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147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暗阀,属于阀门领域,包括球阀阀体,所述球阀阀体的内部设置有阀球,所述阀球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球阀阀杆,所述球阀阀体的内部设置有预埋组装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暗阀,预埋组装片和阀座上的密封圈配合方便实现在球阀阀体上密封组装阀座,且阀球采用上装式,能够减少泄露点,从而降低财产损失的风险,也提高了暗阀的使用寿命,而第一防溢圈和第二防溢圈双重截止水流的方式有利于降低球阀阀杆与阀座接缝处出现渗水现象,通过设置的阀球和球阀阀体,阀球的流通口与球阀阀体的流水口匹配设置,采用与球阀相同流通口口径的直通流道,能够减少压力损失,确保流量最大化,满足末端设备的正常使用,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暗阀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领域,特别涉及暗阀。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安装在墙壁里的安装阀门以截止阀为主,介质水的流向是“下进上出”的方式,过程因水的流向改变,水压不稳出现异响,易造成声音影响环境,流道的改变致使系统的压损变大,实际流量减小,导致末端的供水量不足,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腔体结构本身有多个以上漏点,长期使用易出现接口处漏水,造成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暗阀,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暗阀,包括球阀阀体,所述球阀阀体的内部设置有阀球,所述阀球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球阀阀杆,所述球阀阀体的内部设置有预埋组装片,所述球阀阀体的内部位于预埋组装片处设置有阀座,所述阀座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阀座的环形槽处套设有密封圈,所述球阀阀杆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截止槽,所述球阀阀杆的表面位于第一截止槽的上方开设有第二截止槽,所述球阀阀杆的第一截止槽处套设有第一防溢圈,所述球阀阀杆的第二截止槽处套设有第二防溢圈,所述预埋组装片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预埋组装片的下表面位于限位卡槽边缘处设置有防松挡块。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埋组装片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口,所述阀座的底部贴合预埋组装片的上表面,所述阀座通过卡块嵌入限位卡槽后与预埋组装片固定,所述阀座底部的通口与预埋组装片的贯穿口相连通。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阀阀杆的下端设置有阀球组装端,所述阀球的表面开设有阀杆组装口,所述阀球的两侧表面开设有流通口。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阀阀杆贯穿阀座后伸入球阀阀体的内腔中,所述球阀阀杆通过阀球组装端与阀球的阀杆组装口嵌合连接。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阀阀杆的上端设置有旋钮安装端,所述球阀阀体的两端设置有螺纹连接口,所述球阀阀体的两端端口处嵌设有密封环。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防溢圈和所述第二防溢圈的外环面与阀座的内壁贴合,所述球阀阀杆与阀座转动连接,所述阀球的流通口与球阀阀体的流水口相匹配。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阀座、预埋组装片、球阀阀杆和阀球,预埋组装片和阀座上的密封圈配合方便实现在球阀阀体上密封组装阀座,且阀球采用上装式,能够减少泄露点,从而降低财产损失的风险,也提高了暗阀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溢圈、第二防溢圈、第一截止槽和第二截止槽,第一防溢圈和第二防溢圈双重截止水流的方式有利于
降低球阀阀杆与阀座接缝处出现渗水现象,通过设置的阀球和球阀阀体,阀球的流通口与球阀阀体的流水口匹配设置,采用与球阀相同流通口口径的直通流道,能够减少压力损失,确保流量最大化,满足末端设备的正常使用,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球阀阀体剖面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球阀阀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预埋组装片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球阀阀体;2、阀球;3、预埋组装片;4、阀座;5、环形槽;6、密封圈;7、球阀阀杆;8、旋钮安装端;9、第一防溢圈;10、第二防溢圈;11、阀球组装端;12、第一截止槽;13、第二截止槽;14、阀杆组装口;15、流通口;16、限位卡槽;17、防松挡块;18、贯穿口;19、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19]如图1

