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1457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基板;LED光源,设置于基板上;膜片,设置于LED光源背离基板的一侧,膜片具有朝向基板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LED光源嵌入第一凹槽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在第一表面设置第一凹槽,将LED光源嵌入第一凹槽内,LED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第一凹槽的槽壁充分进入到膜片内,提高了光源利用率,并可降低混光距离OD,实现零OD或负OD值的背光模组,从而实现背光模组的超薄化。组的超薄化。组的超薄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显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显示器作为用户与信息的沟通界面,因其具有高空间利用率、低电磁干扰以及无辐射等优越特性,成为当前主流的显示方式,在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型沟通工具中被广泛使用。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模组本身不发光,而是由背光模组为液晶模组提供光源,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包括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入式背光模组,其中直下式背光模组因其优越的成本优势被业界广泛使用而逐渐成为液晶显示器的主流结构。
[0003]在直下式背光模组中,LED上方需设置扩散板及光学膜片对LED光源进行均光雾化,以确保背光模组整体亮度均匀性。目前,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扩散板与LED需保持一定距离,该距离也称为混光距离OD,以使LED光源分散均匀。由于该混光距离的存在,导致背光模组的厚度较厚,难以实现背光模组的超薄化。因此,如何确保发光均匀的同时降低背光模组的厚度,已成为现有背光模组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LED光源,设置于所述基板上;膜片,设置于所述LED光源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膜片具有朝向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LED光源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多个第二凹槽间隔设置,且分布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周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周缘呈环形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一子凹槽和第二子凹槽,所述第一子凹槽和所述第二子凹槽均呈环形,且第二子凹槽的直径大于第一子凹槽的直径,所述第一子凹槽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直径,所述第一凹槽、第一子凹槽及第二子凹槽排列成同心环状。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为0.2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天应李健林叶旭华曾航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