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蚊虫叮咬的含爆珠缓释即时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257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6
一种用于治疗蚊虫叮咬的含爆珠缓释即时贴,其包括:粘接片,其为贴附于人体皮肤的粘性薄膜;纳米铜纤维布,其设于粘接片内侧,用于防渗、透气、皮肤杀菌和防止二次感染;泡棉防渗圈,其设于纳米铜纤维布内侧,用于防药液侧渗;绒棉,其设于泡棉防渗圈内,用于吸附爆珠破碎流出的药液;爆珠,其设于泡棉防渗圈内,其内封装有用于消毒灭菌、消肿止痛、止痒的多组份药液;离型膜,其设于泡棉防渗圈的外侧,用于隔离胶层;粘接片、纳米铜纤维布、泡棉防渗圈、绒棉、爆珠、离型膜叠置成即时贴内芯;封装袋,用于封装即时贴内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蚊虫叮咬引起的皮肤肿痛、瘙痒及时进行消毒灭菌,药液充足,药液的药效良好,且透气,适合长时间贴敷。适合长时间贴敷。适合长时间贴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治疗蚊虫叮咬的含爆珠缓释即时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在野外因蚊虫叮咬引起皮肤红肿进行及时方便的消毒灭菌,消肿止痛,止痒的用于治疗蚊虫叮咬的含爆珠缓释即时贴。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在户外工作或者活动时,很容易受到飞蚊、黄蜂、跳蚤、虫类等叮咬,因此会引起皮肤肿痛、瘙痒,甚至导致皮肤感染而出现红肿、渗出、溃烂等症状。传统的方法是涂抹花露水、风油精、清凉油等药液。也有人提出了便携式的蚊虫叮咬贴剂,以避免风油精渗垫暴露在空气中,以防止风油精挥发,确保药性有良好吸收,达到即时、快速消肿、止痒的效果。然而,由于花露水、风油精、清凉油等药液药效单一,其贴剂内渗垫贮存的药量有限,渗垫的花露水、风油精、清凉油等药液虽然密封在塑料袋内,但一定时间后,花露水、风油精、清凉油等药液的有效成分仍然容易挥发,更重要的是,由于其防水纸或塑料膜不透气,不具消毒、杀菌作用,且长时间贴在皮肤上容易引起二次感染和伤口溃疡。因此,提供一种携带方便,可及时、方便地对蚊虫叮咬处进行消毒灭菌,消肿止痛、止痒的贴剂就成为一种客观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当受到蚊虫叮咬引起皮肤肿痛、瘙痒时,能够及时进行消毒灭菌,药液充足,药液的药效良好,且透气,适合长时间贴敷的用于治疗蚊虫叮咬的含爆珠缓释即时贴。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蚊虫叮咬的含爆珠缓释即时贴,该即时贴包括:
[0005]粘接片,其为贴附于人体皮肤的粘性薄膜;
[0006]纳米铜纤维布,其设于所述粘接片内侧,用于防渗、透气、皮肤杀菌和防止二次感染;
[0007]泡棉防渗圈,其设于所述纳米铜纤维布内侧,用于防药液侧渗;
[0008]绒棉,其设于所述泡棉防渗圈内,用于吸附爆珠破碎流出的药液;
[0009]至少一颗爆珠,其设于所述泡棉防渗圈内,其内封装有可在破碎后流出的用于消毒灭菌、消肿止痛、止痒的多组份药液;
[0010]离型膜,其设于泡棉防渗圈的外侧,用于隔离胶层;
[0011]所述粘接片、纳米铜纤维布、泡棉防渗圈、绒棉、爆珠、离型膜叠置成即时贴内芯;
[0012]封装袋,用于封装所述即时贴内芯。
[0013]所述粘接片为带透气孔的医用胶布或带胶PE膜,其可以为多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其与所述纳米铜纤维布相粘接。
[0014]所述纳米铜纤维布为圆形片状体,其由纳米铜纤维与棉纤维制成。
[0015]所述泡棉防渗圈为环状薄片,其由泡棉材料制成。
[0016]所述绒棉为圆形片状体,其直径小于所述泡棉防渗圈的内径。
[0017]所述爆珠包括油不溶性爆珠和水不溶性爆珠,其中,油不溶性爆珠由明胶制成,水不溶性爆珠由食品级PP制成,该油不溶性爆珠和水不溶性爆珠内分别封装有油性药液和含水药液,所述爆珠用手挤压即破碎流出药液。
[0018]封装有不同功能药液的多颗爆珠可标记为不同颜色。
[0019]所述离型膜的形状与所述粘接片形状相对应,其贴附于所述泡棉防渗圈外侧。
[0020]所述封装袋为可将所述粘接片、纳米铜纤维布、泡棉防渗圈及离型膜封装在内的密封袋。
[0021]所述封装袋为镀铝阴阳包装袋,其尺寸大于所述即时贴内芯的尺寸。
[0022]本专利技术的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含爆珠缓释即时贴可随身携带,当被蚊虫叮咬后,可快速取出,将爆珠捏碎后,可将药液涂抹叮咬处进行消毒,或者由即时贴中的绒棉将药液吸附,通过粘接片将吸附有药液的即时贴贴敷在蚊虫叮咬处,因而可确保药性有良好吸收,且多组份药液可实现消毒灭菌,即时、快速消肿止痛、止痒的全面效果。同时可避免长时间使用贴剂导致皮肤不适,过敏和二次感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部件分解立体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即时贴内芯与封装袋分解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列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对本专利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
