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混合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025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混合干燥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转动连接于机架上的干燥罐,干燥罐上设置有用于对锂电池正极材料进行混合的搅拌组件,干燥罐内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出料管,出料口内径与出料管外径相同,干燥罐远离出料管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管,出料管内转动连接有螺旋杆,出料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穿过出料管与螺旋杆端部固定连接,干燥罐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柱,第一旋转柱上固定连接有盖门,第一旋转柱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旋转柱转动的驱动组件,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抬升干燥罐的抬升组件。本申请具有减少操作人员在出料时原料的浪费,提高操作人员出料时的安全性,减少劳动强度的效果。强度的效果。强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混合干燥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混合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是性能卓越的新一代绿色高能电池,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特点:高电压、高容量、低消耗、无记忆效应、无公害、体积小、内阻小、自放电少、循环次数多。锂电池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构成材料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0003]在相关技术中,在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时,操作人员需要将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或三元材料等锂离子电池正极粉体材料进行喷雾干燥,在进行喷雾干燥之前,需要在粉体材料中加入水,在混合釜中充分混合成浆料,然后操作人员将正极材料浆料再放到干燥设备内干燥,在进行干燥之后的出料时,操作方式一般为倾倒式,操作人员在倾倒时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造成原料上的浪费同时影响操作人员健康,劳动强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减少操作人员在出料时原料的浪费,提高操作人员出料时的安全性,减少劳动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混合干燥装置。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混合干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混合干燥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转动连接于机架上的干燥罐,所述干燥罐上设置有用于对锂电池正极材料进行混合的搅拌组件,所述干燥罐内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口内径与出料管外径相同,所述干燥罐远离所述出料管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管,所述出料管内转动连接有螺旋杆,所述出料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穿过所述出料管与所述螺旋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干燥罐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柱,所述第一旋转柱上固定连接有盖门,所述干燥罐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旋转柱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抬升干燥罐的抬升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对干燥完后的正极材料进行出料时,操作人员首先使用搅拌组件对正极材料粉体进行搅拌,防止正极材料粉体附着在干燥罐内,接着操作人员利用驱动组件开启盖门,并通过抬升组件将搅拌罐一侧抬高,可以防止正极材料粉体在干燥罐内存留,帮助操作人员充分将正极材料粉体排出,干燥后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颗粒粉体通过出料口进入到出料管内,同时操作人员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螺旋杆旋转,将进入到出料管内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颗粒粉体排出,与原有的采用倾倒式的方式相比,第一电机以及螺旋杆的设置有利于减少排料时产生的粉尘,减少原料上的浪费,同时提高出料时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0008]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以及第二旋转柱,所述第一直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旋转柱上,所述第二直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二旋转柱上,所述
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干燥罐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第二旋转柱与所述干燥罐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柱延伸出安装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第二旋转柱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锁定所述手轮的锁定组件。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排料工作时,操作人员旋转手轮,手轮旋转使第二旋转柱转动,第二直齿轮同时转动,第二直齿轮转动后,与第二直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一直齿轮转动,接着,第一旋转柱与盖门同时转动,使盖门远离出料口,此时干燥后的正极材料粉体快速从出料口排出,不需要人工倾倒,减少原料浪费以及提高排料时的安全性。
[0010]优选地,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套筒、回复弹簧以及锁定杆,所述第一固定套筒套设于所述回复弹簧上,所述第一固定套筒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回复弹簧与所述第一固定套筒内端壁固定连接,所述回复弹簧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与所述锁定杆固定连接,所述锁定杆与所述第一固定套筒滑移配合,所述锁定杆上固定连接有辅助杆,所述手轮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锁定杆插接配合的固定孔,所述锁定杆与所述固定孔内侧壁滑移配合,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与所述辅助杆滑移配合的限位槽。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进行搅拌或者排料工作时,干燥罐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震动,为了防止干燥罐的震动导致盖门开启,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按压辅助杆,旋转手轮将盖门开启或者关闭后,松开辅助杆,在回复弹簧的作用下,锁定杆向下移动插入到手轮上的固定孔,从而限制手轮的转动,进一步防止盖门因震动而自动开启,限位槽的设置可以防止辅助杆和锁定杆脱离第一固定套筒。
