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智能供冷供暖领域,具体为一种被动式建筑用混合能源智能控制供冷供暖装置。
技术介绍
1、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尤其是在供冷供暖领域,各种新型设备层出不穷,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新型的供冷供暖装置陆续投入市场。
2、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进步,冬季低碳环保采暖越来越重要,目前冬季采暖普遍采用的技术是低温热泵加散热器,采暖时启动热泵加热水温,通过泵循环至散热器中实现散热采暖,该技术的优点是即时加热,全天候采暖。
3、目前我们使用的建筑供冷供暖装置,不能很好的知道用户的使用情况,不能及时的控制和进行调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被动式建筑用混合能源智能控制供冷供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动式建筑用混合能源智能控制供冷供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被动式建筑用混合能源智能控制供冷供暖装置,包括建筑供冷供暖主体和能源智能控制系统,所述建筑供冷供暖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被动式建筑用混合能源智能控制供冷供暖装置,包括建筑供冷供暖主体(1)和能源智能控制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供冷供暖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底座(2),所述建筑供冷供暖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显示面板(3),所述显示面板(3)的下方设置有能够打开的活动结构(5),所述建筑供冷供暖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进水管道(4),所述建筑供冷供暖主体(1)的背部外壁上安装有能够进行散热的散热结构(6),所述散热结构(6)的下方设置有外接管道口(7),所述外接管道口(7)的底部安装有散热网(8),所述建筑供冷供暖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面板(9)和能源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动式建筑用混合能源智能控制供冷供暖装置,包括建筑供冷供暖主体(1)和能源智能控制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供冷供暖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底座(2),所述建筑供冷供暖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显示面板(3),所述显示面板(3)的下方设置有能够打开的活动结构(5),所述建筑供冷供暖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进水管道(4),所述建筑供冷供暖主体(1)的背部外壁上安装有能够进行散热的散热结构(6),所述散热结构(6)的下方设置有外接管道口(7),所述外接管道口(7)的底部安装有散热网(8),所述建筑供冷供暖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面板(9)和能源智能控制系统(10),所述建筑供冷供暖主体(1)包括外接水箱(11),电磁阀(12),散热器(13),控制中心(14),电磁阀(15)和建筑用水处(16),所述能源智能控制系统(10),包括管理层(101),通讯层(102)和数据处理中心层(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建筑用混合能源智能控制供冷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层(101)包括数据库系统,管理中心和建筑用户端,所述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用户等构成的人—机系统,数据库负责存储和管理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负责管理和维护数据库,应用程序则利用数据库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用户通过应用程序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建筑用混合能源智能控制供冷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层(102)包括无线传输,局域网传输和信号塔,所述无线传输主要包括无线电、微波、红外线和激光等;这些技术在现代通信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人们能够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进行通信。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讨论这些无线传输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建筑用混合能源智能控制供冷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中心层(103)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心铭,王维想,王金义,陆春华,任传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勘探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