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密封防尘零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1444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密封防尘零件盒,包括:盒体,其设置单个或多个载样区;盒盖,其与所述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盒体与所述盒盖之间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盒体的多个连接部,且各所述连接部均为多次转折结构,所述多次转折结构包含至少三次直角转折,所述盒盖可拆卸连接后将各所述载样区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备整体无需动力元件,并且整体结构简单,具有密封效果好、成本低廉的有益效果。成本低廉的有益效果。成本低廉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密封防尘零件盒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零件盒,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密封防尘零件盒。

技术介绍

[0002]灰尘、杂质是无处不在的,小到微米级,大到毫米级,对产品的正常工作存在着严重的影响。灰尘微粒会堆积在电子、汽车和机械等零件表面或者内部,严重影响产品使用;在ICF靶制备方面,靶零件对于制备环境要求较高。因此,急需解决零件的无尘存放问题。将零件放入零件盒中是最常见的一种解决方法。零件盒一般也常用于分类存放零件,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家电、轻工、电子等行业。能耐酸耐碱、耐油污、无毒无味、清洁方便。零件盒周转方便、堆放整齐,便于管理,适用于工厂生产的运输、配送、储存、流通加工等环节。
[0003]在现有技术中,一种方式是将零件盒设置为一个简单的密封体系,密闭对于灰尘污染的控制来说也是较为简单的方法;另一种,设计一种盒内的气压低于周围大气压力的零件盒了,对于这一类零件盒,盒内压力需要真空泵保持低于大气压。密闭对于灰尘扩散的控制来说也是比较有效的,但是仅仅靠密闭的话,效果不明显。一个零件盒中,使用样品不同、体积不等的零件,如果只是简单地设置一体式的上盖,那么灰尘就会通过缝隙处或者衔接不密实处流出,同样会产生零部件的灰尘污染,因此此种方法效果并不好,收效甚微。提供低压零件盒的结构十分复杂,成本较高,不方便移动。
[0004]因此,一种自身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成本低廉、无须动力元件的自密封防尘零件盒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6]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自密封防尘零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盒体,其设置单个或多个载样区;
[0008]盒盖,其与所述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盒体与所述盒盖之间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盒体的多个连接部,且各所述连接部均为多次转折结构,所述多次转折结构包含至少三次直角转折,所述盒盖可拆卸连接后将各所述载样区密封。
[0009]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多个连接部包括:
[0010]两个第一连接部,其分别位于所述盒体的前后两侧;
[0011]第二连接部,其位于所述盒体的左侧;
[0012]第三连接部,其位于所述盒体的右侧。
[0013]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结构包括:
[0014]所述盒体设置为凸形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部前后两侧分别一体成型凸出设置有第
一防尘条,各所述第一防尘条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防尘槽;
[0015]所述盒盖的底端前后两侧分别一体成型凸出设置有第一连接块,各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底部分别一体成型凸出设置有第二防尘条,各所述第二防尘条分别与各所述第一防尘槽滑动连接,且各所述第二防尘条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二防尘槽,各所述第二防尘槽分别与各所述第一防尘条滑动连接。
[0016]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结构包括:
[0017]所述凸形盒体的左侧一体成型凸出设置有T形连接块,所述T形连接块的右侧一体成型凸出设置有第三防尘条,且所第三防尘条的下方设置有第三防尘槽;
[0018]所述盒盖的左侧顶部一体成型凸出设置防尘板,所述防尘板的底端与所述T形连接块的顶端抵靠,所述盒盖的左侧底部还一体成型凸出设置有第四防尘条,所述第四防尘条与所述第三防尘槽滑动连接,且所述第四防尘条的下方设置有第四防尘槽,所述第四防尘槽与所述第三防尘条滑动连接。
[0019]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部的结构包括:
[0020]所述凸形盒体的右侧顶部一体成型凸出设置有第五防尘条,且所述第五防尘条的下方设置有第五防尘槽;
[0021]所述盒盖的底部右侧一体成型凸出设置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的一侧底部一体成型凸出设置有第六防尘条,所述第六防尘条与所述第五防尘槽滑动连接,且所述第六防尘条的下方设置有第六防尘槽,所述第六防尘槽与所述第五防尘条滑动连接。
[0022]优选的是,其中,所述T形连接块的右侧还开设有两个第七防尘槽,各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左侧均一体成型凸出设置有第七防尘条,且各所述第七防尘条的顶端与所述防尘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各所述第七防尘条分别与各所述第七防尘槽滑动连接。
[0023]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五防尘条与各所述第一防尘条齐平,且所述第五防尘槽分别与各所述第一防尘槽连通;所述第六防尘条与所述第二防尘条齐平,且所述第六防尘槽分别与各所述第二防尘槽连通。
[0024]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盒体固定连接有第一磁体,所述盒盖固定连接有第二磁体,且所述盒体与所述盒盖可拆卸连接后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磁性吸合。
