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耐张线夹导线压接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137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0
一种无损的耐张线夹导线压接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压接质量合格的耐张线夹作为参考试样,测量内部每层铝线的平均尺寸,以及压接后铝管厚度;选择一个压接平面,对压接后的耐张线夹进行检测,获取相控阵超声A扫波形图;设置阀值为最大回波幅值的a%,记录大于阀值的回波上升点、以及最后一个回波的结束点;通过得到的回波上升点与结束点,计算每层铝线的长度,将计算后的每层铝线长度与参考试样每层铝线的平均尺寸进行对比,若尺寸允许误差之间即为合格。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无损、简单高效的优点,对各种型号的耐张线夹压接质量的检测,均可适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张线夹导线压接的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压输电的金具无损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耐张线夹导线压接质量的现场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耐张线夹是架空输电线路的重要金具,若是耐张线夹在制作过程中质量不合格,则影响输电线路的稳定安全运行。耐张线夹铝导线压接如图2所示,在制作过程中,铝管2表面被模具压为六个平面,使得铝管2与铝线3之间、相邻铝线3之间、以及铝线3与钢芯4之间紧密接触,形成电气连接。
[0003]检测压接质量的传统方法为测量压接后铝管2的对边距,该方法简便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无法对耐张线夹内部的情况作出判断。由于压接后的铝管2与钢芯铝绞线各部分压接紧密,并且每层铝线之间存在着毫米级的空气间隙,该结构为超声检测耐张线夹提供了条件。通过超声遇到空气间隙的反射效应,可以间接反映出内部每一层铝线被压之后的长度,便于对耐张线夹内部压接情况作出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难以检测耐张线夹铝导线压接处内部质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无损的耐张线夹导线压接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备间接、高效准确的优点,适合在现场施工现场对各种型号的耐张线夹的压接质量进行检测。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无损的耐张线夹导线压接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将压接质量合格的耐张线夹作为参考试样,测量内部每层铝线的平均尺寸,以及压接后铝管厚度;
[0008]步骤2:校准相控阵超声设备,选择一个压接平面,对压接后的耐张线夹进行检测,获取相控阵超声A扫波形图;
[0009]步骤3:设置阀值为最大回波幅值的a%,记录大于阀值的回波上升点、以及最后一个回波的结束点;
[0010]步骤4:通过步骤3得到的回波上升点与结束点,计算每层铝线的长度,将计算后的每层铝线长度与参考试样每层铝线的平均尺寸进行对比,若尺寸在允许误差之间即为合格。
[0011]所述步骤1中,参考试样外形为六边形,其压接后的对边距符合800mm2以下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DL/T5285

2018标准,且内部铝管与铝线之间、多根铝线之间、以及铝线与钢芯之间紧密贴合。
[0012]所述步骤1中,内部每层铝线的平均尺寸的测量位置为垂直于压接平面。使用的超声纵波,探头放置于物体表面,声波会垂直向下进行传播,因此回波的声程反应的是铝线垂直的长度。
[0013]所述步骤2中,采用相控阵超声设备,其校准参数范围,阵元数量为32

