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自动化折叠整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969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折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纺织品自动化折叠整理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座、承托单元和抚平单元;现有的纺织品折叠设备存在以下问题:纺织品在上料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因此容易影响纺织品的折叠精度,从而使得折叠后的纺织品无法满足加工要求;该设备无法及时将纺织品展平,因此无法确保纺织品的平整度,从而纺织品在折叠过程中容易出现褶皱,影响对纺织品的折叠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纺织品的折叠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限位,避免纺织品发生偏移而影响对其折叠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将纺织品向折叠板的边缘处拉扯,能够避免纺织品出现褶皱,从而确保纺织品折叠过程中的平整度,进而确保对纺织品的折叠效果。而确保对纺织品的折叠效果。而确保对纺织品的折叠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品自动化折叠整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折叠
,特别涉及一种纺织品自动化折叠整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品指经纺织加工而成的产品,常见的纺织品有毛皮面料、化纤面料、纯棉面料以及毛巾等,纺织品在制作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折叠,以便于纺织品的包装;传统的纺织品大多为人工折叠,存在折叠效率低的缺点。
[0003]针对上述折叠效率低的缺点,现有技术中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公开号为CN21076355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纺织品折叠设备,该设备通过第一输送带带动纺织品沿该设备的上料方向运动,当纺织品运动至出料通道时,通过插板插入出料通道,然后第二输送带反转,在第一输送带的第二输送带的共同作用力下对纺织品折叠。
[0004]然而上述的纺织品折叠设备还存在以下问题:1.第一输送带无法对其进行限位,因此纺织品在上料过程中容易与外界发生接触,进而纺织品容易发生偏移的现象,因此容易影响纺织品的折叠精度,从而使得折叠后的纺织品无法满足加工要求。
[0005]2.纺织品放置在第一输送带上之后,无法及时将纺织品展平,因此无法确保纺织品的平整度,从而纺织品在折叠过程中容易出现褶皱,影响对纺织品的折叠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纺织品自动化折叠整理装置,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难题。
[0007]二、技术方案: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品自动化折叠整理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座、承托单元和抚平单元,所述底座呈水平放置,底座上端中部安装有支撑座。
[0008]所述承托单元包括水平板、折叠板、转轴、定位架、双向气缸、齿条板、固定架、联动齿轮、折叠组件和限位组件,其中:支撑座的上端安装有水平板,水平板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壁均通过转轴对称铰接有折叠板,折叠板顶部转动设置有多个滚珠,转轴与折叠板之间固定连接,水平板的底部且沿其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定位架,定位架上安装有双向气缸,双向气缸的两个伸缩端均沿水平板的宽度方向延伸并连接有齿条板,水平板的底部关于定位架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架,齿条板滑动插接在固定架上,且齿条板位于转轴的下方,转轴的两个端部均套设有联动齿轮,联动齿轮与齿条板相啮合,水平板上设置有折叠组件,折叠板与底座之间安装有限位组件。
[0009]所述抚平单元包括L形架、限位筒、弹性伸缩板、正反转电机、承接块、梯形块、配合杆、抚平板、顶伸弹簧杆和接触板,其中:底座的上端且沿其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倒置的L形架,L形架水平段的底部安装有限位筒,限位筒内滑动设置有弹性伸缩板,L形架水平段的上端通过电机座设置有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丝杠,丝杠远离正反转电机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穿过弹性伸缩板后转动设置在限位筒的下侧壁,L形架
的相对侧且沿底座宽度方向对称安装有两个承接块,承接块靠近底座中部的一侧设置有梯形块,弹性伸缩板靠近底座中部一侧的底部安装有配合杆,配合杆滑移抵触在梯形块靠近底座的一侧,配合杆的两个端部各设置有一个抚平板,抚平板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安装有多个顶伸弹簧杆,每个顶伸弹簧杆的底部设置有接触板,远离配合杆的一侧的一个顶伸弹簧杆与抚平板的底部相铰接,该顶伸弹簧杆与其底部的接触板之间相铰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折叠组件包括支撑块、辅助板、楔形板、伸缩气缸、伸缩杆、滑移柱、执行杆、顶升件、联动轴和折叠杆,其中:水平板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组,每个连接组包括两个沿水平板宽度方向对称排布的支撑块,同一个连接组的两个支撑块的底部共同安装有辅助板,辅助板的顶部沿水平板宽度方向等间距安装有多个与支撑块交错排布的楔形板,楔形板的中部设有镂空槽,楔形板的下侧且靠近水平板中部的一侧通过连接座设置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伸缩端延伸至镂空槽内并连接有滑动设置在镂空槽内的伸缩杆,伸缩杆的顶部通过滑移柱安装有执行杆,执行杆的顶部安装有顶升件,滑移柱滑动抵触在楔形板的上端,水平板的上端且沿其长度方向通过第一扭簧对称转动设置有两个联动轴,联动轴的顶部为与水平板的顶部相平齐的水平面,水平板上对应楔形板的位置开设有让位槽,联动轴远离水平板中部的一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抵接在让位槽内的折叠杆。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折叠杆包括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挡位杆、抽气泵、连接管和针式吸盘,其中:联动轴远离水平板中部的一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一联动杆,第一联动杆远离联动轴的一端通过第三扭簧铰接有第二联动杆,第二联动杆远离第一联动杆的一侧滑动设置有挡位杆,第二联动杆内部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设置有抽气泵,抽气泵远离第一联动杆的一侧安装有连接管,第二联动杆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辅助孔,连接管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安装在辅助孔内的针式吸盘。