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0172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丙烯自动上料装置,属于聚丙烯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组件和循环组件,所述箱体的一侧栓接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栓接有固定箱,所述箱体的背面栓接有设备箱,所述箱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盖板,所述箱体的底部连通有上料管,所述箱体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箱体内腔一侧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通过过滤组件对较大的聚丙烯材料进行过滤,防止上料管堵塞,通过循环组件对较大的聚丙烯材料进行循环破碎,以保障后续工作的稳定展开。以保障后续工作的稳定展开。以保障后续工作的稳定展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丙烯自动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聚丙烯材料生产
,具体为一种聚丙烯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丙烯广泛应用于服装、毛毯等纤维制品、医疗器械、汽车、自行车、零件、输送管道、化工容器等生产,也用于食品、药品包装;聚丙烯材料在生产时,需要用到上料装置。
[0003]市面上常见的聚丙烯自动上料装置,其防堵塞功能欠佳,导致聚丙烯材料在上料时易堵塞上料管,从而引起故障,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展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丙烯自动上料装置,通过过滤组件对较大的聚丙烯材料进行过滤,防止上料管堵塞,通过循环组件对较大的聚丙烯材料进行循环破碎,以保障后续工作的稳定展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丙烯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组件和循环组件,所述箱体的一侧栓接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栓接有固定箱,所述箱体的背面栓接有设备箱,所述箱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盖板,所述箱体的底部连通有上料管,所述箱体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箱体内腔一侧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一侧均贯穿筒体并与筒体的内腔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板、固定块、弹簧、第一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转动杆,所述箱体内腔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外侧均栓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均栓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均栓接于卡槽内腔的下壁。
[0007]优选的,所述设备箱内腔背面的一侧装配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表面平键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内腔平键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背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设备箱内腔背面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正面均依次贯穿设备箱和箱体并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箱体内腔正面的两侧,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表面的正面均栓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均活动连接于过滤板的底部。
[0008]优选的,所述循环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第四旋转轴和螺纹推进叶片,所述固定箱的一侧装配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的一侧通过钻套与固定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的一侧贯穿钻套并平键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的一侧啮合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的内腔平键连接有第四旋转轴。
[0009]优选的,所述第四旋转轴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固定箱内腔的下壁,所述第四旋转轴的顶部依次贯穿固定箱和筒体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筒体内腔的上壁,所述第四
旋转轴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栓接有螺纹推进叶片。
[0010]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装配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五旋转轴,所述第五旋转轴的一侧贯穿箱体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箱体内腔的一侧,所述第五旋转轴的顶部和底部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搅拌棒。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提供一种聚丙烯自动上料装置,通过过滤板、固定块、弹簧、第一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转动杆的配合,便于对聚丙烯材料进行筛选,使合格的材料进入上料管,并对较大的聚丙烯材料进行过滤;利用转动杆带动过滤板进行震动,从而使较大的聚丙烯材料由第二通槽排入筒体的内腔,由此防止上料管堵塞,极大的降低了装置的故障率。
[0013]2、本技术提供一种聚丙烯自动上料装置,通过第二电机、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第四旋转轴和螺纹推进叶片的配合,便于将较大的聚丙烯材料进行循环输送,使其重新投入箱体的内腔并进行破碎;利用第二电机带动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第四旋转轴和螺纹推进叶片进行转动,从而对聚丙烯材料进行输送,自动化程度高,且不会造成材料浪费,极具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箱体、筒体和固定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设备箱背视结构剖面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箱体;2、过滤组件;21、过滤板;22、固定块;23、弹簧;24、第一电机;25、主动齿轮;26、从动齿轮;27、转动杆;3、循环组件;31、第二电机;32、主动锥齿轮;33、从动锥齿轮;34、第四旋转轴;35、螺纹推进叶片;4、筒体;5、固定箱;6、设备箱;7、进料管;8、上料管;9、卡槽;10、第一通槽;11、第二通槽;12、第三电机;13、第五旋转轴;14、搅拌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聚丙烯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腔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组件2和循环组件3,箱体1的一侧栓接有筒体4,筒体4的底部栓接有固定箱5,箱体1的背面栓接有设备箱6,箱体1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7,进料管7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盖板,箱体1的底部连通有上料管8,箱体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9,箱体1内腔一侧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通槽10和第二通槽11,第一通槽10和第二通槽11的一侧均贯穿筒体4并与筒体4的内腔连通,通过第一通槽10和第二通槽11的配合使较大的聚丙烯材料循环进入箱体1的内腔,从而进行破碎。
[0021]过滤组件2包括过滤板21、固定块22、弹簧23、第一电机24、主动齿轮25、从动齿轮
26和转动杆27,箱体1内腔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过滤板21,过滤板21的外侧均栓接有固定块22,固定块22的底部均栓接有弹簧23,弹簧23的底部均栓接于卡槽9内腔的下壁,通过弹簧23可辅助过滤板21进行震动。
[0022]设备箱6内腔背面的一侧装配有第一电机24,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一旋转轴,通过第一电机24带动第一旋转轴转动,第一旋转轴的表面平键连接有主动齿轮25,主动齿轮25的一侧啮合有从动齿轮26,从动齿轮26的内腔平键连接有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的背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设备箱6内腔背面的另一侧,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正面均依次贯穿设备箱6和箱体1并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箱体1内腔正面的两侧,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表面的正面均栓接有转动杆27,转动杆27的表面均活动连接于过滤板21的底部,通过主动齿轮25和从动齿轮26的配合使第二旋转轴随第一旋转轴一同进行转动。
[0023]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腔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组件(2)和循环组件(3),所述箱体(1)的一侧栓接有筒体(4),所述筒体(4)的底部栓接有固定箱(5),所述箱体(1)的背面栓接有设备箱(6),所述箱体(1)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7),所述进料管(7)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盖板,所述箱体(1)的底部连通有上料管(8),所述箱体(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9),所述箱体(1)内腔一侧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通槽(10)和第二通槽(11),所述第一通槽(10)和第二通槽(11)的一侧均贯穿筒体(4)并与筒体(4)的内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丙烯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过滤板(21)、固定块(22)、弹簧(23)、第一电机(24)、主动齿轮(25)、从动齿轮(26)和转动杆(27),所述箱体(1)内腔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过滤板(21),所述过滤板(21)的外侧均栓接有固定块(22),所述固定块(22)的底部均栓接有弹簧(23),所述弹簧(23)的底部均栓接于卡槽(9)内腔的下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丙烯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6)内腔背面的一侧装配有第一电机(24),所述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表面平键连接有主动齿轮(25),所述主动齿轮(25)的一侧啮合有从动齿轮(26),所述从动齿轮(26)的内腔平键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背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设备箱(6)内腔背面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金权丁浩东丁森李倩徐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米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