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钢龙骨与立筋复合结构隔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991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钢龙骨与立筋复合结构隔墙,包括龙骨框架以及覆设于龙骨框架两侧的墙板,龙骨框架包括沿顶龙骨、沿地龙骨、竖向龙骨、立筋、第一弯钩膨胀螺栓和第二弯钩膨胀螺栓,第一弯钩膨胀螺栓在沿顶龙骨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地布置有多个,第一弯钩膨胀螺栓连接到上方结构楼板或梁上,第二弯钩膨胀螺栓在沿地龙骨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地布置有多个,第二弯钩膨胀螺栓连接到上方结构楼板或梁上,相邻两个竖向龙骨之间设有一对第一弯钩膨胀螺栓和第二弯钩膨胀螺栓,立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弯钩膨胀螺栓和第二弯钩膨胀螺栓连接且与竖向龙骨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墙体具有抗震和抗冲击能力,稳定性和整体性好,且能适用于隔墙层高大于6米的情况。层高大于6米的情况。层高大于6米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钢龙骨与立筋复合结构隔墙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轻钢龙骨与立筋复合结构隔墙。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大震频繁发生,地震造成的建筑物损失也越来越严重,减少结构破坏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结构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0003]传统隔墙采用沿地龙骨、沿顶龙骨、竖向龙骨等用铆钉或者自攻钉固定方法的进行施工。然而,沿地龙骨、沿顶龙骨、竖向龙骨与主体结构之间均为刚性连接,地震发生时,传统隔墙的抗弯、抗剪及抗压能力均不能充分发挥,无法与主体结构层间变形相协调而导致的隔墙自身发生破坏甚至坍塌;并且隔墙因轻钢龙骨长细比的限制,无法使用于层高大于6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钢龙骨与立筋复合结构隔墙,能够使墙体具有抗震和抗冲击能力,稳定性和整体性好,且能适用于隔墙层高大于6米的情况。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轻钢龙骨与立筋复合结构隔墙,其包括龙骨框架以及覆设于龙骨框架两侧的墙板,所述龙骨框架包括沿顶龙骨、沿地龙骨和竖向龙骨,所述沿顶龙骨固定在隔墙施工位置处的上方结构楼板或梁上,所述沿地龙骨固定在隔墙施工位置处的下方结构楼板或梁上,所述竖向龙骨设有多个且间隔地布置于所述沿顶龙骨和所述沿地龙骨之间,所述竖向龙骨的上端与所述沿顶龙骨固定连接,所述竖向龙骨的下端与所述沿地龙骨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龙骨框架还包括立筋、第一弯钩膨胀螺栓和第二弯钩膨胀螺栓,所述第一弯钩膨胀螺栓在所述沿顶龙骨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地布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弯钩膨胀螺栓连接到上方结构楼板或梁上,所述第二弯钩膨胀螺栓在所述沿地龙骨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地布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弯钩膨胀螺栓连接到上方结构楼板或梁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竖向龙骨之间设有一对所述第一弯钩膨胀螺栓和所述第二弯钩膨胀螺栓,所述立筋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弯钩膨胀螺栓和所述第二弯钩膨胀螺栓连接,且所述立筋与所述竖向龙骨平行。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立筋与所述第二弯钩膨胀螺栓之间通过花篮螺栓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弯钩膨胀螺栓穿过所述沿顶龙骨连接到上方结构楼板或梁上。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弯钩膨胀螺栓穿过所述沿地龙骨连接到上方结构楼板或梁上。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龙骨框架还包括横撑龙骨,所述横撑龙骨的两
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竖向龙骨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横撑龙骨在所述竖向龙骨的高度方向上设有多个。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立筋为直径为4mm镀锌铁丝或直径为6mm钢筋。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龙骨框架与所述墙板合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保温隔音材料。
