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绕组和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1786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子绕组和电机,定子绕组包括定子铁芯和至少两条支路绕组,定子铁芯中开设有Z个周向分布的定子槽,定子槽沿定子铁芯的径向从内而外依次设置为第一层至第N层,N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每条支路绕组都包括数个串接在定子槽中的线圈,使定子槽的每一层中都插接有数个线圈,定子槽第一层和/或第N层中的线圈都按单整距线圈、单短距线圈、单整距线圈和单长距线圈的规律有序循环,定子槽其余层中的线圈都为组合线圈。本申请中,将定子槽的第一层和/或第N层中的线圈都设置为以单整距线圈、单短距线圈、单整距线圈和单长距线圈为一组的循环结构,可以有效的平衡支路之间的电感和电阻,避免支路间产生环流。避免支路间产生环流。避免支路间产生环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子绕组和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用电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定子绕组、以及包含有该定子绕组的电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正逐步趋向高功率密度、高速化。目前,提升功率密度方式有很多,而扁线电机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扁线电机中的扁线定子随着高压和高速化的进程,需要扁线定子在设计过程中减小环流和交流铜耗,降低绕组温升,从而可使电机体积减小,来提升电机功率密度。多层扁线电机方案设计可以有效的降低电机高速时的交流铜耗。而层数的增加,加上并联支路数的改变,将会出现不同的绕组方式,如何避免支路间的环流,将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定子绕组,能够有效避免支路间的环流。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子绕组,包括定子铁芯和至少两条支路绕组,所述定子铁芯中开设有Z个周向分布的定子槽,所述定子槽沿定子铁芯的径向从内而外依次设置为第一层至第N层,N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每条支路绕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绕组,包括定子铁芯(10)和至少两条支路绕组,所述定子铁芯(10)中开设有Z个周向分布的定子槽(11),所述定子槽(11)沿定子铁芯(10)的径向从内而外依次设置为第一层至第N层,N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每条支路绕组都包括数个串接在定子槽(11)中的线圈,使定子槽(11)的每一层中都插接有数个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槽(11)第一层和/或第N层中的线圈都按单整距线圈(20)、单短距线圈(30)、单整距线圈(20)和单长距线圈(40)的规律有序循环,所述定子槽(11)其余层中的线圈都为组合线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整距线圈(20)、单短距线圈(30)和单长距线圈(40)为U型线圈;所述U型线圈为一体式结构,该一体式结构的U型线圈的两端串接在定子槽(11)的同一层中;或者,所述U型线圈由两个I型线圈(40)焊接而成;或者,所述U型线圈为由两个跨层U型线圈(50)焊接而成后的一部分,所述跨层U型线圈(50)的两端串接在定子槽(11)的相邻两层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整距线圈(20)的节距为(Z/2p),所述单短距线圈(30)的节距为(Z/2p)

1,所述单长距线圈(40)的节距为(Z/2p)+1,p为电机的极对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线圈为组合同心线圈(50),所述组合同心线圈(50)包括数个对应各支路绕组且同中心轴线的线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绕组有两条,所述组合同心线圈(50)有两个线圈;所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朋孙韬孙明扬王昆赵德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