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栽培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01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栽培盆,包括相互配合的盆底和盆本体,盆本体的底部设有与盆底相连通的引水口,所述盆底的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盆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外展台阶,外展台阶的边缘设有由多段弧形短边连接形成的波浪长边,相邻弧形短边之间设有隔片;所述隔片的端部设有垂直挡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适用于种植多种不同根系的植物,植物种植多样化,具有使用方便和保证植物正常生长的特点。

Multifunctional cultivation bas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栽培盆
本技术涉及植物种植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功能栽培盆。
技术介绍
由于人们物质生活的越来越丰富,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活情趣的要求也来越高。人们还是在家里或者在办公室的阳台上配设一些盆栽,工作或生活空闲时养养花,放松一下心情。目前常规的植物栽植盆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栽植盆的功能单一,只能单方面的种植单一根系的植物;其次,土栽的需要定期进行浇水,使用不是很方便,浇水会从漏水孔排出,使得栽培盆内不能保证长期留住水份,在长时间不浇水的情况下盆栽容易干枯;第三,常规的盆栽由于土壤营养成本会被不断消耗,从而使得盆内营养不均衡导致生长不一样,影响植物的正常发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栽培盆。本技术可以适用于种植多种不同根系的植物,植物种植多样化,具有使用方便和保证植物正常生长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多功能栽培盆,包括相互配合的盆底和盆本体,盆本体的底部设有与盆底相连通的引水口,所述盆底的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盆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外展台阶,外展台阶的边缘设有由多段弧形短边连接形成的波浪长边,相邻弧形短边之间设有隔片;所述隔片的端部设有垂直挡片。上述的多功能栽培盆,所述盆本体内设有内衬板,内衬板上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种植孔;所述内衬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凸起;所述相邻垂直挡片之间具有缺口,凸起嵌设在相应的缺口内。前述的多功能栽培盆,所述盆底的底面设有多个万向轮。前述的多功能栽培盆,所述盆本体的底面设有多个承重脚;所述的承重脚包括弧形的片体,片体的两端设有向外弯折的片脚。前述的多功能栽培盆,所述盆本体的一侧设有扶钩,扶钩的上方设有凹槽。前述的多功能栽培盆,所述盆本体侧壁嵌设有扣合在扶钩上方的扶钩盖。前述的多功能栽培盆,所述内衬板上设有位于凸起根部的透气孔。前述的多功能栽培盆,所述的盆底和盆本体均为方形的。前述的多功能栽培盆,所述弧形短边、垂直挡片和隔片之间形成种植杯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盆底和盆本体;土培时,由进水口向盆底内注水,在盆本体内放置土壤,并通过在引水口内放置导水材料(如吸水棉),盆底内的水可以被盆本体内的土壤吸收,从而充分利用水资源,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还可以通过注水口注入营养液,利于植物的吸收;本技术还通过设置外展台阶,并配合相应的构造,使得形成一个能生长不同的植物(如爬藤植物、多肉植物)的环境,使用更为广泛和多功能。此外,本技术还可以进行对水生生物的培养,通过在盆本体内设置内衬板,内衬板上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种植孔;水培时,用塞子堵住引水口,再向盆本体内注水,将植物栽植在种植孔内进行水培,从而满足人们对于不同植物栽植的需求;本技术还以波浪长边与垂直挡片、隔片结合,增强盆本体强度,保证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本技术通过在盆底的底面设置多个万向轮,方便搬运和移动;通过在盆本体的底面设有多个承重脚,提高盆本体的承重能力;通过在盆本体的一侧设置扶钩,扶钩的上方设置凹槽,可以将盆本体与架子或其他杆状物品相配合,能适用于不同位置,方便安装使用。通过在盆本体侧壁嵌设有扣合在扶钩上方的扶钩盖,更为的美观。通过在内衬板上设置位于凸起根部的透气孔,可以保证盆本体内的空气流通,进一步利于植物生长。