[0013]实施本技术的一种轻钢龙骨与立筋复合结构隔墙,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技术通过轻钢龙骨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刚性连接结构以及立筋与主体结构之间的柔性连接结构,实现墙体刚柔结合,使墙体具有较好的抗震和抗冲击能力,稳定性和整体性好,且能应用于层高大于6米的隔墙。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轻钢龙骨与立筋复合结构隔墙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标记,1、沿顶龙骨;2、沿地龙骨;3、竖向龙骨;4、立筋;5、第一弯钩膨胀螺栓;6、第二弯钩膨胀螺栓;7、花篮螺栓;8、横撑龙骨;9、隔墙施工位置处的上方结构楼板;10、隔墙施工位置处的下方结构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
[0020]一种轻钢龙骨与立筋复合结构隔墙,其包括龙骨框架以及覆设于龙骨框架两侧的墙板,所述龙骨框架包括沿顶龙骨1、沿地龙骨2和竖向龙骨3,所述沿顶龙骨1固定在隔墙施工位置处的上方结构楼板9或梁上,所述沿地龙骨2固定在隔墙施工位置处的下方结构楼板10或梁上,所述竖向龙骨3设有多个且间隔地布置于所述沿顶龙骨1和所述沿地龙骨2之间,所述竖向龙骨3的上端与所述沿顶龙骨1固定连接,所述竖向龙骨3的下端与所述沿地龙骨2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龙骨框架还包括立筋4、第一弯钩膨胀螺栓5和第二弯钩膨胀螺栓6,所述第一弯钩膨胀螺栓5在所述沿顶龙骨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地布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弯钩膨胀螺栓5连接到上方结构楼板9或梁上,所述第二弯钩膨胀螺栓6在所述沿地龙骨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地布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弯钩膨胀螺栓6连接到上方结构楼板9或梁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竖向龙骨3之间设有一对所述第一弯钩膨胀螺栓5和所述第二弯钩膨胀螺栓6,所述
立筋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弯钩膨胀螺栓5和所述第二弯钩膨胀螺栓6连接,且所述立筋4与所述竖向龙骨3平行。本实施例中,所述立筋4为直径为4mm镀锌铁丝或直径为6mm钢筋。由此,通过轻钢龙骨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刚性连接结构以及立筋4与主体结构之间的柔性连接结构,实现墙体刚柔结合,使墙体具有较好的抗震和抗冲击能力,稳定性和整体性好,且能应用于层高大于6米的隔墙。
[0021]示例性的,所述立筋4与所述第二弯钩膨胀螺栓6之间通过花篮螺栓7连接。由此,通过花篮螺栓7的设置,能调整立筋4的松紧度,方便立筋4拉紧及安装。
[0022]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弯钩膨胀螺栓5穿过所述沿顶龙骨1连接到上方结构楼板9或梁上,所述第二弯钩膨胀螺栓6穿过所述沿地龙骨2连接到上方结构楼板9或梁上。这样的设计使得整个龙骨框架结构更加紧凑,整体性更好。
[0023]示例性的,为进一步加强龙骨框架的强度,所述龙骨框架还包括横撑龙骨8,所述横撑龙骨8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竖向龙骨3固定连接;所述横撑龙骨8在所述竖向龙骨3的高度方向上设有多个。
[0024]示例性的,所述龙骨框架与所述墙板合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保温隔音材料,以使隔墙达到保温、隔音的效果。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技术中采用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钢龙骨与立筋复合结构隔墙,包括龙骨框架以及覆设于龙骨框架两侧的墙板,所述龙骨框架包括沿顶龙骨、沿地龙骨和竖向龙骨,所述沿顶龙骨固定在隔墙施工位置处的上方结构楼板或梁上,所述沿地龙骨固定在隔墙施工位置处的下方结构楼板或梁上,所述竖向龙骨设有多个且间隔地布置于所述沿顶龙骨和所述沿地龙骨之间,所述竖向龙骨的上端与所述沿顶龙骨固定连接,所述竖向龙骨的下端与所述沿地龙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框架还包括立筋、第一弯钩膨胀螺栓和第二弯钩膨胀螺栓,所述第一弯钩膨胀螺栓在所述沿顶龙骨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地布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弯钩膨胀螺栓连接到上方结构楼板或梁上,所述第二弯钩膨胀螺栓在所述沿地龙骨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地布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弯钩膨胀螺栓连接到上方结构楼板或梁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竖向龙骨之间设有一对所述第一弯钩膨胀螺栓和所述第二弯钩膨胀螺栓,所述立筋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弯钩膨胀螺栓和所述第二弯钩膨胀螺栓连接,且所述立筋与所述竖向龙骨平行。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朝阳陈木富邓松枝于海涛劳健荣刘红军贺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耀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