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提高操作性和插入性的导丝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可提高操作性和插入性的导丝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介入手术中,经常需要使用导管组件。导管组件通常包括导管和导丝。导丝呈细长状,其直径很小,可以通入病人血管中;导管呈细长管状,其可套设在导丝外。操作时,通常使用导丝进行导向,通过操控导丝使导丝的前端沿着血管前进而到达目的部位。现有的导丝,从整个长度来看,其是柔性的,因而其可弯曲而在血管中前进;从较短的长度来看,导丝的材料通常具有一定的硬度而可塑型。使用时,通常先根据目的部位的血管特点而将导丝的前端弯曲成所需的形状,如J型,然后将导丝置入血管中,通过操作而使导丝不断沿着血管前进而到达目的部位。这种导丝,因其具有一定的硬度,因而易于操作前进,在大血管中使用时,因其前端可塑型,因而也能较为容易的到达目的部位。但是,实际中,有些目标部位的血管狭窄而不利于塑型后的导丝通过,而有些血管分支较多,且较为弯曲、转折幅度大,使用现有的导丝根本无法通过转折处,且这种地方使用较硬的导丝还容易发生血管穿孔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操作性和插入性的导丝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芯轴(10);线圈体(20),盘绕呈螺旋状,其内部形成有内腔(27);所述线圈体(20)的基端与所述芯轴(10)的前端固定连接;树脂层(30),包覆于所述芯轴(10)的外表,并由所述线圈体(20)与树脂层(30)相接的地方伸入至所述线圈体(20)的内腔(27)内而延伸至所述线圈体(20)的前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操作性和插入性的导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体(20)包括:弹簧线圈(21),盘绕呈螺旋状而可摆动,其内部形成所述内腔(27);前端约束部(22),设于所述弹簧线圈(21)的前端,基端约束部(23),设于所述弹簧线圈(21)的基端;前端防护尖部(24),包裹于所述前端约束部(22)外;基端连接部(25),包裹于所述基端约束部(23)外,并与所述芯轴(10)的前端连接;线圈约束丝线(26),设于所述弹簧线圈(21)的内腔(27)内,并分别与所述前端约束部(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黎萌,罗伟坚,王浩,许炯赋,赖鲜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