[0012]优选地,所述抬升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套筒以及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套筒内的移动柱,所述第二固定套筒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柱远离所述第二固定套筒的一端与干燥罐铰接,所述移动柱内竖直穿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移动柱螺纹配合,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二固定套筒内底面转动连接,所述机架设置有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控制组件。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料时,操作人员首先通过控制组件驱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使移动柱在第二固定套筒内滑动上升,移动柱在上升时,推动干燥罐一侧倾斜,在重力作用下,干燥罐内的粉体会聚集到出料口附近,可以防止正极材料粉体在干燥罐内存留,帮助操作人员充分将正极材料粉体排出。
[0014]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蜗轮、第二电机以及蜗杆,所述蜗轮固定套设于所述丝杆上,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所述蜗杆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互相啮合,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料时,操作人员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驱动蜗杆旋转,蜗杆转动使蜗轮转动,丝杆同时旋转,丝杆转动使移动柱在第二固定套筒内滑动上升,移动柱在上升时,推动干燥罐一侧倾斜,可以防止正极材料粉体在干燥罐内存留,帮助操作人员出料。
[0016]优选地,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柱、搅拌叶以及第三电机,所述搅拌柱穿设于所述干燥罐上,所述搅拌柱与所述干燥罐转动连接,所述搅拌叶固定连接于所述搅拌柱上,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搅拌柱远离所述干燥罐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三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互相啮合。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搅拌工作或者排料工作时,操作人员首先启动第
三电机,第三电机驱动第二锥齿轮旋转,第二锥齿轮旋转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使搅拌柱旋转,此时搅拌叶对正极材料浆料或者粉体充分搅拌,防止排料时粉体材料附着在干燥罐内壁上。
[0018]优选地,所述干燥罐上设置有用于干燥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干燥组件,所述干燥组件包括电热线圈、蒸汽管以及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固定套设于干燥罐上,电热线圈穿设于所述保温层内,所述电热线圈螺旋设置,所述蒸汽管设置于所述干燥罐上,所述蒸汽管与所述干燥罐连通。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人员利用搅拌组件将正极材料浆料充分搅拌混合后,操作人员启动电热线圈将正极材料浆料加热烘干,产生的水蒸气通过蒸汽管排出,保温层的设置可以防止热量溢出同时防止烫伤操作人员。
[0020]优选地,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混合干燥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转动连接于机架(1)上的干燥罐(11),所述干燥罐(11)上设置有用于对锂电池正极材料进行混合的搅拌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罐(11)内开设有出料口(111),所述出料口(111)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2),所述出料口(111)内径与出料管(12)外径相同,所述干燥罐(11)远离所述出料管(12)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管(13),所述出料管(12)内转动连接有螺旋杆(121),所述出料管(1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22),所述第一电机(122)输出端穿过所述出料管(12)与所述螺旋杆(121)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干燥罐(1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柱(22),所述第一旋转柱(22)上固定连接有盖门(21),所述干燥罐(1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旋转柱(22)转动的驱动组件(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抬升干燥罐(11)的抬升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混合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第一直齿轮(231)、第二直齿轮(232)以及第二旋转柱(23),所述第一直齿轮(231)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旋转柱(22)上,所述第二直齿轮(232)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二旋转柱(23)上,所述第一直齿轮(231)与所述第二直齿轮(232)相互啮合,所述干燥罐(11)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4),所述第二旋转柱(23)与所述干燥罐(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柱(23)延伸出安装座(2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手轮(25),所述第二旋转柱(23)与所述安装座(24)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24)上设置有用于锁定所述手轮(25)的锁定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混合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套筒(26)、回复弹簧(27)以及锁定杆(28),所述第一固定套筒(26)套设于所述回复弹簧(27)上,所述第一固定套筒(26)与所述安装座(24)固定连接,所述回复弹簧(27)与所述第一固定套筒(26)内端壁固定连接,所述回复弹簧(27)远离所述安装座(24)的一端与所述锁定杆(28)固定连接,所述锁定杆(28)与所述第一固定套筒(26)滑移配合,所述锁定杆(28)上固定连接有辅助杆(281),所述手轮(25)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锁定杆(28)插接配合的固定孔(251),所述锁定杆(28)与所述固定孔(251)内侧壁滑移配合,所述安装座(24)上开设有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同甲陈刚常先锋施以成卞小燕朱孟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