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材料生产用挤压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222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材料生产用挤压成型设备,涉及建筑材料生产设备领域,包括:混合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设置于所述混合罐的底部;挤出机,所述挤出机安装于所述加热腔的底部;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混合罐的顶部;包括有搅拌杆的混合机构,分布于所述混合罐的顶部及所述混合罐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混合机构,在对混合罐内的原料进行混合时可先启动电机,通过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的转动来使第三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向着相反方向进行转动,如此便可使连接架带动套环正转,同时通过定位柱带动盖板进行反转,如此便可使盖板与套环下方的搅拌杆向着反方向进行转动,以此来增加设备的混合范围,从而增加了混合效率。从而增加了混合效率。从而增加了混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材料生产用挤压成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材料生产用挤压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物质基础,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PVC塑料是一种多组分塑料,根据不同的用途可加入不同添加剂,因组分不同PVC制品呈现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能针对不同场合应用,而PVC塑料管在塑料管中所占的比例较大,PVC硬板和板材是在PVC中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和填料,经过混炼后,利用挤出机可挤出各种口径的硬管、异型管、波纹管等产品,用作下水管、饮水管、电线套管或楼梯扶手等。
[0003]由于一般的挤出成型设备中的混料罐内的搅拌杆仅能单方向转动,如此便会导致设备的混合范围较小,从而影响设备的混合效率,且不便对搅拌杆进行拆卸,在对混料结束后会有部分原料沾附在搅拌杆上,如此便会对后续设备的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混合效率低、不便对搅拌杆进行拆卸的问题,提供一种建筑材料生产用挤压成型设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材料生产用挤压成型设备,包括:
[0006]混合罐;
[0007]加热腔,所述加热腔设置于所述混合罐的底部;
[0008]挤出机,所述挤出机安装于所述加热腔的底部;
[0009]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混合罐的顶部;
[0010]包括有搅拌杆的混合机构,分布于所述混合罐的顶部及所述混合罐的内侧,用于对所述混合罐内的原料进行混合;
[0011]拆卸机构,分布于所述搅拌杆的顶部及所述盖板的内侧,用于对所述搅拌杆进行快速拆卸。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机构包括有套环、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连接架、定位柱、搅拌杆,所述套环设置于所述混合罐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盖板的外侧,所述定位柱固定于所述盖板的顶部,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于所述定位柱的顶部,所述连接架套接于所述定位柱的外侧,且固定于所述套环的顶部,所述第三锥齿轮固定于所述连接架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下方,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混合罐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锥齿轮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搅拌杆设置于所述盖板的下方。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拆卸机构包括有转杆、螺纹柱、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置于所述盖板的内侧,所述螺纹柱设置于所述螺纹孔的内侧,且位于所述搅拌
杆的顶部,所述转杆固定于所述螺纹柱的顶部。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环的内侧同样设置所述螺纹孔、所述螺纹柱。
[001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柱的直径大于所述搅拌杆的直径,所述螺纹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转杆的直径。
[001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架与所述定位柱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套环与所述盖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外侧的卡齿相啮合。
[001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架的两端焊接于所述套环的顶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通过设置混合机构,在对混合罐内的原料进行混合时可先启动电机,通过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的转动来使第三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向着相反方向进行转动,如此便可使连接架带动套环正转,同时通过定位柱带动盖板进行反转,如此便可使盖板与套环下方的搅拌杆向着反方向进行转动,以此来增加设备的混合范围,从而增加了混合效率;
[0020]2、通过设置拆卸机构,在对搅拌杆进行拆卸时可先拧动转杆,此时螺纹柱便会相对螺纹孔发生移动,以此来使螺纹柱与螺纹孔分离,之后便可将搅拌杆穿过螺纹孔取出,以此来对搅拌杆进行拆卸,同理可将清洁完成后的搅拌杆通过螺纹孔、螺纹柱来将其固定在盖板与套环的内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混合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搅拌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混合罐;2、加热腔;3、挤出机;4、盖板;5、混合机构;501、套环;502、电机;503、第一锥齿轮;504、第二锥齿轮;505、第三锥齿轮;506、连接架;507、定位柱;508、搅拌杆;6、拆卸机构;601、转杆;602、螺纹柱;603、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建筑材料生产用挤压成型设备,包括:
[0027]混合罐1;
[0028]加热腔2,加热腔2设置于混合罐1的底部;
[0029]挤出机3,挤出机3安装于加热腔2的底部;
[0030]盖板4,盖板4设置于混合罐1的顶部;
[0031]包括有搅拌杆508的混合机构5,分布于混合罐1的顶部及混合罐1的内侧,用于对混合罐1内的原料进行混合;
[0032]拆卸机构6,分布于搅拌杆508的顶部及盖板4的内侧,用于对搅拌杆508进行快速拆卸。
[0033]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该设备时可先将原料倒入混合罐1内,之后通过混合机构5来对原料进行混合,随后通过加热腔2将混合后原料进行融化处理,从而通过挤出机3来对熔融状态下的原料挤出,之后配合着外界模具来使材料成型,使用完成后可通过拆卸机构6来对搅拌杆508进行拆卸清洁。
[0034]请着重参阅图1、2,混合机构5包括有套环501、电机502、第一锥齿轮503、第二锥齿轮504、第三锥齿轮505、连接架506、定位柱507、搅拌杆508,套环501设置于混合罐1的顶部,且位于盖板4的外侧,定位柱507固定于盖板4的顶部,第二锥齿轮504固定于定位柱507的顶部,连接架506套接于定位柱507的外侧,且固定于套环501的顶部,第三锥齿轮505固定于连接架506的顶部,且位于第二锥齿轮504的下方,电机502设置于混合罐1的顶部,且位于盖板4的一侧,第一锥齿轮503连接于电机502的输出端,搅拌杆508设置于盖板4的下方。
[0035]在本实施例中:在对混合罐1内的原料进行混合时可先启动电机502,通过电机502带动第一锥齿轮503的转动来使第三锥齿轮505与第二锥齿轮504向着相反方向进行转动,如此便可使连接架506带动套环501正转,同时通过定位柱507带动盖板4进行反转,如此便可使盖板4与套环501下方的搅拌杆508向着反方向进行转动,以此来增加设备的混合范围,从而增加了混合效率。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材料生产用挤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罐(1);加热腔(2),所述加热腔(2)设置于所述混合罐(1)的底部;挤出机(3),所述挤出机(3)安装于所述加热腔(2)的底部;盖板(4),所述盖板(4)设置于所述混合罐(1)的顶部;包括有搅拌杆(508)的混合机构(5),分布于所述混合罐(1)的顶部及所述混合罐(1)的内侧,用于对所述混合罐(1)内的原料进行混合;拆卸机构(6),分布于所述搅拌杆(508)的顶部及所述盖板(4)的内侧,用于对所述搅拌杆(508)进行快速拆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生产用挤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5)包括有套环(501)、电机(502)、第一锥齿轮(503)、第二锥齿轮(504)、第三锥齿轮(505)、连接架(506)、定位柱(507)、搅拌杆(508),所述套环(501)设置于所述混合罐(1)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盖板(4)的外侧,所述定位柱(507)固定于所述盖板(4)的顶部,所述第二锥齿轮(504)固定于所述定位柱(507)的顶部,所述连接架(506)套接于所述定位柱(507)的外侧,且固定于所述套环(501)的顶部,所述第三锥齿轮(505)固定于所述连接架(506)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二锥齿轮(504)的下方,所述电机(502)设置于所述混合罐(1)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盖板(4)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培刚李芳陈富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市康亿家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