128个,聚焦深度设置为压接后铝管厚度,频率在5

20MHz范围内。
[0014]所述步骤3中,将阀值设置为最大回波幅值的45%,在该阀值以上为有效的回波信息,记录幅值大于阀值的回波上升点以及最后一个回波的结束点。
[0015]所述步骤4中,通过回波上升点与结束点计算每层铝线的长度:
[0016]第一个回波与第二个回波上升点的差值,为第一层铝线的长度;
[0017]第二个回波与第三个回波上升点的差值为第二层铝线的长度;
[0018]第三个回波上升点与第三个回波结束点的差值为第三层铝线的长度。
[0019]所述步骤4中,将计算后的每层铝线长度与参考试样每层铝线的平均尺寸进行对比,若尺寸误差在1mm之间即为合格。关于1mm的选取,由于压接后耐张线夹内部气隙尺寸不均匀,在1mm范围内波动,考虑这一因素尺寸误差选为1mm。
[0020]本专利技术一种无损的耐张线夹导线压接的检测方法,技术效果如下:
[0021]1)本专利技术通过超声遇到空气间隙的反射效应,可以间接反映出内部每一层铝线被压之后的长度,在通过与参考试样所获的平均尺寸对比,可以有效检测出压接质量以及耐张线夹内部铝线的压接情况。
[0022]2)该方法简单,有利于检测人员辨识,且可将参考试样统计出的平均尺寸建立数据库,便于该方法在各种型号的耐张线夹压接质量的检测中的应用。
[0023]3)本专利技术具有无损、简单高效的优点,对各种型号的耐张线夹压接质量的检测,均可适用。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耐张线夹导线压接的现场检测方法流程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具体实例的检测示意图;
[0026]其中,1

相控阵超声探头;2

铝管;3

铝线;4

钢芯。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具体实例的压接良好的耐张线夹剖面图示意图;
[0028]其中,5

空气间隙;6

第一层铝线;7

第二层铝线;8

第三层铝线。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具体实例的相控阵A扫回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一种无损的耐张线夹导线压接的检测方法,本实例中,在宜昌供电公司耐张线夹压接现场进行检测,耐张线夹导线型号为LGJ

600/45,铝管的型号为NY

630/45,压接模具为L

60,压接后铝管与铝导线形成耐张线夹,其外形有6个压接面,包括如下步骤:
[0031]步骤一:将压接质量合格的耐张线夹作为参考试样,测量内部每层铝线的平均尺寸,以及压接后铝管厚度;
[0032]步骤二:校准相控阵超声设备,选择一个压接平面,对现场压接后的耐张线夹进行检测,获取相控阵超声A扫波形图。
[0033]步骤三:设置阀值为最大回波幅值的百分之45,记录大于阀值的回波上升点以及最后一个回波的结束点。
[0034]步骤四:通过回波上升点与结束点计算每层铝线的长度计算每层铝线的长度。将
计算后的每层铝线长度与参考试样每层铝线的平均尺寸进行对比,若尺寸误差在1mm之间即为合格。
[0035]本实例中步骤一的详细实施步骤如下:
[0036]1.1):首先对参考试样耐张线夹进行压接,切下耐张线夹的剖面,观察发现耐张线夹内部铝管2与铝线3之间、相邻铝线3之间、以及铝线3与钢芯4之间均紧密接触,结合压接后的对边距判断参考试样,为压接合格的耐张线夹。
[0037]1.2):测量压接后参考式样的铝管2厚度为12mm,铝线垂直于压接平面的的第一层铝线6平均长度4.1mm、第二层铝线7平均长度3.9mm、第三层铝线8平均长度3.8mm。
[0038]本实例中步骤二的详细实施步骤如下:
[0039]2.1):本实例中校准相控阵参数,阵元数量选择32,频率选为5MHz,聚焦深度为参考试样中铝管的厚度12mm,增益选为6db。
[0040]2.2):选择一个压接平面,对平面均匀涂抹CG

98型耦合剂,将相控阵探头1放置于该平面,相控阵超声设备显示A扫回波。
[0041]本实例中步骤三的详细实施步骤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损的耐张线夹导线压接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压接质量合格的耐张线夹作为参考试样,测量内部每层铝线的平均尺寸,以及压接后铝管厚度;步骤2:选择一个压接平面,对压接后的耐张线夹进行检测,获取相控阵超声A扫波形图;步骤3:设置阀值为最大回波幅值的a%,记录大于阀值的回波上升点、以及最后一个回波的结束点;步骤4:通过步骤3得到的回波上升点与结束点,计算每层铝线的长度,将计算后的每层铝线长度与参考试样每层铝线的平均尺寸进行对比,若尺寸在允许误差之间即为合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损的耐张线夹导线压接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内部每层铝线的平均尺寸的测量位置为垂直于压接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春华游海鑫胡冻三陶玉宁饶迪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