[0027]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治疗蚊虫叮咬的含爆珠缓释即时贴包括粘接片10、纳米铜纤维布20、泡棉防渗圈30、绒棉40、爆珠50及离型膜60。所述粘接片10、纳米铜纤维布20、泡棉防渗圈30、绒棉40、爆珠50及离型膜60构成即时贴内芯100,即时贴内芯100由封装袋200封装成用于治疗蚊虫叮咬的含爆珠缓释即时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详尽描述。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图2所示,所述粘接片10为带透气孔的医用胶布,其可以为多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本实施例中,该带胶PE膜为四叶花瓣型,其外围尺寸为50mm
×
50mm,其一面用于粘接固定纳米铜纤维布20,另一面则可贴敷于人体皮肤被蚊虫叮咬的部位。
[0030]如图1、图2所示,在粘接片10内侧设有纳米铜纤维布20,本实施例中,该纳米铜纤维布20是直径为30mm的圆形片状体,其由纳米铜纤维与棉纤维制成,其外侧与所述粘接片10粘接固定。该纳米铜纤维布20用于防渗、透气、皮肤杀菌和防止二次感染。
[0031]如图1、图2所示,在所述纳米铜纤维布20内侧设有泡棉防渗圈30,本实施例中,该泡棉防渗圈30是外径为23mm,内径为17mm,厚度为10mm的环状薄片,其由泡棉材料制成,用于防药液侧渗。
[0032]如图1、图2所示,在所述泡棉防渗圈30内设有绒棉40。本实施例中,该绒棉40是外径为16.7mm,厚度为1mm的圆形片状体,其用于吸附爆珠破碎流出的药液。
[0033]如图1、图2所示,所述泡棉防渗圈30内设有爆珠50,该爆珠50包括油不溶性爆珠和水不溶性爆珠。其中,油不溶性爆珠由明胶制成,水不溶性爆珠由食品级PP制成,该油不溶性爆珠和水不溶性爆珠内分别封装有具不同功能的油性药液和含水药液,封装有不同功能药液的多颗爆珠50可标记为不同颜色。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泡棉防渗圈30内设有一颗爆珠50,该爆珠50是直径为6mm,由明胶制成的油不溶性蓝色中空球体,其内封装有松节油、薄荷油、两面针、徐长卿、九里香、辛夷花、红花提取物配制的多组分药液。在使用时,所述爆珠50用手挤压即破碎流出药液,用于对受蚊虫叮咬的人体皮肤进行消毒灭菌、消肿止痛、止痒。
[0034]如图1、图2所示,在泡棉防渗圈30的外侧,即远离粘接片10的最外侧设有离型膜60,该离型膜60的形状与所述粘接片10形状相对应,本实施例中,该离型膜60为四叶花瓣型,其外围尺寸为50mm
×
50mm,其粘接贴附于所述泡棉防渗圈30外侧,用于隔离胶层。
[0035]如图3所示,所述粘接片10、纳米铜纤维布20、泡棉防渗圈30、绒棉40、爆珠50、离型膜60依次叠置成即时贴内芯100,该即时贴内芯100封装于所述封装袋200内,该封装袋200为镀铝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蚊虫叮咬的含爆珠缓释即时贴,其特征在于,该即时贴包括:粘接片(10),其为贴附于人体皮肤的粘性薄膜;纳米铜纤维布(20),其设于所述粘接片(10)内侧,用于防渗、透气、皮肤杀菌和防止二次感染;泡棉防渗圈(30),其设于所述纳米铜纤维布(20)内侧,用于防药液侧渗;绒棉(40),其设于所述泡棉防渗圈(30)内,用于吸附爆珠破碎流出的药液;至少一颗爆珠(50),其设于所述泡棉防渗圈(30)内,其内封装有可在破碎后流出的用于消毒灭菌、消肿止痛、止痒的多组份药液;离型膜(60),其设于泡棉防渗圈(30)的外侧,用于隔离胶层;所述粘接片(10)、纳米铜纤维布(20)、泡棉防渗圈(30)、绒棉(40)、爆珠(50)、离型膜(60)叠置成即时贴内芯(100);封装袋(200),用于封装所述即时贴内芯(1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蚊虫叮咬的含爆珠缓释即时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片(10)为带透气孔的医用胶布或带胶PE膜,其可以为多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其与所述纳米铜纤维布(20)相粘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蚊虫叮咬的含爆珠缓释即时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铜纤维布(20)为圆形片状体,其由纳米铜纤维与棉纤维制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蚊虫叮咬的含爆珠缓释即时贴,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潇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翰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