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疫试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159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疫试剂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抗原/抗体在进行包被或标记工艺前后液相中目标物的浓度差异,根据浓度差异优化包被或标记工艺的工艺参数;目标物包括抗原/抗体或标记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免疫试剂中包被和标记结果进行精准测定,从而指导包被和标记工艺优化工艺参数。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疫试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质量控制
,特别是一种免疫试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免疫试剂的包被或标记工艺,一般采用过量包被或标记,以及增加封闭液的方法,以实现免疫试剂的质量控制。但是这种方法无法准确知道抗原/抗体的包被量以及效率或抗原/抗体上标记物的标记量以及效率,导致研发周期比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免疫试剂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免疫试剂中包被和标记结果进行精准测定,从而指导包被和标记工艺优化工艺参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免疫试剂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抗原/抗体在进行包被或标记工艺前后液相中目标物的浓度差异,根据所述浓度差异优化包被或标记工艺的工艺参数;所述目标物包括所述抗原/抗体或标记物。
[0006]优选的,所述包被工艺包括化学发光磁微粒包被抗原/抗体工艺和酶联微孔板包被抗原/抗体工艺;所述标记工艺包括酶标记抗原/抗体工艺、生物素标记抗原/抗体工艺、发光物质标记抗原/抗体工艺、纳米颗粒标记抗原/抗体工艺和荧光素标记抗原/抗体工艺。
[0007]优选的,所述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两份相同体积的不含有固相载体的缓冲液,为第一缓冲液;取一份所述第一缓冲液加入活化的所述固相载体混匀成悬液,为第二缓冲液;取两份相同体积的所述抗原/抗体溶液,一份加入所述第一缓冲液混匀,得到第一包被液,另一份加入所述第二缓冲液混匀,得到第二包被液,待所述第二包被液中反应完成后,同时取所述第一包被液的第一上清液和所述第二包被液的第二上清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所述第一上清液,得到所述抗原/抗体的第一峰面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所述第二上清液,得到所述抗原/抗体的第二峰面积;根据所述第一峰面积和第二所述峰面积计算所述抗原/抗体在所述固相载体上的包被效率;根据所述包被效率优化所述包被工艺的工艺参数。
[0008]优选的,所述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两份不含有抗原/抗体的缓冲液,为第一缓冲液;取一份所述第一缓冲液加入所述抗原/抗体溶液混匀,为第二缓冲液;取两份相同体积的所述标记物溶液,一份加入所述第一缓冲液混匀,得到第一标记液,另一份加入所述第二缓冲液混匀,得到第二标记液,其中,所述第一缓冲液和所述第二缓冲液为相同体积,待所述第二标记液中反应完成后,同时取所述第一标记液的第一上清液和所述第二标记液的第二上清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所述第一上清液,得到所述标记物的第一峰面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所述第二上清液,得到所述标记物的第二峰面积;根据所述第一峰面积和第二所述峰面积计算所述标记物对所述抗原/抗体的标记效率;根据所述标记效率优化所述标记工艺的工艺参数。
[0009]优选的,高效液相色谱采用的方法为尺寸排阻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反向色谱法、疏水相互作用色谱法、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法中的一种。
[0010]优选的,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条件为:检测器:紫外,吸收波长:280nm,流动相:150mMPBS,进样方式:自动进样,进样量:10~100μL,流速:0.5~1mL/min,分析时间:30~60min。
[0011]优选的,所述包被工艺的工艺参数包括所述固相载体的活化方式、所述第一缓冲液的种类、所述第一缓冲液的pH、所述第二包被液中的反应时间、所述固相载体与所述抗原/抗体的质量比。
[0012]优选的,所述标记工艺的工艺参数包括所述标记物与所述抗原/抗体的摩尔比、所述第一缓冲液的pH和所述第二标记液中反应的温度和时间。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免疫试剂中包被和标记结果进行精准测定,从而指导包被和标记工艺优化工艺参数,提高免疫试剂质量,缩短研发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5]本专利技术创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免疫试剂中包被和标记结果进行质量控制。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抗原/抗体可采用尺寸排阻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反向色谱法、疏水相互作用色谱法、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法等。以尺寸排阻法分析抗原抗体最为常用。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检测方法如下:
[0017]仪器:安捷伦,色谱柱:尺寸排阻柱,检测器:紫外,吸收波长:280nm,流动相:150mMPBS,进样量:20μL,流速:0.8mL/min,分析时间:30min。
[0018]免疫试剂中传统的包被工艺过程,例如磁微粒包被抗原/抗体为:抗原/抗体加入活化磁微粒进行反应偶联,反应完成后再加入封闭剂进行封闭,最后存储在合适的缓冲液备用。该工艺过程完成后,无法知道抗原/抗体是否偶联到磁微粒上以及偶联量和偶联效率。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免疫试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即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包被工艺的质量控制如下:
[0020]首先将抗原/抗体加入不含有磁微粒的缓冲液中,得到第一包被液,体积为V0,其中抗原/抗体的浓度为C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第一包被液,得到抗原/抗体的峰面积为A0。
[0021]然后取相同量的抗原/抗体加入到含有活化磁微粒的缓冲液中,得到第二包被液,两次加入的缓冲液的液相体积相同,即第二包被液的液相体积为V0,反应完成后,将包被复合物放置在磁铁上,吸取上清液,上清液中抗原/抗体的浓度为C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上清液,得到抗原/抗体的峰面积为A1,由于抗原/抗体的浓度与峰面积成正比,A1越小代表偶联到磁珠上的抗原/抗体越多,可计算C1=(C0*A1)/A0。
[0022]由于第二包被液相当于在相同体积V0的第一包被液中加入活化磁微粒进行反应,可计算包被效率=(C0

C1)/C0;
[0023]包被绝对质量=(C0

C1)*V0。
[0024]根据分析的包被效率可以指导包被工艺优化抗原/抗体的使用量、偶联缓冲液、偶联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以提高包被效率,进而提高免疫试剂的研发效率。
[0025]免疫试剂中传统的标记工艺过程,例如吖啶酯标记抗原/抗体为:吖啶酯加入抗原/抗体溶液进行标记反应。该工艺过程完成后,无法知道吖啶酯标记到抗原/抗体上的量,以及在多长时间,反应达到饱和。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免疫试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即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标记工艺的质量控制如下:
[0027]与上述的磁微粒包被工艺同理。由于吖啶酯为小分子与抗原/抗体分子量差异大,可采用尺寸排阻法进行分离测定。
[0028]首先将吖啶酯加入不含有抗原/抗体的缓冲液中,得到第一标记液,体积为V2,其中吖啶酯的浓度为C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第一标记液,得到吖啶酯的峰面积为A2。
[0029]然后取相同量的吖啶酯加入到含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疫试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抗原/抗体在进行包被或标记工艺前后液相中目标物的浓度差异,根据所述浓度差异优化包被或标记工艺的工艺参数;所述目标物包括所述抗原/抗体或标记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试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被工艺包括化学发光磁微粒包被抗原/抗体工艺和酶联微孔板包被抗原/抗体工艺;所述标记工艺包括酶标记抗原/抗体工艺、生物素标记抗原/抗体工艺、发光物质标记抗原/抗体工艺、纳米颗粒标记抗原/抗体工艺和荧光素标记抗原/抗体工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试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取两份相同体积的不含有固相载体的缓冲液,为第一缓冲液;取一份所述第一缓冲液加入活化的所述固相载体混匀成悬液,为第二缓冲液;取两份相同体积的所述抗原/抗体溶液,一份加入所述第一缓冲液混匀,得到第一包被液,另一份加入所述第二缓冲液混匀,得到第二包被液,待所述第二包被液中反应完成后,同时取所述第一包被液的第一上清液和所述第二包被液的第二上清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所述第一上清液,得到所述抗原/抗体的第一峰面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所述第二上清液,得到所述抗原/抗体的第二峰面积;根据所述第一峰面积和第二所述峰面积计算所述抗原/抗体在所述固相载体上的包被效率;根据所述包被效率优化所述包被工艺的工艺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试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取两份不含有抗原/抗体的缓冲液,为第一缓冲液;取一份所述第一缓冲液加入所述抗原/抗体溶液混匀,为第二缓冲液;取两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锦强白佳委周黎明陈珠金汪大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邦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