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操控的导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682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5:25
一种易于操控的导丝结构,其包括细长状的导丝主体和设于导丝主体远端的弹簧圈结构,导丝主体与弹簧圈结构固定连接,弹簧圈结构相对于导丝主体更柔性而更易于摆动。在面临分支复杂或较为狭窄的血管时,导丝主体不好操控前进时,可通过随血液摆动的弹簧圈结构进行定向,使弹簧圈结构顺着血液的流动方向而进入目标血管,随后再操控导丝主体前进,从而使得整个导丝结构可进入目标血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易于操控的导丝结构可解决现有导丝不易于通过分支复杂或狭窄血管的问题,其既保留了现有导丝的优点,又具有现有导丝所不具有的优点,其能方便进入分支复杂的血管或狭窄血管,其操作方便,能满足复杂血管的介入操作需求,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宜大力推广。宜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于操控的导丝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易于操控的导丝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介入手术中,经常需要使用导管组件。导管组件通常包括导管和导丝。导丝呈细长状,其直径很小,可以通入病人血管中;导管呈细长管状,其可套设在导丝外。操作时,通常使用导丝进行导向,通过操控导丝使导丝的远端沿着血管前进而到达目的部位。现有的导丝,从整个长度来看,其是柔性的,因而其可弯曲而在血管中前进;从较短的长度来看,导丝的材料通常具有一定的硬度而可塑型。使用时,通常先根据目的部位的血管特点而将导丝的远端弯曲成所需的形状,如J型,然后将导丝置入血管中,通过操作而使导丝不断沿着血管前进而到达目的部位。这种导丝,因其具有一定的硬度,因而易于操作前进,在大血管中使用时,因其远端可塑型,因而也能较为容易的到达目的部位。但是,实际中,有些目标部位的血管狭窄而不利于塑型后的导丝通过,而有些血管分支较多,且较为弯曲、转折幅度大,使用现有的导丝根本无法通过转折处;而且,在导丝的前进过程中,各处血管的弯曲形状不同,而根据目标部位预先塑型的形状并不能适合其他各处的血管形状,因而实际使用时,需要医生反复的调整方向以使得导丝可以进入目标血管。因此,现有的这种导丝,在面临分支复杂或狭窄血管时,插入较为困难,到达目标部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或难以到达目标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远端更为柔软而可随着血流方向前进的易于操控的导丝结构。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易于操控的导丝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细长状的导丝主体和设于导丝主体远端的弹簧圈结构,所述导丝主体与所述弹簧圈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圈结构相对于所述导丝主体更柔性而更易于摆动。
[0005]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圈结构包括弹簧线圈、远端约束部、近端约束部、远端防护尖部、近端连接部、线圈约束丝线,所述弹簧线圈盘绕呈螺旋状而可摆动,其内部形成围腔;所述远端约束部设于所述弹簧线圈的远端,所述近端约束部设于所述弹簧线圈的近端;所述远端防护尖部包裹于所述远端约束部外;所述近端连接部包裹于所述近端约束部外,并与所述导丝主体连接;所述线圈约束丝线设于所述弹簧线圈的围腔内,并分别与所述远端约束部、近端约束部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远端防护尖部的端部呈圆弧状。
[0007]进一步地,在所述线圈约束丝线内设有能够被体外的磁检测设备追踪的磁元件。
[0008]进一步地,所述磁元件呈线状,其沿所述线圈约束丝线的长度方向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磁元件的长度与所述远端约束部、近端约束部之间的距离一致。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导丝主体上设有刻度标记。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远端约束部呈球状,其直径大于所述围腔的直径。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近端约束部呈球状,其直径大于所述围腔的直径。
