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采集下颌运动的固定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医疗
,具体是一种3D打印采集下颌运动的固定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下颌运动极为复杂,通常将其归纳为开闭口运动,前后运动及侧方运动三种基本形式,开闭口运动通常情况下,两侧颞下颌关节运动是对称的。前后运动分前伸运动和后退运动两部分,前伸运动时双侧髁突和关节盘协调地沿关节结节后斜面向下方滑动,活动发生在关节上腔,后退运动大致是循前伸运动原轨迹作相反方向运动。髁突和关节盘沿关节结节后斜面向后上方滑行,又回到关节窝后位。侧方运动是一种不对称运动,一侧髁突滑动,另一侧基本上做转动运动。在针对于下颌运动进行医疗诊断时,通常需要将运动轨迹的采样贴片粘贴于牙齿表面,通过下颌的运动带动牙齿移动,从而模拟出下颌的运动轨迹,进而诊断出下颌的运动是否健康。
[0003]但是,有些患者的牙齿存在缺失,甚至有的患者牙齿全部缺失,而针对这些患者,在对其的下颌运动进行采集时,通过将采样贴片粘贴于牙齿表面就行不通,而口腔本身存在黏膜,采样贴片也无法粘贴于口腔的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采集下颌运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撑板(1)和下支撑板(2),所述上支撑板(1)和所述下支撑板(2)的相对外侧面分别粘贴有上部附模(17)和下部附模(18),所述下支撑板(2)的内部开设有贯穿槽(5),所述贯穿槽(5)的两侧内壁开设有侧槽(4),所述贯穿槽(5)的内部设置有支抗钉定位片(6),所述支抗钉定位片(6)的两侧滑动连接于所述侧槽(4)的内部,所述上支撑板(1)和所述下支撑板(2)的相对面分别设置有前端连接机构(100)和后端连接机构(200),所述前端连接机构(100)包括前部铰接轴(9),所述前部铰接轴(9)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前部第一连接杆(8)和前部第二连接杆(15),所述上支撑板(1)和所述下支撑板(2)的内侧面分别固接有前部上侧连接端(16)和前部下侧连接端(7),所述前部第二连接杆(15)的末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前部上侧连接端(16)的表面,所述前部第一连接杆(8)的末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前部下侧连接端(7)的末端;所述后端连接机构(200)包括后部铰接轴(10),所述后部铰接轴(10)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后部第一连接杆(12)和后部第二连接杆(13),所述上支撑板(1)和所述下支撑板(2)的内侧面分别固接有后部上侧连接端(14)和后部下侧连接端(11),所述后部第二连接杆(13)的末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后部上侧连接端(14)的表面,所述后部第一连接杆(12)的末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后部下侧连接端(11)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采集下颌运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第一连接杆(8)和所述前部第二连接杆(15)、所述后部第一连接杆(12)和所述后部第二连接杆(13)分别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的所述前部第一连接杆(8)和所述前部第二连接杆(15)、所述后部第一连接杆(12)和所述后部第二连接杆(13)分别关于所述上支撑板(1)和所述下支撑板(2)的中轴线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采集下颌运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下侧连接端(7)和所述前部第一连接杆(8)的连接处、所述前部上侧连接端(16)和所述前部第二连接杆(15)的连接处、所述后部下侧连接端(11)和所述后部第一连接杆(12)的连接处以及所述后部上侧连接端(14)和所述后部第二连接杆(13)的连接处均设置成球头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采集下颌运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附模(17)和所述下部附模(18)与口腔黏膜的接触面均设置有凹痕。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采集下颌运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铰接轴(9)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两端分别固接有扭簧缠绕轴(21),所述扭簧缠绕轴(21)的外表面套接有内部扭簧(20),且所述内部扭簧(20)的两端分别延伸到所述前部铰接轴(9)的外部,所述前部第二连接杆(15)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杆内滑槽(19),所述内部扭簧(20)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前部第一连接杆(8)的内部,所述内部扭簧(20)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内滑槽(19)的内部,所述空腔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红艳,王维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口腔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