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防雷电机械系统配件加工处理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9682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防雷电机械系统配件加工处理设备,具体涉及防雷电配件加工领域,包括定台和转台,定台靠近转台的一侧设有电磁吸附工作台,电磁吸附工作台上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内布置有工件,工件的待打磨厚度从定位槽中露出,定台与转台之间设有横杆,横杆上安装有打磨机构,打磨机构打磨平面的法线与横杆的杆向轴线始终相互垂直,定台的外周侧设有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限位滑轨,横杆的一端活动嵌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端部与限位滑轨的侧面活动连接,转台的一侧安装有安装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限位滑轨向外张开不同的程度,改变角度调节机构的调节范围,以适用于不同曲度的工件打磨加工。不同曲度的工件打磨加工。不同曲度的工件打磨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防雷电机械系统配件加工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雷电配件加工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机防雷电机械系统配件加工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防止人员在飞行和地面遭受电击伤害、降低由具有不同电动势的零件间反复接触所导致的干扰水平、防止静电电荷的聚集、提供低阻抗通路降低雷电危害、避免产生机械故障或由电弧引起的失火、降低电晕放电效应的影响、通过低阻抗通路接地以有效的屏蔽和防辐射,要求构成飞机蒙皮或机壳的所有部件(机身、垂尾、水平安定面、起落架
……
)和电搭接线,能传输遭受雷电时的高能量。
[0003]电搭接是一种为飞机防雷电机械配件和其他所有导电零件及带有导电表面处理层的绝缘零件之间提供电流传导的联接方法。
[0004]现有飞机防雷电机械系统电搭接结构在加工处理的工艺流程中包括有:在复合材料内部铺设铜网,以及将复合材料与金属结构件搭接区域内的铜网外侧的复合材料打磨直至铜网裸露的步骤,但由于常见的飞机结构配件都具有一定曲度,只能由人工进行打磨,工作效率低。
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防雷电机械系统配件加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台(1)和转台(2),所述定台(1)靠近转台(2)的一侧设有电磁吸附工作台(3),所述电磁吸附工作台(3)上设有定位槽(32),所述定位槽(32)内布置有工件(10),所述工件(10)的待打磨厚度从定位槽(32)中露出,所述定台(1)与转台(2)之间设有横杆(4),所述横杆(4)上安装有打磨机构(5),所述打磨机构(5)打磨平面的法线与横杆(4)的杆向轴线始终相互垂直;所述定台(1)的外周侧设有角度调节机构(6),所述角度调节机构(6)包括限位滑轨(61),所述限位滑轨(61)内周侧与定台(1)外周侧相对应,所述横杆(4)的一端活动嵌设有伸缩杆(41),所述伸缩杆(41)的端部与限位滑轨(61)的侧面活动连接,所述转台(2)的一侧安装有安装座(21),所述横杆(4)的另一端与安装座(21)铰接,所述定台(1)的一侧开设有径向槽(14),所述限位滑轨(61)靠近定台(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杆(62),所述竖杆(62)滑动设于径向槽(14)内,所述竖杆(62)沿径向槽(14)向外滑动,驱动所述限位滑轨(61)沿定台(1)直径方向外移,使所述横杆(4)绕其与所述安装座(21)的铰接轴转动倾斜,直至所述横杆(4)的杆向轴线与工件(10)外表面的母线平行,所述转台(2)往复摆动,驱动所述横杆(4)带动打磨机构(5)沿限位滑轨(61)的轨迹摆动打磨工件(10)的外表面,直至所述工件(10)的外表面与定位槽(32)槽口平齐,露出铜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防雷电机械系统配件加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台(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涡轮盘(11),所述涡轮盘(11)的上方啮合连接有蜗杆(12),所述涡轮盘(11)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110),所述竖杆(62)远离限位滑轨(6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凸块(63),所述凸块(63)穿过径向槽(14)套设于弧形槽(110)内,所述涡轮盘(11)旋转,弧形槽(110)挤压凸块(63),使限位滑轨(61)沿径向槽(14)槽向向外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机防雷电机械系统配件加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5)包括四个连接杆(51)和带式打磨机(52),四个所述连接杆(51)相互平行,且呈两两均布在横杆(4)两侧,所述连接杆(51)的两端分别与横杆(4)以及带式打磨机(52)铰接,所述带式打磨机(52)的一侧安装有驱动件三(53),所述横杆(4)与打磨机构(5)之间设有距离调节机构(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飞机防雷电机械系统配件加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调节机构(7)包括固定块(71),所述固定块(71)固定连接在横杆(4)的杆壁上,所述固定块(71)的一端铰接有驱动气缸(72),所述驱动气缸(72)远离固定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泽民司晓亮叶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