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动力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272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动力回收系统,涉及水力发电技术领域。包括水轮装置、发电装置和天台水缸,水轮装置和发电装置均设置于天台水缸顶部,天台水缸顶部设置进水口,水轮装置包括水轮箱、水轮、高压喷嘴和水轮旋转轴,水轮箱设置于所述进水口上方,水轮箱底部设置出水口,水轮设置于水轮箱内部,水轮旋转轴贯穿水轮箱,水轮旋转轴位于水轮箱内的部分与水轮连接,伸出水轮箱外的一端与发电装置的输入轴传动连接,高压喷嘴固定设置于水轮箱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水动力回收系统,投放资源小,安装调试时间短,对环境影响轻微,回收原来必须使用的能量,将回收的能量集腋成裘供应大厦使用或售卖给电网,提供绿色能源,减少碳排放。减少碳排放。减少碳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动力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力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水动力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水力发电的技术,绝大部份都是应用在大型堤坝或储能水力发电范畴领域。这些项目,需要地理环境和大量水源配合,以及数以十亿或百亿的资金投放,而且兴建时间较长,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其目标是要解决省级城市的供电需要,并不适用于城市的水力发电。
[0003]大部份城市有着无数的高楼大厦,大厦内居住了大量人口,每年、每月、每日,都有大量食水、海水被输送到大厦内的住宅以供应居民使用:例如冲厕所水、洗澡、食水、煮食等等。在住宅住户用水的运输过程中,由于大部份城市居民都是住在高楼大厦,通常会先将食用水及冲厕水运输到位于大厦的地下水缸,当大厦高于8层时,就需要用上水泵将水送到大厦天台水缸,再从天台水缸由上而下将水送到不同楼层,一般高楼大厦,都会在于指定楼层再加装减压缸,原因是当水一直往下运送时,到达较低楼层时水压会一直增加,如没有减压会出现水压过大,引致爆水管等情况。现时城市的高楼大厦,都没有能量回收装置,直接将水送到天台然后分送到各楼层居民,造成了极大的位能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动力回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动力回收系统,包括水轮装置、发电装置和天台水缸,所述水轮装置和发电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天台水缸顶部,所述天台水缸顶部设置进水口,
[0007]所述水轮装置包括水轮箱、水轮、高压喷嘴和水轮旋转轴,所述水轮箱设置于所述进水口上方,所述水轮箱底部设置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水轮设置于所述水轮箱内部,所述水轮旋转轴贯穿所述水轮箱,所述水轮旋转轴位于水轮箱内的部分与水轮连接,伸出水轮箱外的一端与发电装置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高压喷嘴固定设置于所述水轮箱侧壁上,一端与外界的进水管连通,另一端贯穿水轮箱侧壁延伸至水轮箱内部并对准所述水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水轮包括水轮本体和水轮扇叶,所述水轮扇叶沿周向均匀布置于所述水轮本体外侧,所述水轮本体中心部位设置圆孔,所述水轮旋转轴与所述圆孔过盈配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高压喷嘴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高压喷嘴和第二高压喷嘴,所述第一高压喷嘴和第二高压喷嘴相对设置于所述水轮箱两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高压喷嘴设置于所述水轮箱底部,用于对准喷射所述水轮扇叶的底部,所述第二高压喷嘴设置于所述水轮箱顶部,用于对准喷射所述水轮扇叶的顶部。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水管装置,所述水管装置包括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
所述第二水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三水管之间,所述第二水管与所述第一水管之间设置第一水阀,所述第二水管与所述第三水管之间设置第二水阀,所述第二水管与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高压喷嘴连通,所述第三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高压喷嘴连通。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安全水流装置,所述安全水流装置包括第四水管和第三水阀,所述第四水管一端通过进水管与第二水管连通,一端与所述天台水缸连通,所述第三水阀设置于所述第四水管与所述第二水管之间。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三水管为加压水管,所述第二水管和第四水管为标准水管。
[0014]进一步的,所述发电装置为发电机,所述天台水缸顶部设置固定块,所述发电机设置于所述固定块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天台水缸数量为一个或两个,所述水轮装置和发电装置的数量与所述天台水缸的数量相匹配。
[0016]进一步的,所述天台水缸数量为两个,两个天台水缸并列设置。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动力回收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通过在天台水缸上设置水轮装置,对位能进行回收,整体结构简单,投放资源细小,安装调试至正式使用只需数星期时间或数月时间,对环境影响轻微,不会影响原有的大厦供水设施,回收了原来必须使用的能量,将回收的能量集腋成裘供应大厦使用或售卖给电网,提供绿色能源,减少碳排放,产生了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
[0019]社会效果:将必须使用及被遗忘的能量回收,生产绿色能源,减低碳排放,为达致碳中和出一分力;
[0020]经济效果:大厦安装水动力回收系统,可为大厦带来可观收益,无论所回收的电力是大厦自用或是售出电网,都可为大厦减省开支及带来回报,而且回报是恒久及能长时间持续的。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高楼大厦的供水方式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另一角度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水轮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水轮和高压喷嘴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单个天台水缸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技术单个天台水缸后视图。
[0028]图8是技术天台水缸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1

