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075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51
机器人具有:框体,其形成有开口(61);盖,其将开口(61)封堵;以及密封材料(8),其是将开口(61)包围的环状且具有弹性,将框体和盖之间的间隙封装,框体及盖中的一者设置有对密封材料(8)进行收容的槽(62),槽(62)在至少一个部位具有曲线形状的部分,在槽(62)之中的曲线形状的部分,形成有构成处于开口(61)的中央侧的内壁(91)的内壁部(621)缺损而成的切口(68),密封材料(8)在曲线形状的部分,通过弹性变形而与构成与内壁(91)相对的外壁(92)的外壁部(622)及内壁部(621)之中的曲线形状的成为凹侧的一侧按压接触。侧的一侧按压接触。侧的一侧按压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工业用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具有防水性及防尘性的封装构造的工业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制造业中,使用如工作机械及机器人这样的工业用设备。在会产生如油雾及加工屑这样的飞沫及粉尘的制造现场应用的工业用设备要求防水性及防尘性。
[0003]在框体设置有维护作业用的开口部的工业用设备要求防水性及防尘性。因此,采取下述方法,即,在框体的开口部的周围配置密封材料,在与覆盖开口部的盖之间夹着密封材料而确保防水性及防尘性。
[0004]如果在将盖安装于框体时密封材料偏移或脱落,则无法确保防水性及防尘性。因此,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那样,采用下述方法,即,在框体的槽配置密封材料,由此防止密封材料的偏移及脱落。通过在比密封材料狭窄的槽中压入密封材料,从而槽的侧壁对密封材料进行挤压,在槽中保持密封材料。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2536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确保框体的开口部的防水性及防尘性,需要使得在配置密封材料的槽和密封材料之间不产生间隙。工业用设备的框体及将框体的开口部覆盖的盖为了确保刚性及强度而通过铝或铁的铸造形成,但铸造品的表面粗糙,因此在其与密封材料之间会产生间隙。因此,在工业用设备的框体或盖设置对密封材料进行配置的槽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切削刀具进行切削加工。
[0007]为了提高对由框体和盖夹入的密封材料施加的压力,优选密封材料细。为了加工能够保持细的密封材料的槽,需要使用细的刀具对槽进行加工,但细的刀具的强度低,因此无法加快刀具的进给速度。因此,存在下述问题,即,用于将槽设置于框体或盖的加工花费时间,该槽能够对获得高的防水性及防尘性的宽度窄的密封材料进行保持。
[0008]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在由盖将框体的开口部封装的部分具有能够以短时间形成且防止密封材料的偏移及脱落的槽的工业用设备。
[0009]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并达到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框体,其形成有开口;盖,其将开口堵塞;以及密封材料,其是将开口包围的环状,具有弹性,将框体和盖之间的间隙封装。框体及盖的一者设置有对密封材料进行收容的槽。槽在至少一个部位具有曲线形状的部分。在槽之中的曲线形状的部分形成有构成处于开口的中央侧的内壁的内壁部缺损而成的切口。密封材料在曲线形状的部分,通过弹性变形而与构成与内壁相对的外壁的外壁部及内壁部之中的曲线形状的成为凹侧的一侧按压接触。
[0010]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1]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工业用设备具有下述效果,即,为了防止由盖将框体的开口部封装的部分的密封材料的偏移及脱落而设置的槽能够以短时间形成。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机器人的斜视图。
[0013]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机器人的第1臂的外轮廓的示意图。
[0014]图3是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机器人的盖拆下后的状态的第1臂的斜视图。
[0015]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机器人的密封材料的形状的图。
[0016]图5是表示视作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机器人的切口部存在内壁的位置的第1例的图。
