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搅拌桨混凝土搅拌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2475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搅拌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双搅拌桨混凝土搅拌桶,包括搅拌加工平台,搅拌加工平台的上方设置有可旋转的扩口搅拌筒,搅拌加工平台的后端顶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支架,搅拌支架的前端设置有多功能搅拌机构,多功能搅拌机构包括有主转杆,两个副转杆和两个主连杆,主转杆的底端外壁固定套入有两个搅拌桨叶,两个副转杆的底端分别设置有底刮铲,两个主连杆底端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侧刮铲,通过多功能搅拌机构对扩口搅拌筒内的混凝土进行搅拌,有效提高了混凝土搅拌混的充分度,并有效防止混凝土在扩口搅拌筒的内部产生凝结,进而便于后续对扩口搅拌筒的内部进行维护清洗,有效增加了扩口搅拌筒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搅拌桨混凝土搅拌桶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搅拌
,尤其涉及双搅拌桨混凝土搅拌桶。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搅拌机是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机械。主要由拌筒、加料和卸料机构、供水系统、原动机、传动机构、机架和支撑装置等组成。按工作性质分间歇式(分批式)和连续式;按搅拌原理分自落式和强制式;按安装方式分固定式和移动式;按出料方式分倾翻式和非倾翻式;按拌筒结构形式分梨式、鼓筒式、双锥、圆盘立轴式和圆槽卧轴式等。现有技术的混凝土搅拌桶在搅拌使用过程中,搅拌桶的内壁易粘附凝结混凝土,不仅影响搅拌桶内混凝土的充分搅拌混合效果,同时也给后续混凝土搅拌桶的内部清洗增加了工作难度。
[0003]为此,我们提出双搅拌桨混凝土搅拌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双搅拌桨混凝土搅拌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双搅拌桨混凝土搅拌桶,包括搅拌加工平台,搅拌加工平台的上方设置有可旋转的扩口搅拌筒,扩口搅拌筒的内部顶端呈扩口状,扩口搅拌筒的顶端外侧壁固定套入有齿环,搅拌加工平台的后端顶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支架,搅拌支架呈L形结构,搅拌支架的前端设置有多功能搅拌机构,多功能搅拌机构包括有主转杆,两个副转杆和两个主连杆,主转杆的底端外壁固定套入有两个搅拌桨叶,两个搅拌桨叶位于扩口搅拌筒的内部中层,两个副转杆的底端分别设置有底刮铲,两个底刮铲均贴合在扩口搅拌筒的底内壁上,两个主连杆底端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侧刮铲,两个侧刮铲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扩口搅拌筒的内侧壁贴合。
[0006]作为优选,所述多功能搅拌机构还包括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搅拌支架顶部前端的顶面,第二电机的传动轴外壁与搅拌支架呈活动套入关系,第二电机的传动轴外壁固定套入有转盘,两个副转杆分别活动套入在转盘的左右两端,两个副转杆的顶端外壁分别固定套入有锥形齿轮。
[0007]作为优选,两个所述锥形齿轮之间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轮齿与两个锥形齿轮相互靠近的一端啮合连接,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搅拌支架顶部前端的底面。
[0008]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副转杆均呈倾斜设置,两个副转杆的底端分别通过转轴连接有连接座,两个连接座的底面分别与两个底刮铲的顶面中心固定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主连杆呈L形结构,两个主连杆分别与转盘的前后两端底面固定连接,两个主连杆呈前后对称设置,两个侧刮铲呈轴对称设置在扩口搅拌筒的前后内壁处,两个侧刮铲底端相互靠近的一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副连杆,两个副连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
两个侧刮铲的底面固定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加工平台的前端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固定盘的顶面通过转轴连接有旋转撑盘,固定盘和旋转撑盘均呈饼状圆柱体结构,旋转撑盘的顶面与扩口搅拌筒的底面固定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加工平台的左端顶面固定连接有增高块,增高块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传动轴外壁固定套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齿环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轮齿啮合连接。