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紧凑和使用方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盆底和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盆底,2-盆本体,3-引水口,4-进水口,5-外展台阶,6-弧形短边,7-波浪长边,8-隔片,9-垂直挡片,10-缺口,11-内衬板,12-种植孔,13-凸起,14-万向轮,15-承重脚,16-片体,17-片脚,18-扶钩,19-凹槽,20-扶钩盖,21-透气孔,22-种植杯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多功能栽培盆,如附图1-3所示,包括相互配合的盆底1和盆本体2,盆本体2的底部设有与盆底1相连通的引水口3,所述盆底1的一端设有进水口4;土培时,由进水口4向盆底1内注水,在盆本体2内放置土壤,并通过在引水口3内放置导水材料(如吸水棉),盆底1内的水可以被盆本体2内的土壤吸收,从而充分利用水资源,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还可以通过注水口4注入营养液,利于植物的吸收;所述盆本体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外展台阶5,外展台阶5的边缘设有由多段弧形短边6连接形成的波浪长边7,相邻弧形短边6之间设有隔片8;所述隔片8的端部设有垂直挡片9,相邻垂直挡片9之间具有缺口10;通过设置外展台阶5,并配合相应的构造,使得形成一个能生长不同的植物(如爬藤植物、多肉植物)的环境,使用更为广泛,并且波浪长边7与垂直挡片9、隔片8结合还能增强盆本体2强度,保证使用寿命。所述盆本体2内设有内衬板11,内衬板11上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种植孔12;水培时,用塞子堵住引水口3,再向盆本体2内注水,将植物栽植在种植孔内进行水培,从而满足人们对于不同植物栽植的需求。植物栽植在种植孔12内,一方面可以使植物稳定在内衬板11上生长,另一方面将水层分离,避免水层被污染,进一步地提高了植物的生长效果;所述内衬板11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凸起13,凸起13嵌设在相应的缺口10内。进一步地,所述盆底1的底面设有多个万向轮14,方便搬运和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盆本体2的底面设有多个承重脚15;所述的承重脚15包括弧形的片体16,片体16的两端设有向外弯折的片脚17,提高盆本体的承重能力。进一步地,所述盆本体2的一侧设有扶钩18,扶钩18的上方设有凹槽19,可以将盆本体2与架子或其他杆状物品相配合,能适用于不同位置,方便安装使用。进一步地,所述盆本体2侧壁嵌设有扣合在扶钩18上方的扶钩盖20,更为的美观。进一步地,所述内衬板11上设有位于凸起13根部的透气孔21,可以保证盆本体内的空气流通,进一步利于植物生长。进一步地,所述的盆底1和盆本体2均为方形的。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短边6、垂直挡片9和隔片8之间形成种植杯腔22,在种植杯腔22可以放置小型的种植杯,扩展多功能栽植盆的栽植功能。工作原理本技术通过相互配合的盆底1和盆本体2,土培时,由进水口4向盆底1内注水,在盆本体2内放置土壤,并通过在引水口3内放置导水材料(如吸水棉),盆底1内的水可以被盆本体2内的土壤吸收,从而充分利用水资源,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还可以通过注水口4注入营养液,利于植物的吸收;通过设置外展台阶5,并配合相应的构造,使得形成一个能生长不同的植物(如爬藤植物、多肉植物)的环境,使用更为广泛,并且波浪长边7与垂直挡片9、隔片8结合还能增强盆本体2强度,保证使用寿命;水培时,用塞子堵住引水口3,再向盆本体2内注水,植物栽植在种植孔12内进行水培,可以使植物稳定在内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栽培盆,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盆底(1)和盆本体(2),盆本体(2)的底部设有与盆底(1)相连通的引水口(3),所述盆底(1)的一端设有进水口(4);所述盆本体(2)的两侧分别设有外展台阶(5),外展台阶(5)的边缘设有由多段弧形短边(6)连接形成的波浪长边(7),相邻弧形短边(6)之间设有隔片(8);所述隔片(8)的端部设有垂直挡片(9)。/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栽培盆,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盆底(1)和盆本体(2),盆本体(2)的底部设有与盆底(1)相连通的引水口(3),所述盆底(1)的一端设有进水口(4);所述盆本体(2)的两侧分别设有外展台阶(5),外展台阶(5)的边缘设有由多段弧形短边(6)连接形成的波浪长边(7),相邻弧形短边(6)之间设有隔片(8);所述隔片(8)的端部设有垂直挡片(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栽培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本体(2)内设有内衬板(11),内衬板(11)上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种植孔(12);所述内衬板(11)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凸起(13);所述相邻垂直挡片(9)之间具有缺口(10),凸起(13)嵌设在相应的缺口(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栽培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盆底(1)的底面设有多个万向轮(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栽培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冠华毛达尔唐海伟许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南泥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