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压型钢板复合墙板的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2787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压型钢板复合墙板的加固结构,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边框,在两个边框之间设有多块压型钢板拼接而成的压型钢板骨架,所述压型钢板骨架两侧与边框相连;相邻的压型钢板之间设有连接钢柱,所述连接钢柱沿压型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连接钢柱两侧的压型钢板分别与连接钢柱连接;在所述压型钢板的两侧设有若干拉结钢筋,对应的在所述连接钢柱上设有贯穿两侧的穿孔,所述拉结钢筋一侧与压型钢板固定连接,其两端穿过所述穿孔后与边框固定连接;在压型钢板的两侧设有混凝土层,且拉结钢筋和连接钢柱位于该混凝土层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超宽墙体的采用多块压型钢板拼接形成骨架的复合墙板,结构简单,整体性好,承载力较大。承载力较大。承载力较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压型钢板复合墙板的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压型钢板复合墙板的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钢结构已成为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形式之一,且装配式钢结构具备较好的标准化、自动化、工业化基础。符合新型建筑工业化智慧建造的发展方向。
[0003]现有的波纹钢板龙骨的墙板结构多采用单层单片的钢板作为龙骨,主要适用于宽度较小的墙体,对于较宽的墙体,需要使用多块波纹钢板拼接后作为龙骨,而传统的拼接方式为焊接连接,对于超宽的墙体,得整个波纹钢板龙骨的承载力较弱,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超宽墙体的采用多块压型钢板拼接形成骨架的复合墙板加固结构,结构简单,整体性好,承载力较大。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装配式压型钢板复合墙板的加固结构,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边框,在两个边框之间设有多块压型钢板拼接而成的压型钢板骨架,所述压型钢板骨架两侧与边框相连;相邻的压型钢板之间设有连接钢柱,所述连接钢柱沿压型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连接钢柱两侧的压型钢板分别与连接钢柱连接;所述压型钢板上成型有若干外凸部和内凹部,所述外凸部与内凹部相互平行,其长度方向与边框的长度方向平行或垂直,且外凸部与内凹部交替分布;在所述压型钢板的两侧设有若干拉结钢筋,对应的在所述连接钢柱上设有贯穿两侧的穿孔,所述拉结钢筋一侧与压型钢板固定连接,其两端穿过所述穿孔后与边框固定连接;在压型钢板的两侧设有混凝土层,且拉结钢筋和连接钢柱位于该混凝土层内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边框为断面呈矩形的钢管结构,并在靠近压型钢板的一侧及其对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
[0008]进一步的,靠近墙板边缘的压型钢板一端与边框焊接连接,另一端与连接钢柱焊接连接;靠近墙板中部的压型钢板两端均与连接钢柱焊接连接。
[0009]进一步的,在所述边框和连接钢柱上均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为连续的或间断的沿压型钢板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对应的在所述压型钢板的两端设有插接部,该插接部穿过所述插孔后延伸一段距离。
[0010]进一步的,在所述插接部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
[0011]进一步的,在所述压型钢板上开设有若干浇注孔,该浇注孔分布在外凸部和内凹部的底板和/或侧板上。
[0012]进一步的,在所述混凝土层中设有若干预留孔,该预留孔沿墙板的高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混凝土层的两端,且该预留孔与外凸部或内凹部的位置相对应。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外凸部或内凹部的断面形状为梯形或矩形或弧形或三角形。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钢柱的断面呈矩形或C形或工字型。
[0015]进一步的,在所述外凸部和/或内凹部的底板上成型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V形凸起或凹槽。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1、对于宽度较大的墙板,考虑到压型钢板的建筑模数,需要多块压型钢板拼接形成骨架,因此在拼接的接缝处通过设置连接钢柱,并且连接钢柱与压型钢板通过插接或焊接连接,使压型钢板形成整体的骨架,也可根据墙板的承重需求在单独的压型钢板上间隔设置连接钢柱,提高了其承载力和整体性。
