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鞘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052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医疗鞘管,其包括插入组件和定位组件,所述插入组件用于插入生物体的肌体,包括外管和呈中空结构的内管,所述外管包裹在所述内管的外壁上;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插入组件的一个端部,设在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用于对所述端部在所述肌体内的位置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医疗鞘管,用作活检工具的鞘管时,通过所述定位组件可以准确的确定活检工具的头端的位置,使得病灶取样更加准确,进而提升活检的精确性。进而提升活检的精确性。进而提升活检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疗鞘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医疗鞘管。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医学中,内窥镜检查对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已经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常规的内窥镜检查可进入人体自然腔道获取内窥镜前端的影像进行观察,并使用活检工具做活体组织的钳检、刷检、针吸检查,从而对疾病进行正确诊断。通常这些活检方式在内窥镜影像系统下直视进行。但是对于人体自然腔道深处或腔道壁厚内窥镜无法到达、目视的病灶,医生无法通过影像系统目视识别而导致活检工具无法准确定位,从而无法获得目的病灶的组织或获得的不是目的病灶的组织而导致误诊。
[0003]在一些活检工具中,其前端会设置定位组件以对活检工具的位置进行定位,如此会使得活检工具前端硬度较大,将会影响内窥镜头端的弯折,进而影响内窥镜的操作效率,使其无法达到某些异型气道处,给使得这些内窥镜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若先使用头端硬度较小的指引导管,通过异型气道后将指引导管更换为活检工具进行活检,则在更换过程中将暂时丢失定位信号,无法确定内窥镜头端或鞘管头端位置是否发生偏移,影响内窥镜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疗鞘管,配合活检工具使用,对活检工具的头端进行准确定位,进而对病灶进行准确取样,提升活检的精确性。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医疗鞘管,其包括:
[0006]插入组件,用于插入生物体的肌体,包括外管和呈中空结构的内管,所述外管包裹在所述内管的外壁上;
[0007]定位组件,位于所述插入组件的一个端部,设在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用于对所述端部在所述肌体内的位置进行定位。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编织层,所述编织层包裹在所述内管的外壁上,所述定位组件设在所述外管和所述编织层之间。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弯钢丝,所述控弯钢丝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外管靠近所述定位组件的端部,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外管远离所述定位组件的端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外壁上设有凹槽,所述控弯钢丝设在所述凹槽内,并能够在所述凹槽内移动;
[0011]或者,所述外管内设有钢丝滑道,所述控弯钢丝设在所述钢丝滑道内,并能够在所述钢丝滑道内移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制作材料包括PE、PP、POM、PTFE、PI、PA、PEEK以及PEBAX中的至少一种。
[0013]进一步地,所述内管的制作材料包括PE、PP、POM、PTFE、PI、PA、PEEK以及PEBAX中的
至少一种。
[0014]进一步地,所述编织层是由内向外为PTFE层、不锈钢编织丝层以及PEBAX层的多层结构编织管,塑料管,多股不锈钢丝绕制的中空钢丝绳,可弯曲的薄壁不锈钢管的任一种,或者是以上多种结构形式多段拼接而成。
[0015]进一步地,所述塑料管的塑料材质是PE/PP/POM/PTFE/PI/PA/PEEK的至少一种。
[0016]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磁导航定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保护壳;
[0017]所述传感器保护壳设在所述端部的所述外管和所述编织层之间,所述磁导航定位传感器设在所述传感器保护壳内。
[0018]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保护壳靠近所述端部的一端为封闭端,远离所述端部的一端为敞口端,呈环形的所述磁导航定位传感器从所述敞口端进入所述传感器保护壳内并靠近所述封闭端。
[0019]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传感器线缆,所述传感器线缆设在所述外管和所述编织层之间,一端从所述敞口端进入与所述磁导航定位传感器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磁导航定位设备。
[0020]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保护壳的制作材料包括不锈钢。
[0021]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医疗鞘管,通过外管和呈中空结构的内管包裹在一起形成用于插入生物体肌体的插入组件,并在插入组件的一个端部的外管和内管之间设置定位组件,用于对其端部在肌体内的位置进行定位,进而将其用作活检工具的鞘管时,可以准确的确定活检工具的头端的位置,使得病灶取样更加准确,进而提升活检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疗鞘管的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疗鞘管的又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2的A

A位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疗鞘管的定位组件的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疗鞘管的外管的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6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疗鞘管的外管的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6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疗鞘管的外管的又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7

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疗鞘管的一种操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
保护的范围。
[0032]请参考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疗鞘管的一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医疗鞘管包括插入组件10以及定位组件20。
[0033]其中,所述插入组件10用于插入生物体的肌体,包括外管110和呈中空结构的内管120,所述外管110包裹在所述内管120的外壁上;
[0034]所述定位组件20位于所述插入组件10的一个端部130,设在所述外管110和所述内管120之间,用于对所述端部130在所述肌体内的位置进行定位。
[0035]具体地,所述插入组件10用于插入至生物体的肌体,这里的生物体包括动物体和人体等,在这里以人体为例进行说明,所述插入组件10在机械或者人工的作用下进入人体,所述内管120呈中空的结构,其内部用于穿设活检工具,如活检钳、活检刷、活检针等,这些活检工具的前端(如钳头、刷毛端以及针头等)从与所述端部130相对的端部进入,并由所述端部130穿出,并停靠在靠近所述端部130的位置;
[0036]所述外管110包裹在所述内管120的外壁上,两者之间为层叠套接之势,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定于是粘接、一体成型注塑等形式;所述定位组件20设在所述外管110和所述内管120之间的夹层里,具体是靠近所述端部130的位置,这里的所述定位组件20内部设有定位传感器,包括但不限定于是磁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组件,用于插入生物体的肌体,包括外管和呈中空结构的内管,所述外管包裹在所述内管的外壁上;定位组件,位于所述插入组件的一个端部,设在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用于对所述端部在所述肌体内的位置进行定位;编织层,所述编织层包裹在所述内管的外壁上,所述定位组件设在所述外管和所述编织层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疗鞘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弯钢丝,所述控弯钢丝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外管靠近所述定位组件的端部,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外管远离所述定位组件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医疗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外壁上设有凹槽,所述控弯钢丝设在所述凹槽内,并能够在所述凹槽内移动;或者,所述外管内设有钢丝滑道,所述控弯钢丝设在所述钢丝滑道内,并能够在所述钢丝滑道内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疗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是由内向外为PTFE层、不锈钢编织丝层以及PEBAX层的多层结构编织管,塑料管,多股不锈钢丝绕制的中空钢丝绳,可弯曲的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家骏吴昊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朗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