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表面修形装置及修形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285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表面修形装置及修形方法,金属材料表面修形装置包括电解液循环组件与修形组件,电解液循环组件包括喷头、进液输送件与回液输送件,喷头的一端具有相邻设置的出液口与回液口,电解液从出液口处喷出,并从回液口回流至回液腔,修形组件包括电源、电极及平台,电源的正极与金属材料电性连接,电源的负极与电极电性连接;金属材料表面修形方法用上述的修形装置执行。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出液口与回液口相邻设置,电解液受回液输送件的抽液动力从回液口回流至回液腔,电解液集中于单点修形区域内,能够对金属材料进行定点溶解,可以精确定位至所金属材料所需修形的实际区域,达到高精度修形的效果。达到高精度修形的效果。达到高精度修形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材料表面修形装置及修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材料表面修形装置及修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金属材料的表面平面度及粗糙度对其使用性能至关重要,传统的切削、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等方式对材料进行加工,存在效率低、刀具损耗、材料具有亚表面损伤、材料内部具有残余应力以及材料存在夹持变形的缺陷,相关技术中,采用电化学抛光的方式,克服机械作用力引起的缺陷和损伤,但无法实现对金属材料表面的高精度修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金属材料表面修形装置,能够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高精度修形。
[000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金属材料表面修形装置的金属材料表面修形方法。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金属材料表面修形装置,包括:
[0006]电解液循环组件,包括喷头、进液输送件与回液输送件,所述喷头包括进液腔与回液腔,所述喷头的一端具有相邻设置的出液口与回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金属材料表面修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液循环组件,包括喷头、进液输送件与回液输送件,所述喷头包括进液腔与回液腔,所述喷头的一端具有相邻设置的出液口与回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进液腔连通,所述回液口与所述回液腔连通,所述进液输送件用于向所述进液腔输送电解液,使电解液从所述出液口处喷出,所述回液输送件用于抽取电解液,使喷出的电解液从所述回液口回流至所述回液腔并排出;修形组件,包括电源、电极及平台,所述平台用于放置待加工的金属材料,所述喷头朝向所述平台设置,所述电源的正极与所述金属材料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与所述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电极容置于所述进液腔和/或所述回液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材料表面修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包括第一挡壁与第二挡壁,所述第一挡壁与所述第二挡壁的截面均呈环形,所述第二挡壁套设于所述第一挡壁的外部,所述第一挡壁与所述第二挡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第一挡壁的内腔中的一个为所述进液腔,另一个为所述回液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材料表面修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壁的内腔为所述进液腔,所述第一挡壁与所述第二挡壁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回液腔,所述进液输送件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喷头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材料表面修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包括第一挡壁、第二挡壁与连接壁,所述第一挡壁与所述第二挡壁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壁的两侧,所述第一挡壁与所述连接壁形成的内腔为所述进液腔,所述第二挡壁与所述连接壁形成的内腔为回液腔。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材料表面修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循环组件还包括进液管道、回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辉易蓉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