[0025]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盒体设置为亚克力盒体、PVC盒体、PC盒体、PET盒体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盒盖设置为亚克力盒盖、PVC盒盖、PC盒盖、PET盒盖中的任意一种。
[0026]优选的是,其中,各所述载样区内均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盒盖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逐个触发各所述升降机构的触发构件;
[0027]所述载样区内设置升降机构的方式为:所述盒体的底部分别对应各所述载样区设置有腔室,各所述腔室内的中间位置均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各所述载样区内均对称的设置有多个丝杆,且各所述丝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的内环,各所述第一轴承的外环均与所述载样区的内壁固定连接,各所述丝杆的底部均贯通设置在各所述腔室内,且各所述丝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各所述第二齿轮均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各所述载样区内还套设有升降板,各所述升降板分别对应多个丝杆贯通连接有多个第二轴承,且各所述第二轴承的内环均固定连接有螺母,各所述螺母与各所述丝杆螺纹连接;各所述第一防尘槽的侧端对应各所述载样区分别设置有弧形缺口,且各所述弧形缺口均贯通各所述腔室设置有轴孔,各所述轴孔内均套设有传动轴,且各所述传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
第三齿轮,各所述第三齿轮分别与各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各所述弧形缺口内均套设有第四齿轮,各所述第四齿轮与各所述传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且各所述第四齿轮的一侧啮齿位于各所述第一防尘槽内;
[0028]所述触发构件设置为两个齿条,各所述齿条分别与各所述第二防尘条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各所述齿条通过滑动分别与对应的各所述第四齿轮啮合。
[0029]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30]其一,本技术,设备整体无需动力元件,并且整体结构简单,具有密封效果好、成本低廉的有益效果。
[0031]其二,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加强盒体与盒盖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关系,防止在移动过程中盒体与盒盖的连接松动,导致灰尘进入载样区,从而具有保障密封防尘效果、保障连接稳定性的有利之处。
[0032]其三,在本技术中,通过将盒体和盒盖均设置为透明材质,便于工作人员直观的观测内部零件的存储情况,以便于在载样区内部进入灰尘或零件出现其他状况时,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密封防尘零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其设置单个或多个载样区;盒盖,其与所述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盒体与所述盒盖之间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盒体的多个连接部,且各所述连接部均为多次转折结构,所述多次转折结构包含至少三次直角转折,所述盒盖可拆卸连接后将各所述载样区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密封防尘零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接部包括:两个第一连接部,其分别位于所述盒体的前后两侧;第二连接部,其位于所述盒体的左侧;第三连接部,其位于所述盒体的右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自密封防尘零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结构包括:所述盒体设置为凸形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部前后两侧分别一体成型凸出设置有第一防尘条,各所述第一防尘条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防尘槽;所述盒盖的底端前后两侧分别一体成型凸出设置有第一连接块,各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底部分别一体成型凸出设置有第二防尘条,各所述第二防尘条分别与各所述第一防尘槽滑动连接,且各所述第二防尘条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二防尘槽,各所述第二防尘槽分别与各所述第一防尘条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自密封防尘零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结构包括:所述凸形盒体的左侧一体成型凸出设置有T形连接块,所述T形连接块的右侧一体成型凸出设置有第三防尘条,且所第三防尘条的下方设置有第三防尘槽;所述盒盖的左侧顶部一体成型凸出设置防尘板,所述防尘板的底端与所述T形连接块的顶端抵靠,所述盒盖的左侧底部还一体成型凸出设置有第四防尘条,所述第四防尘条与所述第三防尘槽滑动连接,且所述第四防尘条的下方设置有第四防尘槽,所述第四防尘槽与所述第三防尘条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自密封防尘零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结构包括:所述凸形盒体的右侧顶部一体成型凸出设置有第五防尘条,且所述第五防尘条的下方设置有第五防尘槽;所述盒盖的底部右侧一体成型凸出设置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的一侧底部一体成型凸出设置有第六防尘条,所述第六防尘条与所述第五防尘槽滑动连接,且所述第六防尘条的下方设置有第六防尘槽,所述第六防尘槽与所述第五防尘条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自密封防尘零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连接块的右侧还开设有两个第七防尘槽,各所述第一连接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叶成钢乐玮王琦马小军唐兴陈雪顾倩倩王宗伟高党忠姜凯万翔宇陶朝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