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污染地下水的修复及风险管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2274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污染地下水的修复及风险管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内井体、外井体、活性填料和动力系统,内井体从地表固定贯穿于地下并延伸至地下水位下方,所述动力系统设置在内井体底部,在内井体的下部和上部井壁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进水孔和第一排水孔;外井体套装在内井体的外侧,内井体和外井体之间形成净化腔,活性填料填充在净化腔内;在外井体的下部井壁上设有多个与第一排水孔导通的第二排水孔,且第二排水孔位于地下水位处及地下水位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活性填料可更换,可同时处理无机物和有机物污染的地下水。地下水。地下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污染地下水的修复及风险管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污染地下水的修复及风险管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城市急剧扩张,导致城市污水排放量大幅增加。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管网建设相对滞后、维护保养不及时,管网漏损导致污水外渗,部分进入地下水体;雨污分流不彻底,汛期污水随雨水溢流,造成地下水污染;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较低,部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严重污染地下水;部分行业威胁地下水环境安全,部分工业固体废物未得到有效综合利用或处置,铬渣和锰渣堆放场渗漏污染地下水事件时有发生;石油化工行业勘探、开采及生产等活动显著影响地下水水质,加油站渗漏污染地下水问题日益显现;部分工业企业通过渗井、渗坑和裂隙排放、倾倒工业废水,造成地下水污染;部分地下水工程设施及活动止水措施不完善,导致地表污水直接污染含水层,以及不同含水层之间交叉污染。上述污染严重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部分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甚至检测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由于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治理和修复难度大、成本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污染地下水的修复及风险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装置包括内井体(1)、外井体(2)、活性填料(3)和动力系统(4),所述内井体(1)从地表固定并延伸至地下水位下方,所述内井体(1)的两端封闭,所述动力系统(4)设置在所述内井体(1)底部,位于地下水位下方的所述内井体(1)井壁上设有多个第一进水孔(11),位于地下水位上方的所述内井体(1)井壁上设有多个第一排水孔(12);所述外井体(2)套装在所述内井体(1)的外侧,所述外井体(2)的下端与所述内井体(1)井壁之间形成封闭结构,所述的内井体(1)和外井体(2)之间形成净化腔(5),所述活性填料(3)填充在所述净化腔(5)内;在所述外井体(2)的井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排水孔(12)导通的第二排水孔(21),且所述第二排水孔(21)位于地下水位处及地下水位以上;地下污染水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孔(11)进入所述内井体(1),并借助所述动力系统(4)将进入所述内井体(1)中的地下污染水通过所述第一排水孔(12)进入所述净化腔(5)内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水通过所述第二排水孔(21)流回地下,形成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污染地下水的修复及风险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井体(1)中的封隔器(6),所述封隔器(6)位于所述的第一进水孔(11)和第一排水孔(12)之间,将所述内井体(1)分割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动力系统(4)包括潜水泵(41)和输水管路(42),所述潜水泵(41)位于所述第一进水孔(11)附近,所述输水管路(42)的一端与所述潜水泵(41)连通,其另一端向上穿过所述封隔器(6)后与所述第一排水孔(12)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污染地下水的修复及风险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希朱焰叶渊张腾张楷王晓丽吕金朔
申请(专利权)人:森特士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