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水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193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器水冷循环装置,涉及变频器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风冷部件、传感控制部件、变频器和水冷部件;所述风冷部件固定连接于壳体内顶部;所述传感控制部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变频器上、水冷部件内和壳体内壁上用于测定温度;所述变频器与壳体固定连接;该装置还包括:一对U型板,所述U型板相对设置并固定、环绕在所述变频器四周,且所述水冷部件部分固定于所述U型板内侧,通过循环液方式用于散热作业。本装置通过将风冷和水冷结合,通过将风冷部件和水冷部件设置在变频器不同的位置,实现对变频器的全方位散热工作。实现对变频器的全方位散热工作。实现对变频器的全方位散热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器水冷循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变频器
,尤其涉及一种变频器水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风力发电机组变频器功率模块散热技术有很多种,其中主要分两种,强迫风冷是其中的一种方式,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半导体散热器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趋标准、系列化、通用化,强迫风冷技术选择比较容易,成本不是太高,但是容易受灰尘、杂物、柳絮等因素影响,造成散热功能变差,而且需要频繁的清理,费时费力;二是水冷散热技术,散热效果好,但是成本较高,体积大,而且不易维护;尤其是夏季高温环境下,变频器易频繁报故障,而且变频器散热风扇固定在同一位置,只能对一个地方进行散热,这样其他部位的零件就容受高温而影响使用寿命。专利号为202121219670.4的中国专利,名称为《一种变频器散热装置》,其中公开了一种变频器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风冷部件、传感控制部件、变频器和水冷部件;所述风冷部件固定连接于壳体内顶部;所述传感控制部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变频器上、水冷部件内和壳体内壁上用于测定温度;所述变频器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水冷部件与壳体固定连接,且部分缠绕在变频器上并通过循环液方式用于散热作业。”但该专利中将第二连接管直接缠绕在变频器上,会导致后续变频器的检修等工作不方便,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为通过提供一种变频器水冷循环装置,首先能避免连接管直接缠绕在变频器上,不影响变频器的检修等工作;同时通过设置U型板减少变频器表面落灰,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使其可以在变频器不同的位置上降温,提高了变频器散热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器水冷循环装置,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0005]一种变频器水冷循环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风冷部件、传感控制部件、变频器和水冷部件;所述风冷部件固定连接于壳体内顶部;所述传感控制部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变频器上、水冷部件内和壳体内壁上用于测定温度;所述变频器与壳体固定连接;该装置还包括:一对U型板,所述U型板相对设置并固定、环绕在所述变频器四周,且所述水冷部件部分固定于所述U型板内侧,通过循环液方式用于散热作业。
[0006]进一步的,所述风冷部件包括:轴流风扇,所述轴流风扇固定连接在壳体内顶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变频器散热装置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风冷部件下方且位于变频器上方。
[0008]进一步的,所述水冷部件包括:冷却液箱、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和冷却液泵;
[0009]所述冷却液箱与壳体底部固定连接,且设于变频器下方,所述冷却液泵设于冷却液箱内部且与第一连接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液箱内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往复式盘绕并固定在所述U型板内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连接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三连接管通过出液口与所述冷却液箱内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传感控制部件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内壁上,所述第二传感器固定连接在所述变频器上,所述第三传感器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却液箱底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传感控制部件还包括:总启停控制器,所述总启停控制器固定连接在所述隔板上,同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轴流风扇电性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U型板上开有多个通孔,用于进行散热。
[0014]进一步的,壳体上开至少两个散热孔。
[0015]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下方。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器水冷循环装置,通过将风冷和水冷结合,通过将风冷部件和水冷部件设置在变频器不同的位置,实现对变频器的全方位散热工作,其中,将第二连接管固定在U型板内侧,在达到全方位降温的同时,减少变频器外表面落灰的概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不影响后续对变频器的检修等工作;通过设置传感控制部件并对其进行简单的编程,使所述总启停控制器可以在变频器达到预设温度前只开启风冷部件,在变频器达到预设温度后再开启水冷部件,简单智能,节约用电。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该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U型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U型板内部连接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本装置整体侧视图。
[0022]图中,
[0023]1、壳体;2、风冷部件;3、水冷部件;4、变频器;5、传感控制部件;6、隔板;7、散热片;8、散热孔;9、U型板;
[0024]201、轴流风扇;
[0025]301、冷却液箱;302、第一连接管;303、第二连接管;304、第三连接管;305、冷却液泵;306、注液口;307、出液口;
[0026]501、第一传感器;502、第二传感器;503、第三传感器;504、总启停控制器;
[0027]90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9]参见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频器水冷循环装置,具体内容如下:
[0030]一种变频器水冷循环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风冷部件2、传感控制部件5、变频器4和水冷部件3;所述风冷部件2固定连接于壳体1内顶部,进一步的,进一步的,所述风冷部件2包括:轴流风扇201,所述轴流风扇201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顶部;所述传感控制部件5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变频器4上、水冷部件3内和壳体1内壁上用于测定温度;所述变频器4与壳体1固定连接;
[0031]该装置还包括:一对U型板9,所述U型板9相对设置并固定、环绕在所述变频器4四周,且所述水冷部件3部分固定于所述U型板9内侧,通过循环液方式用于散热作业;进一步的,所述U型板9上开有多个通孔901,用于进行散热。
[0032]进一步的,所述变频器散热装置还包括隔板6,所述隔板6位于所述风冷部件2下方且位于变频器4上方,用于固定安装零部件。
[0033]进一步的,所述水冷部件3包括:冷却液箱301、第一连接管302、第二连接管303、第三连接管304和冷却液泵305;所述冷却液箱301与壳体1底部固定连接,且设于变频器4下方,所述冷却液泵305设于冷却液箱301内部且与第一连接管302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302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303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303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管304一端连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水冷循环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风冷部件(2)、传感控制部件(5)、变频器(4)和水冷部件(3);所述风冷部件(2)固定连接于壳体(1)内顶部;所述传感控制部件(5)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变频器(4)上、水冷部件(3)内和壳体(1)内壁上用于测定温度;所述变频器(4)与壳体(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一对U型板(9),所述U型板(9)相对设置并固定、环绕在所述变频器(4)四周,且所述水冷部件(3)部分固定于所述U型板(9)内侧,通过循环液方式用于散热作业。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变频器水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部件(2)包括:轴流风扇(201),所述轴流风扇(201)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变频器水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散热装置还包括隔板(6),所述隔板(6)位于所述风冷部件(2)下方且位于变频器(4)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变频器水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部件(3)包括:冷却液箱(301)、第一连接管(302)、第二连接管(303)、第三连接管(304)和冷却液泵(305);所述冷却液箱(301)与壳体(1)底部固定连接,且设于变频器(4)下方,所述冷却液泵(305)设于冷却液箱(301)内部且与第一连接管(302)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302)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303)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303)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管(304)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304)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矫彦双
申请(专利权)人:蒙东协合镇赉第一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