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没式液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121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58
本申请提供一种浸没式液冷系统,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浸没式液冷系统的冷却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该系统包括液冷设备和换热设备,液冷设备包括液冷箱体,液冷箱体用于容纳待冷却对象和浸没待冷却对象的第一冷媒;换热设备包括换热器和冷却装置,换热器与液冷箱体连通。本申请的浸没式液冷系统在换热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冷却装置,吸收了待冷却对象后的第一冷媒进入换热器时,第一冷媒既可以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也可以与从冷却装置的冷媒出口流出且流到换热器的第二冷媒进行换热,提高了浸没式液冷系统的冷却效果。液冷系统的冷却效果。液冷系统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浸没式液冷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浸没式液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规模和功率密度不断增加,数据中心包括数据处理设备、联网设备和电信设备,上述的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上述的设备的温度升高,进而影响数据中心的电源使用效率(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简称PUE)。
[0003]相关技术中,为了降低数据中心的PUE值,通常采用浸没式液冷系统对数据中心的设备进行冷却,但是,上述的浸没式液冷系统具有冷却效果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浸没式液冷系统,用以解决浸没式液冷系统具有冷却效果差问题。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浸没式液冷系统,包括:液冷设备和换热设备,所述液冷设备包括液冷箱体,所述液冷箱体用于容纳待冷却对象和浸没所述待冷却对象的第一冷媒;
[0006]所述换热设备包括换热器和冷却装置,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液冷箱体连通,所述冷却装置具有冷媒出口,进入所述换热器的第一冷媒被配置为与空气以及从所述冷却装置的冷媒出口流出且流到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冷媒换热。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设备还包括集水器,所述集水器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下方,用于收集与所述换热器进行换热后的第二冷媒;
[0008]所述集水器上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用于将收集到的第二冷媒排出所述集水器。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冷却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却箱体上的冷媒入口,所述冷媒入口与所述冷媒出口相对设置。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入口和第一换热出口;所述第一换热入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液冷箱体的冷媒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液冷箱体的冷媒入口连通,进入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冷媒经过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第二管道回流至所述液冷箱体内;
[0011]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输送泵,且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和所述第二调节阀分别位于所述输送泵的两侧;
[0012]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三调节阀。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具有相对独立的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所述液冷设备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换热设备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0014]或者,所述柜体内具有相对独立设置的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
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所述液冷设备,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所述换热设备,所述第三容置空间设置有不间断电源,所述不间断电源分别与所述待冷却对象和所述换热设备电连接。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还设置有第一散热风机,所述柜体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风口。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口的个数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散热风机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出风口所在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出风口所在的侧面相邻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三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柜体的顶面上。
[001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浸没式液冷系统,通过在换热设备的顶部设置冷却装置,当吸收了待冷却对象后的第一冷媒进入换热器时,第一冷媒既可以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也可以与从冷却装置的冷媒出口流出且流到换热器的第二冷媒进行换热,如此,可以加强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进而更好地降低经过换热器的第一冷媒的温度,提高了浸没式液冷系统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0018]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1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浸没式液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浸没式液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浸没式液冷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浸没式液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3]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浸没式液冷系统的布局图一;
[0024]图6为图5的俯视图;
[0025]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浸没式液冷系统的布局图二;
[0026]图8为图7的俯视图;
[0027]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浸没式液冷系统的布局图三;
[0028]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0029]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浸没式液冷系统的电控图;
[0030]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浸没式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一;
[0031]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浸没式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
[0032]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浸没式液冷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0033]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浸没式液冷系统的控制设备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
[0035]100:液冷设备;110:液冷箱体;111:第一温度传感器;112:第二温度传感器;120:待冷却对象;121:芯片;130:电源分配单元;140:综合布线弱电电缆;
[0036]200:换热设备;210:换热器;211:第一管道;212:第二管道;213:第一调节阀;214:第二调节阀;215:第三调节阀;
[0037]220:冷却装置;221:冷媒入口;222:第四调节阀;223:第三温度传感器;224:第四
温度传感器;
[0038]230:输送泵;240:第一散热风机;241:第五温度传感器;242:第六温度传感器;
[0039]250:集水器;251:排液口;
[0040]300:柜体;310:第一出风口;320:第二出风口;330:第三出风口;340:触摸屏;350:第一容置空间;360:第二容置空间;370:第三容置空间;380:隔板;390:送风管道;
[0041]400:控制器;
[0042]500:不间断电源;510:第二散热风机;
[0043]600:进风窗口;700:出风窗口;
[0044]10:装置;11:获取模块;12:确定模块;13:控制模块;
[0045]20:设备;21:处理器;22:存储器;23:通信总线。
[0046]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47]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没式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设备和换热设备,所述液冷设备包括液冷箱体,所述液冷箱体用于容纳待冷却对象和浸没所述待冷却对象的第一冷媒;所述换热设备包括换热器和冷却装置,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液冷箱体连通,所述冷却装置具有冷媒出口,进入所述换热器的第一冷媒被配置为与空气以及从所述冷却装置的冷媒出口流出且流到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冷媒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设备还包括集水器,所述集水器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下方,用于收集与所述换热器进行换热后的第二冷媒;所述集水器上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用于将收集到的第二冷媒排出所述集水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浸没式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冷却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却箱体上的冷媒入口,所述冷媒入口与所述冷媒出口相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浸没式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入口和第一换热出口;所述第一换热入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液冷箱体的冷媒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液冷箱体的冷媒入口连通,进入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冷媒经过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第二管道回流至所述液冷箱体内;所述第一管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瀚郭懿群
申请(专利权)人: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