发电机,2

天台水缸,21

进水口,3

水轮箱,31

外罩盖板,4

水轮旋转轴,5

水轮,51

水轮本体,52

水轮扇叶,6

高压喷嘴,7

第一水管,71

第二水管,72

第三水管,73

第一水阀,74

第二水阀,75

第四水管,76

第三水阀,8

水轮轴承,9

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31]结合图1至图8,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动力回收系统,包括水轮装置、发电装置和天台水缸2,所述水轮装置和发电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天台水缸2顶部,所述水轮装置与所述发电装置通过水轮旋转轴4连接,所述天台水缸2顶部设置进水口21,发电装置为发电机,所述水轮装置包括水轮箱3、水轮5和高压喷嘴6,所述水轮箱3设置于所述进水口21上方,所述水轮箱3底部设置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21连通,所述水轮5设置于所述水轮箱3内部,所述水轮旋转轴4贯穿所述水轮箱3,所述水轮5固定套设于水轮旋转轴4外侧,所述高压喷嘴6固定设置于所述水轮箱3侧壁上,一端与外界的进水管连通,另一端贯穿水轮箱3侧壁延伸至水轮箱3内部并对准所述水轮5。
[0032]本实施例中,通过水泵将食水或冲厕水由地下水缸,运送到天台水缸2,天台水缸2内设置浮球装置,浮球装置为水位浮球,当水位到达所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动力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轮装置、发电装置和天台水缸,所述水轮装置和发电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天台水缸顶部,所述天台水缸顶部设置进水口,所述水轮装置包括水轮箱、水轮、高压喷嘴和水轮旋转轴,所述水轮箱设置于所述进水口上方,所述水轮箱底部设置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水轮设置于所述水轮箱内部,所述水轮旋转轴贯穿所述水轮箱,所述水轮旋转轴位于水轮箱内的部分与水轮连接,伸出水轮箱外的一端与发电装置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高压喷嘴固定设置于所述水轮箱侧壁上,一端与外界的进水管连通,另一端贯穿水轮箱侧壁延伸至水轮箱内部并对准所述水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动力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轮包括水轮本体和水轮扇叶,所述水轮扇叶沿周向均匀布置于所述水轮本体外侧,所述水轮本体中心部位设置圆孔,所述水轮旋转轴与所述圆孔过盈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动力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喷嘴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高压喷嘴和第二高压喷嘴,所述第一高压喷嘴和第二高压喷嘴相对设置于所述水轮箱两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动力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喷嘴设置于所述水轮箱底部,用于对准喷射所述水轮扇叶的底部,所述第二高压喷嘴设置于所述水轮箱顶部,用于对准喷射所述水轮扇叶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柏毅庄曦吁
申请(专利权)人:绿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