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两栖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生态观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112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生态观察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底座、过滤装置和生态观察单元;所述生态观察单元包括透明玻璃缸,透明玻璃缸内设有假山景观,透明玻璃缸底部设有位于假山景观下的雾化器;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底座内且连接生态观察单元。生态观察单元内可放入沙、石、雨林绿植、苔藓、水、蛙等供观察;所述生态观察装置能让用户静心养眼,缓解视觉疲劳,美化环境调解空气含氧量湿度等良好效果;生态观察装置内置电源减小了安全隐患,整体移动方便,生态观察单元便于观察水生植物到山体植被以及动物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对教学研究的起到重要意义。对教学研究的起到重要意义。对教学研究的起到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陆两栖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生态观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态观察装置,特别是水陆两栖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生态观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城市化、科技化、人性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注重家居美观,室内生态景观成了时代的主流,也有很多商家为了吸引人流量或者增加消费场所的舒适性,在公共场所内也会放置生态景观。生态景观能帮助用户静心养眼,并且水缸内蒸发的水汽还能调节室内空气的干湿度,达到缓解视觉疲劳,美化环境,调节室内空气的氧含量和湿度的良好效果。现有技术中,生态景观的用电设备都是直接连接到家庭或者公共场所的电路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外露的电线也影响到生态景观以及周围环境的美观性,给用户带来诸多困扰,并且现有的生态景观不具备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陆两栖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生态观察装置。
[0004]本技术可进行教学研究,具备直接观察水生植物到山体植被以及动物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的功能,此外,内置连接的电线电源隐蔽,安全隐患小。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水陆两栖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生态观察装置,包括底座、生态观察单元和过滤装置;所述底座上设置生态观察单元,生态观察单元包括透明玻璃缸,透明玻璃缸内设有假山景观,透明玻璃缸底部设有位于假山景观下的雾化器;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底座内且连接生态观察单元。
[0006]上述的水陆两栖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生态观察装置中,所述底座包括柜体,柜体内设有电源,电源上设有定时装置;柜体后侧设有多个进出孔和固定孔。
[0007]前述的水陆两栖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生态观察装置中,所述柜体后外侧上还设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包括锁紧座、锁紧盖和锁紧螺丝,锁紧座上设有安装孔,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固定孔上;所述锁紧座和锁紧盖的端部通过转动轴连接在一起;所述锁紧座上设有螺纹锁紧孔,锁紧盖上设有与锁紧孔位置对应的通孔,锁紧螺丝穿过通孔与锁紧孔螺纹连接。
[0008]前述的水陆两栖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生态观察装置中,所述锁紧座内侧设有圆弧形的第一半腔,和锁紧盖内侧设有圆弧形的第二半腔,第一半腔和第二半腔闭合时形成与进出孔位置对应的锁持腔。
[0009]前述的水陆两栖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生态观察装置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桶,过滤桶上设有一组或者多组的水管组件,水管组件包括与过滤桶相连的进水管A和出水管A,进水管A上设有进水管B,出水管A上设有出水管B,进水管B和出水管B伸入透明玻璃缸中;进水管A与进水管B之间,出水管A与出水管B之间分别设有水管接头。
[0010]前述的水陆两栖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生态观察装置中,所述的水管接头是直角型水管接头。
[0011]前述的水陆两栖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生态观察装置中,所述的进水管A和出水管A靠近水管接头的一端固定在锁紧装置上;所述进水管B和出水管B是U型水管,U型水管较长一端连接水管接头,较短一端伸入透明玻璃缸中。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水陆两栖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生态观察装置包括底座、过滤装置、生态观察单元;所述底座包括柜体,柜体内设有电源,电源上设有定时装置;柜体后侧设有进出孔。所述柜体后侧上还设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包括锁紧座、锁紧盖和锁紧螺丝,锁紧座上设有安装孔,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进出孔上。生态观察单元包括透明玻璃缸,透明玻璃缸内设有假山景观,透明玻璃缸底部设有位于假山景观下的雾化器;假山景观的主体部分由造景胶、造景石、鹅卵石等做成,假山景观最低处加入底沙、水等,水中可放入水草,较低位置的假山景观处附着苔藓,其他植物依地势往高处渐变,形成水生植物到山体植被渐变的场景;放入作为典型的两栖动物的蛙,和植物形成循环生态。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桶,过滤桶位于底座内部,过滤桶上设有一组或者多组的水管组件,水管组件包括进水管A和出水管A,进水管A上设有进水管B,出水管A上设有出水管B,进水管B和出水管B伸入透明玻璃缸的水中;进水管A与进水管B之间、出水管A与出水管B之间分别设有水管接头;水管接头固定在锁紧装置上。雾化器和过滤装置分别与定时装置连接,定时装置定时定时给雾化器和过滤装置供电。过滤装置工作时,带有杂质的水通过一组或多组水管组件的进水管B口从透明玻璃缸中吸入,经过进水管A到达过滤桶,过滤桶将水过滤后从水管组件的出水管A排出,经过出水管B,回到透明玻璃缸中,使得生态观察单元的水保持干净,并流动起来营造山涧景观;雾化器工作时产生雾气,营造山间水雾。
[0013]本技术水陆两栖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生态观察装置的电源通常为移动电源,不需要与家庭或者公共场所的线路接线连接,降低了安全隐患,同时因为自带移动电源使本装置成为了独立工作的整体,降低了摆放生态观察装置位置的限制;透明玻璃缸可以直接从外部可以看到内部环境变化,便于观察水生植物到山体植被的变化过程以及整个生态系统。本专利整套形成一个水陆两栖的生态场景,让用户静心养眼,缓解视觉疲劳,美化环境调解空气含氧量湿度等良好效果,生态观察单元便于观察水生植物到山体植被以及动物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对教学研究起到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生态观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的标记为:
[0020]1‑
底座,2