[0017]图6是表示视作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机器人的切口部存在内壁的位置的第2例的图。
[0018]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机器人具有切口部,由此开口扩展的状态的图。
[0019]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机器人的槽的变形例的图。
[0020]图9是表示视作在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机器人的切口部存在内壁的位置的第1例的图。
[0021]图10是表示视作在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机器人的切口部存在内壁的位置的第2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工业用设备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
[0023]实施方式1.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机器人的斜视图。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机器人50是工业用设备的一种,是6轴垂直多关节型。机器人50具有基座51、第1臂52、第2臂53及腕部54。基座51具有基座基部51a及基座前端部51b,在基座基部51a和基座前端部51b之间设置有第1轴J1。基座基部51a例如安装固定于地面、顶棚面或壁面。基座前端部51b以第1轴J1为中心而能够相对于基座基部51a转动。在基座51和第1臂52之间设置有第2轴J2。第2轴J2在与第1轴J1正交的方向延伸,第1臂52以第2轴J2为中心能够转动。另外,在第1臂52和第2臂53之间设置有与第2轴J2平行的第3轴J3。第2臂53以第3轴J3为中心能够转动。
[0025]第2臂53具有第2臂基部53a及第2臂前端部53b,在第2臂基部53a和第2臂前端部53b之间设置有第4轴J4。第4轴J4与第3轴J3正交。第2臂前端部53b以第4轴J4为中心而能够相对于第2臂基部53a转动。第2臂前端部53b的前端侧分支为两个。第2臂前端部53b从两侧被支撑,以使得腕部54以第5轴J5为中心能够转动。第5轴J5与第4轴J4正交。腕部54具有对末端执行器进行装载的接口540。机器人50能够将接口540及装载于接口540的末端执行器以正交于第5轴J5的第6轴J6为旋转轴而扭转的方式旋转。
[0026]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机器人的第1臂的外轮廓的示意图。第1臂52的外轮廓由框体6和盖7构成。盖7通过紧固部件即螺钉9而固定于框体6。
[0027]图3是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机器人的盖拆下后的状态的第1臂的斜视图。在对盖7进行装载的开口61的缘形成有对环状的密封材料8进行配置的槽62。开口61是四角倒圆角的长方形状,长边的中央部缩颈而宽度变窄。槽62具有形成内壁91的内壁部621和形成外壁92的外壁部622。外壁部622遍及开口61的整周而设置。在外壁部622设置有对螺钉9进行紧
固的螺孔93。内壁部621沿开口61的短边及长边而设置。在开口61的位于四角及长边的中央部的部分,内壁部621缺损。下面,在指的是内壁部621缺损的部分本身的情况下称为切口68,在指的是包含切口68的区域的情况下称为切口部67。外壁部622具有开口61的长边的中央部的朝向内壁部621的切口68凸出的凸起部622a。螺孔93在凸起部622a的基础上,还设置在位于开口61的四角的部分。内壁部621在隔着切口68而彼此相对的端部64设置有圆角面64a。圆角面64a是将内壁部621之中的构成与切口68相对的壁面的端面94和内壁部621之中的长度方向的壁面即内壁91连结的曲面。如上述所示,在切口部67处内壁部621缺损,但还包含仅存在外壁92的切口部67的部分,遍及开口61的整周而存在槽62。
[0028]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机器人的密封材料的形状的图。密封材料8是宽度W的环状。密封材料8的外形形状是四角倒圆角的长方形形状,长边的中央部缩颈。缩颈的大小小于槽62的缩颈。因此,密封材料8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工业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框体,其形成有开口;盖,其将所述开口堵塞;以及密封材料,其是将所述开口包围的环状,具有弹性,将所述框体和所述盖之间的间隙封装,所述框体及所述盖中的一者设置有对所述密封材料进行收容的槽,所述槽在至少一个部位具有曲线形状的部分,在所述槽之中的所述曲线形状的部分,形成有构成处于所述开口的中央侧的内壁的内壁部缺损而成的切口,所述密封材料在所述曲线形状的部分,通过弹性变形而与构成与所述内壁相对的外壁的外壁部及所述内壁部之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津田刚志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