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肉类食品封装的泵用抑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1376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肉类食品封装的泵用抑菌装置,该抑菌装置包括上工作室和下工作台,上工作室的底面设有上硅胶膜,上工作室上设有边沿,边沿上设有蓝光条,蓝光条贴合于边沿的内侧面上,下工作台的顶面设有下硅胶膜。使得上硅胶膜可遮挡住上工作室的底面板,下硅胶膜可遮挡住下工作台的顶面板,从而生肉上的血水或肉末飞溅、滴落于上工作室或下工作台时,便会被上硅胶膜、下硅胶膜隔离,在封装完毕后,只需扯下被污染的上硅胶膜和下硅胶膜,避免了食品被反复污染,加上蓝光条能在封装完毕后,对设备内的配件进行消毒、抑菌,该抑菌装置在安装使用时更为简单、方便、快捷,并且使用该物理消毒的方式抑菌效果更好,食品卫生更为安全。安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肉类食品封装的泵用抑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抑菌装置,更具体的说,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用于肉类食品封装的泵用抑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食品封装是食品商品的组成部分。它保护食品,使食品在流通、存放的过程中,防止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外来因素的损害,它可以保持食品本身稳定质量的功能,它方便食品的食用,食品封装分类方法很多,如:防潮封装、防水封装、充气封装、真空封装等。上述各种封装皆是由不同复合材料制成的,其封装特性是对应不同食品的要求,能有效地保护食品品质。
[0003]对于肉类食品的封装,特别是生肉,更应选择真空封装等可以有效脱氧的包装方式,尽量避免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到肉类食品中,导致肉类食品腐坏,现目前,市面上的封装设备都能对各种干、湿食品进行封装,但是在对生肉类食品封装时,不可避免的会将血水、肉末等溅射或滴落到封装设备上,由于血水、肉末等组织上更容易繁殖细菌,再次使用该封装设备进行封装时,便更应该对该设备进行消毒处理,但是食品设备上并不适用于化学消毒和生物消毒,液体消毒则可能导致封装设备受损或短路,因此,则需要针对该设备的物理消毒、抑菌的方式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用于食品设备上的物理抑菌方式,且抑菌方式更加方便快捷的,用于肉类食品封装的泵用抑菌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抑菌装置包括上工作室和下工作台,所述上工作室的底面设有上硅胶膜,所述上硅胶膜与所述上工作室相贴合,所述上硅胶膜的横截面与所述上工作室的横截面一致,所述上工作室上设有边沿,所述边沿为所述上工作室底面的周围垂直向下延申,所述边沿的外表面与所述上工作室的外表面齐平,所述边沿的底面与所述下工作台的顶面相贴合,所述边沿上设有蓝光条,所述蓝光条贴合于所述边沿的内侧面上,所述蓝光条的长度与所述边沿的内径一致,所述下工作台的顶面设有下硅胶膜,所述下硅胶膜与所述下工作台相贴合,所述下硅胶膜的横截面与所述下工作台的横截面一致。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上工作室与所述下工作台相对应,所述上工作室的形状与所述下工作台的形状一致,所述上工作室与所述下工作台相闭合。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工作室与所述下工作台上设有固定孔和固定钉,所述固定孔设置于所述上工作室的底面,所述固定孔设置于所述下工作台的顶面,所述固定钉的数量与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一致,所述固定钉与所述固定孔相契合,所述固定钉贯穿所述上硅胶膜或下硅胶膜插入到所述固定孔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工作室上设有上密封条、压条和锁扣,所述上密封条、压条和锁
扣设置于所述上工作室的底面,所述上密封条、压条和锁扣与所述上硅胶膜相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硅胶膜为弹性材质,所述上硅胶膜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和直径与所述上密封条、压条和锁扣的形状和直径一致,所述上密封条、压条和锁扣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下工作台上设有发热丝、下密封条、锁眼和真空积水槽,所述发热丝、下密封条、锁眼和真空积水槽设置于所述下工作台的顶面,所述发热丝、下密封条、锁眼和真空积水槽与所述下硅胶膜相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下硅胶膜为弹性材质,所述下硅胶膜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形状和直径与所述发热丝、下密封条、锁眼和真空积水槽的形状和直径一致,所述发热丝、下密封条、锁眼和真空积水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在该抑菌装置上设置上工作室和下工作台,上工作室的底面设有上硅胶膜,上硅胶膜与上工作室相贴合,上工作室上设有边沿,边沿上设有蓝光条,蓝光条贴合于边沿的内侧面上,下工作台的顶面设有下硅胶膜,下硅胶膜与下工作台相贴合。