生态观察单元,3

过滤装置,4

锁紧装置,101

柜体,102

电源,103

定时装置,104

进出孔,105固定孔,201

透明玻璃缸,202

假山景观,203

雾化器,301

过滤桶,302

水管组件,303

进水管A,304

出水管A,305

进水管B,306

出水管B,307

水管接头,401

锁紧座,402

锁紧盖,403

锁紧螺丝,404

安装孔,405

转动轴,406

第一半腔,407

第二半腔,408

锁持腔,409

锁紧孔,410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水陆两栖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生态观察装置,构成如图1

3所示:包括底座1,过滤装置3和生态观察单元2;所述底座1包括柜体101,柜体101下可安装滚轮便于移动,柜体101内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两栖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生态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过滤装置(3)和生态观察单元(2);所述底座(1)上设置生态观察单元(2),生态观察单元(2)包括透明玻璃缸(201),透明玻璃缸(201)内设有假山景观(202),透明玻璃缸(201)底部设有位于假山景观(202)下的雾化器(203);所述过滤装置(3)设置在底座(1)内且连接生态观察单元(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生态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柜体(101),柜体(101)内设有电源(102),电源(102)上设有定时装置(103);柜体(101)后侧设有多个进出孔(104)和固定孔(1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陆两栖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生态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柜体(101)后外侧上还设有锁紧装置(4),锁紧装置(4)包括锁紧座(401)、锁紧盖(402)和锁紧螺丝(403),锁紧座(401)上设有安装孔(404),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固定孔(105)上;所述锁紧座(401)和锁紧盖(402)的端部通过转动轴(405)连接在一起;所述锁紧座(401)上设有螺纹锁紧孔(409),锁紧盖(402)上设有与锁紧孔(409)位置对应的通孔(410),锁紧螺丝(403)穿过通孔(410)与锁紧孔(409)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陆两栖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生态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座(401)内侧设有圆弧形的第一半腔(406),和锁紧盖(402)内侧设有圆弧形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永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南泥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