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甩水环的卧式冲击式水轮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994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轮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甩水环的卧式冲击式水轮机组,其包括:机组主体、活动壳体和排水组件,机组主体包括底座、水轮机组主体、主轴、甩水环和滑座,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水轮机组主体,所述水轮机组主体连接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甩水环,所述底座顶部设置位于甩水环下方的滑座;活动壳体设置在所述滑座上,采用单独拼装的壳体组件包覆在甩水环外部,对甩水环甩出的水进行防护,避免水花飞溅,拼装的壳体便于进行拆装,方便后期拆卸对甩水环上附着的污渍进行清洗,并在壳体上连接带有滤水器的排水管道,在排水过程中,能够对积水进行过滤,对积水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利用率。资源利用率。

A horizontal impulse turbine unit with water throwing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甩水环的卧式冲击式水轮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水轮机
,具体为一种带有甩水环的卧式冲击式水轮机组。

技术介绍

[0002]常规卧式冲击式水轮机组只设置了两道止漏环,机组在高速运行过程中,水会随着主轴的高速运转而沿着主轴爬升,从而从止漏环的间隙飞溅出来,对设置在机壳旁边的接地碳刷等电子元器件产生安全隐患,另外水飞溅到机壳及外地面上,造成地面湿滑并影响了电站的美观。
[0003]专利号CN202021501207.4中公开了一种带有甩水环的卧式冲击式水轮机组,包括水轮机组主体,在水轮机组主体的主轴上间隔设置有止漏环一和止漏环二,在止漏环一与止漏环二之间设置有套设在主轴上甩水环;甩水环包括一体成型的环体一和环体二,环体二外边缘具有斜部,环体一向环体二一侧翘曲,靠近环体二一侧的环体一内边缘设置有凹部,凹部处设置有通孔,通孔正对水轮机组主体的导流槽,且位于环体二外侧的斜部延长线与凹部相交。采用本方案只需要采用一个甩水环就能起到现有两个甩水环相当的作用,相比之下节约了将近一半的占用空间,同时该甩水环能够更容易被拆装,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封水罩的作用,可以大幅缩小封水罩的空间甚至省去封水罩。
[0004]上述水轮机组在使用时,不方便对止漏环一与止漏环二进行拆装,不便于对内部的甩水环进行清理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6]鉴于上述和/或现有带有甩水环的卧式冲击式水轮机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7]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甩水环的卧式冲击式水轮机组,采用单独拼装的壳体组件包覆在甩水环外部,对甩水环甩出的水进行防护,避免水花飞溅,拼装的壳体便于进行拆装,方便后期拆卸对甩水环上附着的污渍进行清洗,并在壳体上连接带有滤水器的排水管道,在排水过程中,能够对积水进行过滤,对积水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带有甩水环的卧式冲击式水轮机组,其包括:
[0010]机组主体,包括底座、水轮机组主体、主轴、甩水环和滑座,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水轮
机组主体,所述水轮机组主体连接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甩水环,所述底座顶部设置位于甩水环下方的滑座;
[0011]活动壳体,设置在所述滑座上,所述活动壳体包括滑块和半圆形壳体,所述滑块配合设置在滑座两侧,两侧所述滑块顶部设置与主轴配合的半圆形壳体,两侧所述半圆形壳体拼接形成封闭的圆形壳体;
[0012]排水组件,连接在一侧所述半圆形壳体上,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水管和滤水器,所述水管与半圆形壳体内腔连通,所述水管上设置滤水器。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有甩水环的卧式冲击式水轮机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水平地脚。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有甩水环的卧式冲击式水轮机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半圆形壳体上开设有连接孔,两侧所述半圆形壳体通过螺钉进行连接。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有甩水环的卧式冲击式水轮机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半圆形壳体的拼接位置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槽连接位置设置有密封垫。
[0016]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有甩水环的卧式冲击式水轮机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半圆形壳体外壁设置有主轴轴线方向的防护管道。
[0017]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有甩水环的卧式冲击式水轮机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座与滑块之间设置有限位螺钉。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单独拼装的壳体组件包覆在甩水环外部,对甩水环甩出的水进行防护,避免水花飞溅,拼装的壳体便于进行拆装,方便后期拆卸对甩水环上附着的污渍进行清洗,并在壳体上连接带有滤水器的排水管道,在排水过程中,能够对积水进行过滤,对积水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0]图1为本技术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机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活动壳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排水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半圆形壳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00机组主体、110底座、120水轮机组主体、130主轴、140甩水环、150滑座、200活动壳体、210滑块、220半圆形壳体、300排水组件、310水管、320滤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8]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2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0]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甩水环的卧式冲击式水轮机组,采用单独拼装的壳体组件包覆在甩水环外部,对甩水环甩出的水进行防护,避免水花飞溅,拼装的壳体便于进行拆装,方便后期拆卸对甩水环上附着的污渍进行清洗,并在壳体上连接带有滤水器的排水管道,在排水过程中,能够对积水进行过滤,对积水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请参阅图1

图5,包括:机组主体100、活动壳体200和排水组件300。
[0031]机组主体100包括底座110、水轮机组主体120、主轴130、甩水环140和滑座150,底座110顶部设置水轮机组主体120,水轮机组主体120连接主轴130,主轴130上设置甩水环140,底座110顶部设置位于甩水环140下方的滑座150,滑座150用于安装活动壳体200。
[0032]活动壳体200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甩水环的卧式冲击式水轮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组主体(100),包括底座(110)、水轮机组主体(120)、主轴(130)、甩水环(140)和滑座(150),所述底座(110)顶部设置水轮机组主体(120),所述水轮机组主体(120)连接主轴(130),所述主轴(130)上设置甩水环(140),所述底座(110)顶部设置位于甩水环(140)下方的滑座(150);活动壳体(200),设置在所述滑座(150)上,所述活动壳体(200)包括滑块(210)和半圆形壳体(220),所述滑块(210)配合设置在滑座(150)两侧,两侧所述滑块(210)顶部设置与主轴(130)配合的半圆形壳体(220),两侧所述半圆形壳体(220)拼接形成封闭的圆形壳体;排水组件(300),连接在一侧所述半圆形壳体(220)上,所述排水组件(300)包括水管(310)和滤水器(320),所述水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静杨中瑞刘一均谭兴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