[0018]2、拉结钢筋进一步加强压型钢板骨架和混凝土的整体性,提高协同受力能力;压型钢板上的浇筑孔能够使混凝土在浇筑时均匀的流通,保证混凝土层的均匀性。压型钢板与边框可采用焊接或插接,装配方式简单,便于自动化生产和组装,稳定性好。
[0019]3、连接钢柱采用矩形钢管或C形槽钢或工字钢等结构,并设置拉结钢筋可以穿过的穿孔,进一步的使拉结钢筋与连接钢柱及边框形成整体骨架,整体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压型钢板与边框对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中连接钢柱与压型钢板采用插接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中连接钢柱与压型钢板采用贴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边框,101第一通孔,102插孔,2压型钢板,201外凸部,202内凹部,205浇筑孔,207插接部,208第二通孔,209V形凸起或凹槽,3拉结钢筋,4混凝土层,401预留孔,5连接钢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8]实施例:
[0029]如图1

图6所示,一种装配式压型钢板2复合墙板的加固结构,所述墙板包括至少两个竖向设置的边框1,也可以根据需要增设水平设置的边框1,使边框1形成整体的框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设置在墙板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边框1,结构强度能够达到要求,并降低了成本,同时上下两端开放,便于浇筑混凝土,施工和自动化生产效率更高。在两个边框1之间设有多块压型钢板2拼接而成的压型钢板2骨架,所述压型钢板2骨架两侧与边框1相连;相邻的压型钢板2之间设有连接钢柱5,所述连接钢柱5沿压型钢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连接钢柱5两侧的压型钢板2分别与连接钢柱5连接;所述压型钢板2上成型有若干外凸部201和内凹部202,所述外凸部201与内凹部202相互平行,其长度方向与边框1的长度方向平行或垂直,且外凸部201与内凹部202交替分布;在所述压型钢板2的两侧设有若干拉结钢筋3,对应的在所述连接钢柱5上设有贯穿两侧的穿孔,所述拉结钢筋3一侧与压型钢板2固定
连接,其两端穿过所述穿孔后与边框1固定连接;在压型钢板2的两侧设有混凝土层4,且拉结钢筋3和连接钢柱5位于该混凝土层4内部。所述压型钢板2为钢板或钢筋网压制而成,整体的厚度与边框1的厚度相匹配,压型钢板2的凹凸结构特性,能够与混凝土更好的结合,避免平面结合之间受力状态下容易分开,结构更加稳定。
[0030]对于宽度较大的墙板,考虑到压型钢板2的建筑模数,需要多块压型钢板2拼接形成骨架,因此在拼接的接缝处通过设置连接钢柱5,并且连接钢柱5与压型钢板2通过插接或焊接连接,其中,可采用对焊或贴焊,如图1和图4所示,使压型钢板2形成整体的骨架,也可根据墙板的承重需求在单独的压型钢板2上间隔设置连接钢柱5,提高了其承载力和整体性。
[0031]在所述压型钢板2的两侧设有若干拉结钢筋3,所述拉结钢筋3一侧与压型钢板2固定连接,其两端与边框1固定连接。拉结钢筋3可以采用单向钢筋或单向钢带或钢筋网等结构形式,也可以根据受力特点增设交叉的斜向拉结钢筋3,作用是抗裂,同时使得混凝土和压型钢板2形成更好的整体,协同受力,避免混凝土剥落。拉结钢筋3进一步加强压型钢板2骨架和混凝土的整体性,提高协同受力能力;压型钢板2上的浇筑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压型钢板复合墙板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边框,在两个边框之间设有多块压型钢板拼接而成的压型钢板骨架,所述压型钢板骨架两侧与边框相连;相邻的压型钢板之间设有连接钢柱,所述连接钢柱沿压型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连接钢柱两侧的压型钢板分别与连接钢柱连接;所述压型钢板上成型有若干外凸部和内凹部,所述外凸部与内凹部相互平行,其长度方向与边框的长度方向平行或垂直,且外凸部与内凹部交替分布;在所述压型钢板的两侧设有若干拉结钢筋,对应的在所述连接钢柱上设有贯穿两侧的穿孔,所述拉结钢筋一侧与压型钢板固定连接,其两端穿过所述穿孔后与边框固定连接;在压型钢板的两侧设有混凝土层,且拉结钢筋和连接钢柱位于该混凝土层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压型钢板复合墙板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为断面呈矩形的钢管结构,并在靠近压型钢板的一侧及其对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压型钢板复合墙板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墙板边缘的压型钢板一端与边框焊接连接,另一端与连接钢柱焊接连接;靠近墙板中部的压型钢板两端均与连接钢柱焊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压型钢板复合墙板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诗东刘敏顾水涛粟帅黄淮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绿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