[0013]本技术的有益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易于操控的导丝结构包括导丝主体与弹簧圈结构,导丝主体相比于弹簧圈结构较硬,因而在大血管或一般弯曲的血管中,可以通过操控导丝主体进行高效前进;而弹簧圈结构相比于导丝主体更为柔性而更易于摆动,在面临分支复杂或较为狭窄的血管时,导丝主体不好操控前进时,可通过随血液摆动的弹簧圈结构进行定向,使弹簧圈结构顺着血液的流动方向而进入目标血管,随后再操控导丝主体前进,从而使得整个导丝可进入目标血管。本技术的易于操控的导丝结构可解决现有导丝不易于通过分支复杂或狭窄血管的问题,其既保留了现有导丝的优点,又具有现有导丝所不具有的优点,其能方便进入分支复杂的血管或狭窄血管,其操作方便,能满足复杂血管的介入操作需求,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弹簧圈结构20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识:导丝主体10、导丝主体的远端11、刻度标记12、弹簧圈结构20、弹簧线圈21、远端约束部22、近端约束部23、远端防护尖部24、近端连接部25、线圈约束丝线26、磁元件27、围腔28。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列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
[0018]本技术中所述的近端和远端,是相对于医生操作而言,进入病人体内而离病人更近、离医生更远的一端为远端,而离医生更近的一端则为近端。即,近端与远端是相对而言的,其处于相对的两端。
[0019]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易于操控的导丝结构包括导丝主体10和弹簧圈结构20。
[0020]如图1所示,所述导丝主体10呈细长状,其结构、形状及材质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导丝。所述导丝主体10可以是实心体,也可以是管状体,其具体可根据需要而设置。所述导丝主体10的长度根据需要而设置。所述导丝主体10的横截面形状,可根据需要而设置,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等,通常情况下,优选为圆形。所述导丝主体10可以是各处直径相同的细长结构,也可以是各处直径不完全相同的细长结构,例如,其可以是从近端到远端直径渐变缩小的细长结构。所述导丝主体1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镍钛诺、塑料等,本实施例中,其优选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0021]所述弹簧圈结构20设于所述导丝主体10的远端11,其为介入手术时优先进入病人体内的结构。所述弹簧圈结构20与所述导丝主体10固定连接,其可被导丝主体10推动前进。所述弹簧圈结构20相比于所述导丝主体10更为柔性,因而更易于摆动,在无外力干预下时,其可顺着血流方向而前进。
[0022]如图2所示,所述弹簧圈结构20包括弹簧线圈21、远端约束部22、近端约束部23、远
端防护尖部24、近端连接部25、线圈约束丝线26。进一步的,其还可包括磁元件27。
[0023]如图2所示,所述弹簧线圈21盘绕呈螺旋状,其内部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围腔28。由于弹簧线圈21是螺旋结构,因而其易于摆动。所述弹簧线圈 21由直径很细的铂丝盘绕而成。所述铂丝的直径约为0.001英寸~0.004 英寸,其盘绕而成的螺旋状结构的直径约为0.01英寸~0.03英寸。所述弹簧线圈21的节距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沿弹簧线圈21的长度而变化的,或者不同区段可具有不同的节距,其具体可根据需要而设置,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制。
[0024]如图2所示,所述远端约束部22和近端约束部23设于所述弹簧线圈 21的两端,其用于约束弹簧线圈21的两端,避免弹簧线圈21散开而无形状。所述远端约束部22设于所述弹簧线圈21的远端,并位于弹簧线圈21 外。所述近端约束部23设于所述弹簧线圈21的近端,并位于弹簧线圈21 外。本实施例中,所述远端约束部22和近端约束部23均呈球状,其直径均大于所述围腔28的直径,因而其无法进入弹簧线圈21的围腔28内,而只能抵在弹簧线圈21的两端外。所述远端约束部22和近端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操控的导丝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细长状的导丝主体(10)和设于导丝主体(10)远端的弹簧圈结构(20),所述导丝主体(10)与所述弹簧圈结构(20)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圈结构(20)相对于所述导丝主体(10)更柔性而更易于摆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操控的导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圈结构(20)包括:弹簧线圈(21),盘绕呈螺旋状而可摆动,其内部形成围腔(28);远端约束部(22),设于所述弹簧线圈(21)的远端,近端约束部(23),设于所述弹簧线圈(21)的近端;远端防护尖部(24),包裹于所述远端约束部(22)外;近端连接部(25),包裹于所述近端约束部(23)外,并与所述导丝主体(10)连接;线圈约束丝线(26),设于所述弹簧线圈(21)的围腔(28)内,并分别与所述远端约束部(22)、近端约束部(23)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操控的导丝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黎萌王浩罗伟坚许炯赋董俊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