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卡接板、安装板、存绳筒和拉绳,其中:折叠板远离水平板的一侧且沿其长度方向对称安装有两个卡接板,底座的外侧壁且位于卡接板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存绳筒,存绳筒内安装有与卡接板相连接的拉绳。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接板由连接板和抵紧板组成,其中,连接板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卡接在水平板上,连接板靠近水平板的一侧通过第二扭簧设置有抵紧板,抵紧板远离连接板的一侧的底部设有倒角,通过倒角便于对纺织品进行导向,以便于抚平单元将纺织品塞入至抵紧板的底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升件包括U形架、伸缩弹簧杆和半球块,其中:执行杆的上端安装有U形架,U形架的开口处向靠近水平板中部的一侧设置,且U形架的开口处通过伸缩弹簧杆安装有半球块。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形架宽度方向的两个侧壁各设置有一个固定板,固定板远离L形架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从上到下逐渐向远离L形架的一侧倾斜,与抚平板铰接的顶伸弹簧杆上安装有滑动对接在导向槽内的插接杆。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梯形块的上下两侧均为倾斜面,且两个倾斜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从承接块到底座的中心处逐渐减小。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楔形板的上端从靠近水平板中部的一侧至
远离水平板中部的一侧逐渐向下倾斜,且楔形板上端靠近水平板中部的一侧为水平结构。
[0018]三、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承托单元可以沿纺织品的长度方向及其宽度方向依次对其进行自动化折叠,折叠过程中可以对纺织品进行限位,避免纺织品发生偏移而影响对其折叠精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抚平单元通过接触板将纺织品向折叠板的边缘处拉扯,能够避免纺织品出现褶皱,从而确保纺织品折叠过程中的平整度,进而确保对纺织品的折叠效果。
[0019]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折叠组件通过水平板两侧的折叠杆依次向上旋转可以对纺织品进行纵向折叠,期间,通过针式吸盘对纺织品的底部进行吸附限位,避免纺织品在折叠过程中发生偏移。
[00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品自动化折叠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呈水平放置,底座(1)上端中部安装有支撑座(2);承托单元(3),所述承托单元(3)包括水平板(31)、折叠板(32)、转轴(33)、定位架(34)、双向气缸(35)、齿条板(36)、固定架(37)、联动齿轮(38)、折叠组件(39)和限位组件(30),其中:所述支撑座(2)的上端安装有水平板(31),水平板(31)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壁均通过转轴(33)对称铰接有折叠板(32),折叠板(32)顶部转动设置有多个滚珠,转轴(33)与折叠板(32)之间固定连接,水平板(31)的底部且沿其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定位架(34),定位架(34)上安装有双向气缸(35),双向气缸(35)的两个伸缩端均沿水平板(31)的宽度方向延伸并连接有齿条板(36),水平板(31)的底部关于定位架(34)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架(37),齿条板(36)滑动插接在固定架(37)上,且齿条板(36)位于转轴(33)的下方,转轴(33)的两个端部均套设有联动齿轮(38),联动齿轮(38)与齿条板(36)相啮合,水平板(31)上设置有折叠组件(39),折叠板(32)与底座(1)之间安装有限位组件(30);抚平单元(5),所述抚平单元(5)包括L形架(51)、限位筒(52)、弹性伸缩板(53)、正反转电机(54)、承接块(55)、梯形块(56)、配合杆(57)、抚平板(58)、顶伸弹簧杆(59)和接触板(50),其中:所述底座(1)的上端且沿其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倒置的L形架(51),L形架(51)水平段的底部安装有限位筒(52),限位筒(52)内滑动设置有弹性伸缩板(53),L形架(51)水平段的上端通过电机座设置有正反转电机(54),正反转电机(54)的输出端安装有丝杠(541),丝杠(541)远离正反转电机(54)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穿过弹性伸缩板(53)后转动设置在限位筒(52)的下侧壁,L形架(51)的相对侧且沿底座(1)宽度方向对称安装有两个承接块(55),承接块(55)靠近底座(1)中部的一侧设置有梯形块(56),弹性伸缩板(53)靠近底座(1)中部一侧的底部安装有配合杆(57),配合杆(57)滑移抵触在梯形块(56)靠近底座(1)的一侧,配合杆(57)的两个端部各设置有一个抚平板(58),抚平板(58)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安装有多个顶伸弹簧杆(59),每个顶伸弹簧杆(59)的底部设置有接触板(50),远离配合杆(57)的一侧的一个顶伸弹簧杆(59)与抚平板(58)的底部相铰接,该顶伸弹簧杆(59)与其底部的接触板(50)之间相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品自动化折叠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39)包括支撑块(391)、辅助板(392)、楔形板(393)、伸缩气缸(394)、伸缩杆(395)、滑移柱(396)、执行杆(397)、顶升件(398)、联动轴(399)和折叠杆(390),其中:所述水平板(31)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组,每个连接组包括两个沿水平板(31)宽度方向对称排布的支撑块(391),同一个连接组的两个支撑块(391)的底部共同安装有辅助板(392),辅助板(392)的顶部沿水平板(31)宽度方向等间距安装有多个与支撑块(391)交错排布的楔形板(393),楔形板(393)的中部设有镂空槽,楔形板(393)的下侧且靠近水平板(31)中部的一侧通过连接座设置有伸缩气缸(394),伸缩气缸(394)的伸缩端延伸至镂空槽内并连接有滑动设置在镂空槽内的伸缩杆(395),伸缩杆(395)的顶部通过滑移柱(39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柏盛家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