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紧急救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2810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救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隧道紧急救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一种隧道紧急救援装置,包括支撑架构,所述支撑架构的上端安装有脊柱贴合架,所述支撑架构的两侧安装有大腿支撑架,所述大腿支撑架的下端安装有小腿支撑架,所述小腿支撑架的上端安装有支撑转轴,所述支撑转轴用于连接大腿支撑架与小腿支撑架,所述小腿支撑架的下端安装有支撑底脚,所述脊柱贴合架的上端对称安装有肩带,所述肩带的一端设有回形勾。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转动螺纹柱对支撑顶架的高度进行调整,改变两个脊柱贴合架之间的间隙,从而进行调整脊柱贴合架的弯曲结构,以及弯曲程度,使得脊柱贴合架与救援人员的背部贴合更加紧密。援人员的背部贴合更加紧密。援人员的背部贴合更加紧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紧急救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救援
,具体为一种隧道紧急救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军事隧道,内部环境不明确,不能及时了解伤员情况等,内部环境不明确加大了搜救难度,不能及时了解伤员情况对救援方法产生了影响而此装置就是用于隧道救援的担架救援设备。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210361128.1公开了一种隧道救援装置。包括轮胎起重机和与轮胎起重机铰接的第一移动机构2,其中第一移动机构2用于支撑以及转移被轮胎起重机吊起的事故车辆。优选地,轮胎起重机为铰接式轮胎起重机1,铰接式轮胎起重机1具有轮胎起重作业和带载行驶的功能,可以实现方便、快捷的起重作业,为隧道救援节省时间;且铰接式轮胎起重机1最大起重能力可达20吨,完全满足拖吊一般小型车和客车的条件;此外,铰接式轮胎起重机1相对较小的整车以及作业外形能够适应隧道内狭小的空间,第一移动机构2包括连接部21以及第一移动车22。其中连接部21的第一端与固定在铰接式轮胎起重机1车尾部的连接座铰接,第二端与第一移动车22铰接,以使第一移动车22能够随着铰接式轮胎起重机1进行隧道救援作业。
[0004]但是,上述现有的隧道救援在撤离伤员时,实际上仍旧是采用类似担架抬起方式,而此方式,较为浪费人力,导致人员紧缺,但单人进行担架抬起的话,则会导致力量不足,发生二次伤害;
[0005]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隧道紧急救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紧急救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备了方便输送患者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常规的隧道救援在撤离伤员时,通常采用两人进行担架抬起方式,而此方式,较为浪费人力,导致人员紧缺,但单人进行担架抬起的话,则会导致力量不足,发生二次伤害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紧急救援装置,包括支撑架构,所述支撑架构的上端安装有脊柱贴合架,所述支撑架构的两侧安装有大腿支撑架,所述大腿支撑架的下端安装有小腿支撑架,所述小腿支撑架的上端安装有支撑转轴,所述支撑转轴用于连接大腿支撑架与小腿支撑架,所述小腿支撑架的下端安装有支撑底脚,所述脊柱贴合架的上端对称安装有肩带,所述肩带的一端设有回形勾,所述脊柱贴合架的一侧安装有简易担架,所述简易担架的下端设有底部卡勾架,所述回形勾用于卡在底部卡勾架的内部,所述脊柱贴合架的外侧设有侧边贴合板,所述肩带的外侧安装有肩部缓冲棉块。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隧道紧急救援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大腿支撑架的上端安装有加压壳体,所述加压壳体的外侧设有支撑托杆,所述支撑托杆的上端安装有定位
托架,所述定位托架用于贴合在脊柱贴合架的下表面,所述支撑托杆与定位托架通过轴销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隧道紧急救援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加压壳体的上端设有压力壳体,所述压力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活动柱,所述固定套的外侧安装有支撑弹簧,所述固定套的下端设有连接套管,所述支撑托杆的一侧设有半圆形支撑架,所述半圆形支撑架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轴杆,所述连接套管用于套设在连接轴杆的外侧。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隧道紧急救援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活动柱的内部安装有驱动螺纹柱,所述驱动螺纹柱的顶端设有内六角轴销,所述驱动螺纹柱的外表面与支撑活动柱的内壁通过螺纹啮合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隧道紧急救援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脊柱贴合架的上下两端安装有连接胶体,所述连接胶体用于将两个脊柱贴合架相互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隧道紧急救援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脊柱贴合架的上端设有内槽,所述内槽的内部安装有转动螺纹柱,所述转动螺纹柱用于插接子啊支撑顶架的下端,所述支撑顶架的内部与转动螺纹柱通过螺纹啮合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隧道紧急救援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小腿支撑架的下端安装有支撑底脚,所述支撑底脚的一侧安装有支脚转轴,所述支脚转轴的一侧安装有脚托,所述脚托的上端安装有弹性固定带。