯酸树脂的自身的结构特征导致其耐候性,耐水性以及耐紫外光性不够理想,保光保色效果较差,喷涂在混凝土表面一定时间后会出现质感下滑,色彩丢失等问题,对透水混凝土表面的保护作用也会有所下降,因此亟需一种耐候性更强的透水混凝土保护剂以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高耐候型保护剂,不仅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还拥有优越的耐候性、耐水性以及耐紫外光性,保光保色效果较好,同时也能够延长对透水混凝土表面的保护时间。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透水混凝土高耐候型保护剂,由A、B组分混合而成。所述A组份包括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稀释剂、分散剂、填料、颜料、助剂和抗紫外线剂。所述B组分为异氰酸酯固化剂。所述A、B组分的重量配比为5

7:1。
[0005]进一步地,所述A组分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55

75%,稀释剂8

20%,分散剂1

2%,填料0.5

5%,助剂0.7

1.3%,抗紫外线剂0.5

5%,颜料3

13%。
[0006]进一步地,所述稀释剂为二甲苯、醋酸丁酯以及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且各组分在透水混凝土有机保护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二甲苯9.5

10.5%,醋酸丁酯3.5

4.5%,丙二醇甲醚醋酸酯3.5

4.5%。
[0007]进一步地,所述助剂为丙烯酸酯流平剂和聚酰胺蜡防沉蜡浆,且助剂各组分在透水混凝土有机保护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丙烯酸酯流平剂0.4

0.6%,聚酰胺蜡防沉蜡浆0.4

0.6%。
[0008]优选地,所述填料为硫酸钡。
[0009]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高分子聚羧酸溶液和聚硅氧烷溶液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抗紫外线剂为双(1,2,2,6,6

五甲基
‑4‑
哌啶基)癸二酸酯。
[0010]优选地,所述B组份为三聚体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固化剂。
[0011]一种透水混凝土高耐候型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搅拌条件下,向混合釜中依次加入稀释剂二甲苯、醋酸丁酯以及丙二醇甲醚
醋酸酯搅拌混和后,依次加入分散剂、丙烯酸酯流平剂、抗紫外线剂混和;2)600

800r/min搅拌分散10

15分钟后加入颜料、硫酸钡、聚酰胺蜡防沉蜡浆并搅拌至分散均匀、无颗粒与气泡,得所述A组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量配比,在搅拌条件下,将A组分与B组分混合均匀得到透水混凝土高耐候型保护剂。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本专利技术中,主体树脂选用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通过在丙烯酸树脂侧链引入含氟硅基团同时引入到丙烯酸聚合物中,通过带有双键的有机硅聚合物与含双键的氟单体作为改性的共聚物树脂,使其耐水性、耐寒、耐热、耐紫外线性能大幅提升,从而提高其耐候性以及使用寿命。
[0013]二、本专利技术中,B组份固化剂选用三聚体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固化剂,脂肪族异氰酸酯较芳香族异氰酸酯最大的优点在于合成的脂肪族异氰酸酯三聚体结构上没有活泼氢原子,不会形成分子内或分子间氢键,因而产物的粘度较低,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抗黄变性能,增强综合性能。
[0014]三、本专利技术中,分散剂为高分子聚羧酸溶液和聚硅氧烷溶液的混合物,为为受控絮凝型分散剂,通用性广,改善润湿,对复色体系有较强的防浮色发花能力,综合性能优异。
[0015]四、本专利技术中,抗紫外线剂为双(1,2,2,6,6

五甲基
‑4‑
哌啶基)癸二酸酯,其用于涂料能有效的提高涂料的使用寿命,防止龟裂和光泽的丧失。
[0016]五、本专利技术中,稀释剂为二甲苯、醋酸丁酯以及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的混合物,三种成分混合可以满足涂料的各种要求,如对不挥发的涂料组分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增加涂料组分之间的互溶性,且混合稀释剂挥发率适中,有较强的降低涂料粘度的能力,能使漆膜具有良好的流平性,避免漆膜干燥过程中出现皱褶。
[0017]六、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助剂为丙烯酸酯流平剂和聚酰胺蜡防沉蜡浆,其中丙烯酸酯流平剂能提高基材润湿性,促进漆膜流平,防止缩孔且具消泡效果,聚酰胺蜡防沉蜡浆则是由改性聚酰胺蜡组成的浆状触变剂,在涂料中形成强大的网络状结构,具有优异的触变性能和良好的分散性,提供了极佳的防流挂,防沉降和增稠效果。而填料硫酸钡则起到增强漆膜硬度和漆膜饱满度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

3中的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品牌及型号为帝斯曼NEOCRYL B

851。
[0019]实施例1一种透水混凝土高耐候型保护剂,按照6:1的重量比例混合A、B双组份,其中A组分由重量比例为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67%,二甲苯10.5%,醋酸丁酯4%,丙二醇甲醚醋酸酯3.5%,分散剂1%,颜料10%,丙烯酸酯流平剂0.5%,聚酰胺蜡防沉蜡浆0.6%,硫酸钡1.9%,抗紫外线剂1%,其中分散剂为高分子聚羧酸溶液和聚硅氧烷溶液的混合物,抗紫外线剂为双(1,2,2,6,6

五甲基
‑4‑
哌啶基)癸二酸酯。B组分为脂肪族异氰酸酯固化剂。
[0020]上述透水混凝土高耐候型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室温下(所述室温是指25℃
±
10℃),向混合釜中依次加入稀释剂二甲苯、醋酸丁酯以及丙二醇甲醚醋酸酯搅拌混和后,依次加入分散剂、丙烯酸酯流平剂、抗紫外线剂
混和;2)600

800r/min搅拌分散10

15分钟后加入颜料、硫酸钡、聚酰胺蜡防沉蜡浆并搅拌至分散均匀、无颗粒与气泡,得所述A组分;3)在搅拌条件下,将A组分与B组分混合均匀得到透水混凝土高耐候型保护剂。
[0021]实施例2一种透水混凝土高耐候型保护剂,按照5:1的重量比例混合A、B双组份,其中A组分由重量比例为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59.3%,二甲苯10.5%,醋酸丁酯4.5%,丙二醇甲醚醋酸酯4.5%,分散剂2%,颜料10%,丙烯酸酯流平剂0.6%,聚酰胺蜡防沉蜡浆0.6%,硫酸钡3%,抗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混凝土高耐候型保护剂,其特征在于:由A、B组分混合而成;所述A组份包括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稀释剂、分散剂、硫酸钡、颜料、助剂和抗紫外线剂;所述B组分为异氰酸酯固化剂;所述A、B组分的重量配比为5

7: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高耐候型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55

75%,稀释剂8

20%,分散剂1

2%,硫酸钡0.5

5%,助剂0.7

1.3%,抗紫外线剂0.5

5%,颜料3

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高耐候型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二甲苯、醋酸丁酯以及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且各组分在透水混凝土有机保护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二甲苯9.5

10.5%,醋酸丁酯3.5

4.5%,丙二醇甲醚醋酸酯3.5

4.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高耐候型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丙烯酸酯流平剂和聚酰胺蜡防沉蜡浆,且助剂各组分在透水混凝土有机保护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波曹建邺史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佳境生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