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循环水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53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循环水培箱,包括水培箱体(101),水培箱体(10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内凹手提A(102),其中一个内凹手提A(102)上设有进液孔A(103)和出液孔A(104),水培箱体(101)中部设有隔断板A(105)形成U型导液槽A(106),U型导液槽A(106)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孔A(103)、出液孔A(104)连通;所述水培箱体的内侧设有搁板台阶A(107),搁板台阶A(107)上设有水培箱内衬(10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搬动和保证植物正常生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循环水培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培装置,特别是一种可循环水培箱。
技术介绍
水培技术是一种无土栽培技术,广泛应用于花卉、蔬菜和瓜果的生产,可以代替土壤向植物提供水、肥、气、热等生长因子,能够满足水培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以此种方式栽培的植物,不仅品质好,而且节约了水分、养分和劳力,只需定期给植株补充营养液即可。操作十分方便,省时省事,并且干净,无杂草,也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然而目前的水培箱大都数采用盒体,盒体内盛放基质液,在基质液内通过简易的架子养植物,这不仅搬动不方便,而且直接将植物放置在基质液中进行生长,这样一旦时间长了,基质液会缺乏植物所需的营养,导致无法正常生长,还会出现烂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循环水培箱。本技术具有方便搬动和保证植物正常生长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循环水培箱,包括水培箱体,水培箱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内凹手提A,其中一个内凹手提A上设有进液孔A和出液孔A,水培箱体中部设有隔断板A形成U型导液槽A,U型导液槽A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孔A、出液孔A连通;所述水培箱体的内侧设有搁板台阶A,搁板台阶A上设有水培箱内衬。前述的可循环水培箱中,所述水培箱内衬包括水培内衬板体,水培内衬板体上设有均匀布置的水培种植孔,水培内衬板体的边缘设有与搁板台阶A配合的安装台阶A,安装台阶A两侧设有与内凹手提配合的凹槽A。前述的可循环水培箱中,所述水培箱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弧形扣板A。前述的可循环水培箱中,所述水培箱体底部设有与隔断板A垂直的拱起条。前述的可循环水培箱中,所述的水培箱体为方形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具有内凹手提A的水培箱体,这样不仅方便搬运,而且较为美观;还采用U型导液槽A与进液孔A、出液孔A,形成一个循环,使得水培箱体内的基质液能被不断更新,植物生长能更为平衡,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水培箱内衬与搁板台阶A配合,能使得植物稳定在水培箱内衬上生长,与基质液进行分层,进一步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本技术采用特定的水培箱内衬,能与水培箱体内壁更好的配合,形成一体式,结构更为紧凑。弧形扣板A的设置能将水培箱体固定在两根安装梁上,能适用于不同位置,方便安装使用。拱起条的设置将杂质截流,避免杂质进入基质液循环系统,保证基质液循环系统能正常运行。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紧凑和使用方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水培箱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01-水培箱体,102-内凹手提A,103-进液孔A,104-出液孔A,105-隔断板A,106-U型导液槽A,107-搁板台阶A,108-水培箱内衬,109-水培内衬板体,110-水培种植孔,111-安装台阶A,112-凹槽A,113-弧形扣板A,114-拱起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可循环水培箱,构成如图1和2所示,包括水培箱体101,水培箱体10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内凹手提A102,其中一个内凹手提A102上设有进液孔A103和出液孔A104,水培箱体101中部设有隔断板A105形成U型导液槽A106,U型导液槽A106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孔A103、出液孔A104连通;所述水培箱体的内侧设有搁板台阶A107,搁板台阶A107上设有水培箱内衬108。所述水培箱内衬108包括水培内衬板体109,水培内衬板体109上设有均匀布置的水培种植孔110,水培内衬板体109的边缘设有与搁板台阶A107配合的安装台阶A111,安装台阶A111两侧设有与内凹手提A102配合的凹槽A112。所述水培箱体10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弧形扣板A113。所述水培箱体101底部设有与隔断板A105垂直的拱起条114。所述的水培箱体101为方形的。所述进液孔A103和出液孔A104一般等高,也可以将进液孔A103的高度高于出液孔A104,这样可以依靠重力流出液体。本技术通过具有内凹手提A的水培箱体,这样不仅方便搬运,而且较为美观;还采用U型导液槽A与进液孔A、出液孔A,形成一个循环,使得水培箱体内的基质液能被不断更新,植物生长能更为平衡,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水培箱内衬与搁板台阶A配合,能使得植物稳定在水培箱内衬上生长,与基质液进行分层,进一步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本技术采用特定的水培箱内衬,能与水培箱体内壁更好的配合,形成一体式,结构更为紧凑。弧形扣板A的设置能将水培箱体固定在两根安装梁上,能适用于不同位置,方便安装使用。拱起条的设置将杂质截流,避免杂质进入基质液循环系统,保证基质液循环系统能正常运行。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紧凑和使用方便的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循环水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培箱体(101),水培箱体(10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内凹手提A(102),其中一个内凹手提A(102)上设有进液孔A(103)和出液孔A(104),水培箱体(101)中部设有隔断板A(105)形成U型导液槽A(106),U型导液槽A(106)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孔A(103)、出液孔A(104)连通;所述水培箱体的内侧设有搁板台阶A(107),搁板台阶A(107)上设有水培箱内衬(108);所述水培箱内衬(108)包括水培内衬板体(109),水培内衬板体(109)上设有均匀布置的水培种植孔(110),水培内衬板体(109)的边缘设有与搁板台阶A(107)配合的安装台阶A(111),安装台阶A(111)两侧设有与内凹手提A(102)配合的凹槽A(112);所述水培箱体(10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弧形扣板A(113)。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循环水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培箱体(101),水培箱体(10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内凹手提A(102),其中一个内凹手提A(102)上设有进液孔A(103)和出液孔A(104),水培箱体(101)中部设有隔断板A(105)形成U型导液槽A(106),U型导液槽A(106)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孔A(103)、出液孔A(104)连通;所述水培箱体的内侧设有搁板台阶A(107),搁板台阶A(107)上设有水培箱内衬(108);所述水培箱内衬(108)包括水培内衬板体(109),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浩鲍冠华毛达尔唐海伟许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南泥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