图4所示,暗阀,包括球阀阀体1,球阀阀体1的内部设置有阀球2,阀球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球阀阀杆7,球阀阀杆7贯穿阀座4后伸入球阀阀体1的内腔中,球阀阀杆7通过阀球组装端11与阀球2的阀杆组装口14嵌合连接,球阀阀杆7的上端设置有旋钮安装端8,球阀阀体1的两端设置有螺纹连接口,球阀阀体1的两端端口处嵌设有密封环19。
[0020]在本实施例中,球阀阀体1的内部设置有预埋组装片3,球阀阀体1的内部位于预埋组装片3处设置有阀座4,阀座4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5,阀座4的环形槽5处套设有密封圈6,预埋组装片3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口18,阀座4的底部贴合预埋组装片3的上表面,阀座4通过卡块嵌入限位卡槽16后与预埋组装片3固定,阀座4底部的通口与预埋组装片3的贯穿口18相连通,预埋组装片3的下表面位于限位卡槽16边缘处设置有防松挡块17,预埋组装片3和阀座4上的密封圈6配合方便实现在球阀阀体1上密封组装阀座4,且阀球2采用上装式,能够减少泄露点,从而降低财产损失的风险,也提高了暗阀的使用寿命。
[0021]在本实施例中,球阀阀杆7的下端设置有阀球组装端11,阀球2的表面开设有阀杆组装口14,阀球2的两侧表面开设有流通口15,球阀阀杆7与阀座4转动连接,阀球2的流通口15与球阀阀体1的流水口相匹配,阀球2的流通口15与球阀阀体1的流水口匹配设置,采用与阀球2相同流通口15口径的直通流道,能够减少压力损失,确保流量最大化,满足末端设备的正常使用,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
[0022]在本实施例中,球阀阀杆7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截止槽12,球阀阀杆7的表面位于第一截止槽12的上方开设有第二截止槽13,球阀阀杆7的第一截止槽12处套设有第一防溢圈9,球阀阀杆7的第二截止槽13处套设有第二防溢圈10,预埋组装片3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卡槽16,第一防溢圈9和第二防溢圈10的外环面与阀座4的内壁贴合,第一防溢圈9和第二防溢圈10双重截止水流的方式有利于降低球阀阀杆7与阀座4接缝处出现渗水现象。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暗阀,在组装时,球阀阀杆7贯穿阀座4后与球阀阀体1内的阀球2相连接,而预埋组装片3预设在球阀阀体1的内壁上,在阀座4底部的卡块嵌入限位卡槽16后与预埋组装片3固定,预埋组装片3和阀座4上的密封圈6配合方便实现在球阀阀体1上密封组装阀座4,且阀球2采用上装式,能够减少泄露点,从而降低财产损失的风险,也提高了暗阀的使用寿命,在使用过程中,球阀阀杆7的第一截止槽12处套设有第一防溢圈9,而球阀阀杆7的第二截止槽13处套设有第二防溢圈10,第一防溢圈9和第二防溢圈10双重截止水流的方式有利于降低球阀阀杆7与阀座4接缝处出现渗水现象,另外,阀球2的流通口15与球阀阀体1的流水口匹配设置,采用与阀球2相同流通口15口径的直通流道,能够减少压力损失,确保流量最大化,满足末端设备的正常使用,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
[00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暗阀,包括球阀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阀阀体(1)的内部设置有阀球(2),所述阀球(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球阀阀杆(7),所述球阀阀体(1)的内部设置有预埋组装片(3),所述球阀阀体(1)的内部位于预埋组装片(3)处设置有阀座(4),所述阀座(4)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5),所述阀座(4)的环形槽(5)处套设有密封圈(6),所述球阀阀杆(7)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截止槽(12),所述球阀阀杆(7)的表面位于第一截止槽(12)的上方开设有第二截止槽(13),所述球阀阀杆(7)的第一截止槽(12)处套设有第一防溢圈(9),所述球阀阀杆(7)的第二截止槽(13)处套设有第二防溢圈(10),所述预埋组装片(3)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卡槽(16),所述预埋组装片(3)的下表面位于限位卡槽(16)边缘处设置有防松挡块(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组装片(3)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口(18),所述阀座(4)的底部贴合预埋组装片(3)的上表面,所述阀座(4)通过卡块嵌入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贵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富利达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