使得上硅胶膜可遮挡住上工作室的底面板,下硅胶膜可遮挡住下工作台的顶面板,从而生肉上的血水或肉末飞溅、滴落于上工作室或下工作台时,便会被上硅胶膜、下硅胶膜隔离,在封装完毕后,只需扯下被污染的上硅胶膜和下硅胶膜,换上干净的上硅胶膜和下硅胶膜便能对下次不同类型的食品进行封装,避免了食品被反复污染,加上蓝光条能在封装完毕后,对设备内的发热丝、密封圈、抽气泵口和抽气泵管等配件进行消毒、抑菌,该抑菌装置在安装使用时更为简单、方便、快捷,并且使用该物理消毒的方式抑菌效果更好,食品卫生更为安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固定钉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固定钉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上工作室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上硅胶膜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下工作台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下硅胶膜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为上工作室、2为下工作台、3为上硅胶膜、4为边沿、5为蓝光条、6为下硅胶膜、7为固定孔、8为固定钉、9为上密封条、10为压条、11为锁扣、12为第一通孔、13为发热丝、14为下密封条、15为锁眼、16为真空积水槽、17为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23]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为了使该抑菌装置能用于食品设备上,并使用物理抑菌方式,且抑菌效果更好,抑菌方式更加方便快捷,采用抑菌装置包括上工作室1和下工作台2,上工作室1的底面设有上硅胶膜3,上硅胶膜3与上工作室1相贴合,上
硅胶膜3的横截面与上工作室1的横截面一致,上工作室1上设有边沿4,边沿4为上工作室1底面的周围垂直向下延申,边沿4的外表面与上工作室1的外表面齐平,边沿4的底面与下工作台2的顶面相贴合,边沿4上设有蓝光条5,蓝光条5贴合于边沿4的内侧面上,蓝光条5的长度与边沿4的内径一致,下工作台2的顶面设有下硅胶膜6,下硅胶膜6与下工作台2相贴合,下硅胶膜6的横截面与下工作台2的横截面一致。
[0024]使得上硅胶膜3可遮挡住上工作室1的底面板,下硅胶膜6可遮挡住下工作台2的顶面板,从而生肉上的血水或肉末飞溅、滴落于上工作室1或下工作台2时,便会被上硅胶膜3、下硅胶膜6隔离,在封装完毕后,只需扯下被污染的上硅胶膜3和下硅胶膜6,换上干净的上硅胶膜3和下硅胶膜6便能对下次不同类型的食品进行封装,避免了食品被反复污染,加上蓝光条5能在封装完毕后,对设备内的发热丝13、密封圈、抽气泵口和抽气泵管等配件进行消毒、抑菌,该抑菌装置在安装使用时更为简单、方便、快捷,并且使用该物理消毒的方式抑菌效果更好,食品卫生更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肉类食品封装的泵用抑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装置包括上工作室(1)和下工作台(2),所述上工作室(1)的底面设有上硅胶膜(3),所述上硅胶膜(3)与所述上工作室(1)相贴合,所述上硅胶膜(3)的横截面与所述上工作室(1)的横截面一致,所述上工作室(1)上设有边沿(4),所述边沿(4)为所述上工作室(1)底面的周围垂直向下延申,所述边沿(4)的外表面与所述上工作室(1)的外表面齐平,所述边沿(4)的底面与所述下工作台(2)的顶面相贴合,所述边沿(4)上设有蓝光条(5),所述蓝光条(5)贴合于所述边沿(4)的内侧面上,所述蓝光条(5)的长度与所述边沿(4)的内径一致,所述下工作台(2)的顶面设有下硅胶膜(6),所述下硅胶膜(6)与所述下工作台(2)相贴合,所述下硅胶膜(6)的横截面与所述下工作台(2)的横截面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肉类食品封装的泵用抑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作室(1)与所述下工作台(2)相对应,所述上工作室(1)的形状与所述下工作台(2)的形状一致,所述上工作室(1)与所述下工作台(2)相闭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肉类食品封装的泵用抑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作室(1)与所述下工作台(2)上设有固定孔(7)和固定钉(8),所述固定孔(7)设置于所述上工作室(1)的底面,所述固定孔(7)设置于所述下工作台(2)的顶面,所述固定钉(8)的数量与所述固定孔(7)的数量一致,所述固定钉(8)与所述固定孔(7)相契合,所述固定钉(8)贯穿所述上硅胶膜(3)或下硅胶膜(6)插入到所述固定孔内。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朝彬徐纲徐艺胥峻瑛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市娥天歌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