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双搅拌桨混凝土搅拌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双搅拌桨混凝土搅拌桶,通过扩口搅拌筒、搅拌支架和多功能搅拌机构的设置,将待搅拌的混凝土材料放入扩口搅拌筒中,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传动轴带动转盘的转动,转盘带动主转杆、两个副转杆和两个主连杆同时转动,主转杆转动的同时带动两个搅拌桨叶对扩口搅拌筒内的混凝土材料进行搅拌翻滚,两个副转杆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座带动两个底刮铲在扩口搅拌筒内公转,同时转盘带动两个副转杆公转的同时,两个副转杆分别通过两个锥形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实现自转,从而两个底刮铲在扩口搅拌筒内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进而使得两个底刮铲在扩口搅拌筒内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同时并对扩口搅拌筒底内壁上的混凝土进行不断的刮铲,有效提高了扩口搅拌筒内混凝土的搅拌混合效果并有效防止混凝土在扩口搅拌筒的底内壁上凝结,两个主连杆则分别与两个副连杆配合而带动两个侧刮铲在扩口搅拌筒的内部公转,两个侧刮铲在扩口搅拌筒的内侧壁上转动的同时对扩口搅拌筒的内侧壁上的混凝土进行不断的刮铲,同样也提高了混凝土的混合搅拌效果,并有效防止了混凝土在扩口搅拌筒的内侧壁上凝结,通过多功能搅拌机构对扩口搅拌筒内的混凝土进行搅拌,有效提高了混凝土搅拌混的充分度,并有效防止混凝土在扩口搅拌筒的内部产生凝结,进而便于后续对扩口搅拌筒的内部进行维护清洗,有效增加了扩口搅拌筒的使用寿命。
[0015]2、该双搅拌桨混凝土搅拌桶,通固定盘、旋转撑盘、齿环、第一电机和第一齿轮的设置,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传动轴带动第一齿轮的转动,第一齿轮通过轮齿带动齿环的转动,齿环带动扩口搅拌筒和旋转撑盘在固定盘的顶面通过转轴转动,将扩口搅拌筒与多功能搅拌机构进行反向转动,扩口搅拌筒转动的同时带动扩口搅拌筒内部的混凝土进行转动,配合多功能搅拌机构的运行,进一步有效提高了扩口搅拌筒内混凝土的混合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0017]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
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搅拌加工平台的立体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多功能搅拌机构。
[0021]图例说明:
[0022]1、搅拌加工平台;2、固定盘;3、旋转撑盘;4、扩口搅拌筒;5、齿环;6、增高块;7、第一电机;8、第一齿轮;901、第二齿轮;902、转盘;903、主转杆;904、搅拌桨叶;905、副转杆;906、锥形齿轮;907、连接座;908、底刮铲;909、主连杆;910、第二电机;911、侧刮铲;912、副连杆;10、搅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双搅拌桨混凝土搅拌桶,如图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搅拌桨混凝土搅拌桶,包括搅拌加工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加工平台(1)的上方设置有可旋转的扩口搅拌筒(4),扩口搅拌筒(4)的内部顶端呈扩口状,扩口搅拌筒(4)的顶端外侧壁固定套入有齿环(5),搅拌加工平台(1)的后端顶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支架(10),搅拌支架(10)呈L形结构,搅拌支架(10)的前端设置有多功能搅拌机构,多功能搅拌机构包括有主转杆(903),两个副转杆(905)和两个主连杆(909),主转杆(903)的底端外壁固定套入有两个搅拌桨叶(904),两个搅拌桨叶(904)位于扩口搅拌筒(4)的内部中层,两个副转杆(905)的底端分别设置有底刮铲(908),两个底刮铲(908)均贴合在扩口搅拌筒(4)的底内壁上,两个主连杆(909)底端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侧刮铲(911),两个侧刮铲(91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扩口搅拌筒(4)的内侧壁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搅拌桨混凝土搅拌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搅拌机构还包括有第二电机(910),第二电机(910)固定连接在搅拌支架(10)顶部前端的顶面,第二电机(910)的传动轴外壁与搅拌支架(10)呈活动套入关系,第二电机(910)的传动轴外壁固定套入有转盘(902),两个副转杆(905)分别活动套入在转盘(902)的左右两端,两个副转杆(905)的顶端外壁分别固定套入有锥形齿轮(906),两个锥形齿轮(906)之间设置有第二齿轮(901),第二齿轮(90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轮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双起唐杰王策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华旭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