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隧道紧急救援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小腿支撑架的下端还设有连接支撑座,所述支撑底脚的上端设有底部支撑座,所述连接支撑座的内部安装有四边形支撑内架,所述四边形支撑内架用于将连接支撑座与底部支撑座转动连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隧道紧急救援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架构的两侧还设有支撑底轴,所述支撑底轴的内部安装有螺纹升降轴,所述螺纹升降轴的上端设有腋窝托架,所述支撑底轴的上端安装有螺纹驱动套,所述螺纹驱动套的内壁与螺纹升降轴通过螺纹啮合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隧道紧急救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S1、装置佩戴:将支撑架构贴合在救援人员的臀部位置,使救援人员的髋关节位于大腿支撑架和支撑架构的连接处,同时将脊柱贴合架贴合在救援人员的背部,并将腋窝托架架在救援人员的胳肢窝位置;
[0018]S2、担架连接:将患者平躺在简易担架的上端,通过救援人员将担架抬起,抬起之前,将回形勾的一端卡在底部卡勾架的内部,形成固定状态,通过肩带进行支撑,支撑的同时,会对肩部缓冲棉块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并作用在救援人员的肩部位置,并为担架抬起,提供省力操作;
[0019]S3、支撑:通过支撑弹簧产生向外弹开作用力,并带动支撑活动柱与固定套展开,展开的同时,通过固定套将连接套管向下推动,并带动连接轴杆向下推动,连接轴杆向下转动的同时,使得半圆形支撑架旋转,并带动支撑托杆向上抬起,并对定位托架提供支撑,通过转动内六角轴销,再由内六角轴销带动驱动螺纹柱转动,使驱动螺纹柱与支撑活动柱的内壁形成螺纹啮合连接状态,并带动支撑活动柱实现升降操作,为支撑托杆与定位托架提供了调节涨缩压力的功能;
[0020]S4、结构配合安装:多个脊柱贴合架组合安装后,则形成脊柱状结构,并且可根据救援人员的背部,自行调节脊柱贴合架的弯曲状态,可紧密的贴合在救援人员的背部,可通过转动螺纹柱对支撑顶架的高度进行调整,改变两个脊柱贴合架之间的间隙,从而进行调整脊柱贴合架的弯曲结构,以及弯曲程度,使得脊柱贴合架与救援人员的背部贴合更加紧密。
[0021]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1、该隧道紧急救援装置,患者平躺在简易担架的上端,通过救援人员将简易担架从侧面抬起,同时回形勾的一端则卡在底部卡勾架的内部,将简易担架形成固定,提供向上拉扯的力,用于支撑简易担架,为装置提供支撑作用力,通过装置整体的结构配合,在救援时,可单人进行担架的抬起操作,使装置具备了单人担架的抬起功能,并大幅度减少了在救援时的劳动力浪费情况,同时大腿支撑架与小腿支撑架可为装置提供辅助支撑的功能,大幅度减少救援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紧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构(1),所述支撑架构(1)的上端安装有脊柱贴合架(2),所述支撑架构(1)的两侧安装有大腿支撑架(3),所述大腿支撑架(3)的下端安装有小腿支撑架(4),所述小腿支撑架(4)的上端安装有支撑转轴(5),所述支撑转轴(5)用于连接大腿支撑架(3)与小腿支撑架(4),所述小腿支撑架(4)的下端安装有支撑底脚(6),所述脊柱贴合架(2)的上端对称安装有肩带(22),所述肩带(22)的一端设有回形勾(34),所述脊柱贴合架(2)的一侧安装有简易担架(20),所述简易担架(20)的下端设有底部卡勾架(33),所述回形勾(34)用于卡在底部卡勾架(33)的内部,所述脊柱贴合架(2)的外侧设有侧边贴合板(24),所述肩带(22)的外侧安装有肩部缓冲棉块(23),所述大腿支撑架(3)的上端安装有加压壳体(13),所述加压壳体(13)的外侧设有支撑托杆(15),所述支撑托杆(15)的上端安装有定位托架(16),所述定位托架(16)用于贴合在脊柱贴合架(2)的下表面,所述支撑托杆(15)与定位托架(16)通过轴销连接,所述加压壳体(13)的上端设有压力壳体(14),所述压力壳体(14)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套(28),所述固定套(28)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活动柱(27),所述固定套(28)的外侧安装有支撑弹簧(30),所述固定套(28)的下端设有连接套管(29),所述支撑托杆(15)的一侧设有半圆形支撑架(31),所述半圆形支撑架(31)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轴杆(32),所述连接套管(29)用于套设在连接轴杆(32)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紧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活动柱(27)的内部安装有驱动螺纹柱(26),所述驱动螺纹柱(26)的顶端设有内六角轴销(25),所述驱动螺纹柱(26)的外表面与支撑活动柱(27)的内壁通过螺纹啮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隧道紧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脊柱贴合架(2)的上下两端安装有连接胶体(35),所述连接胶体(35)用于将两个脊柱贴合架(2)相互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隧道紧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脊柱贴合架(2)的上端设有内槽(36),所述内槽(36)的内部安装有转动螺纹柱(37),所述转动螺纹柱(37)用于插接子啊支撑顶架(38)的下端,所述支撑顶架(38)的内部与转动螺纹柱(37)通过螺纹啮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隧道紧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支撑架(4)的下端安装有支撑底脚(6),所述支撑底脚(6)的一侧安装有支脚转轴(12),所述支脚转轴(12)的一侧安装有脚托(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波刘永刚许明保娄术文翟光顺刘智元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勘探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