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亚璐专利>正文

装配式建筑用双组分改性硅酮密封胶制备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946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4
装配式建筑用双组分改性硅酮密封胶制备装置及方法,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二级混合时间需求长,粘稠的相同原料不易与其他原料融合,混合物黏连性比较高,自动落下不易排出干净,暂留量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级混合机构输出端设置有混合箱,一级混合机构的上端设置有多根原料输送管,混合箱的中部设置有二级混合机构,混合箱的外侧还设置有排料机构,二级混合机构与排料机构啮合连接,可以实现初步提高原料的混合均匀度,即能够被挤压混合,又能够被搅拌混合,便于排料,而且排料相对干净。且排料相对干净。且排料相对干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用双组分改性硅酮密封胶制备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特别涉及装配式建筑用双组分改性硅酮密封胶制备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
[0003]硅酮密封胶是以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主要原料,辅以交联剂、填料、增塑剂、偶联剂、催化剂在真空状态下混合而成的膏状物,在室温下通过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应固化形成弹性硅橡胶。
[0004]然而现有的硅酮密封胶制备装置在进行原料混合时,初步混合单一,没有进行辅助的充分混合,导致二级混合时间需求长,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由于硅酮密封胶都是胶状的,在进行搅拌混合时,粘稠的相同原料不易与其他原料融合,由于混合物为胶状物,黏连性比较高,自动落下不易排出干净,暂留量较大。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提出装配式建筑用双组分改性硅酮密封胶制备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装配式建筑用双组分改性硅酮密封胶制备装置及方法,包括原料混合装置以及设置在料混合装置输出端的脱水装置,脱水装置脱水后输送到强力分散机中进行细化处理,细化处理后的硅酮密封胶再进行灌装,完成硅酮密封胶的制备,原料混合装置包括一级混合机构以及设置在一级混合机构输出端的混合箱,一级混合机构的上端设置有多根原料输送管,混合箱的中部设置有二级混合机构,混合箱的外侧还设置有排料机构,二级混合机构与排料机构啮合连接,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装配式建筑用双组分改性硅酮密封胶制备装置,包括原料混合装置以及设置在料混合装置输出端的脱水装置,脱水装置脱水后输送到强力分散机中进行细化处理,细化处理后的硅酮密封胶再进行灌装,完成硅酮密封胶的制备,原料混合装置包括一级混合机构以及设置在一级混合机构输出端的混合箱,一级混合机构的上端设置有多根原料输送管,混合箱的中部设置有二级混合机构,混合箱的外侧还设置有排料机构,二级混合机构与排料机构啮合连接。
[0008]进一步的,一级混合机构包括防护锥形壳以及设置在防护锥形壳的输出口的上分液片,防护锥形壳的内侧中部还设置有辅助混合组件。
[0009]进一步的,混合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上端中部的下分液片,上分液片与下分液片相互错开,箱体的内侧下端设置有排料组件。
[0010]进一步的,二级混合机构包括挤压混合组件以及设置在挤压混合组件外侧的第一
传动带,第一传动带远离挤压混合组件的一端外套在第一传动轴上,第一传动轴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两端与防护锥形壳活动连接,传动杆的中部设置有主动锥形齿,传动杆远离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加强搅拌组件。
[0011]进一步的,辅助混合组件包括衔接盘以及设置在衔接盘两侧的支撑柱,支撑柱远离衔接盘的一端与防护锥形壳固定连接,衔接盘的中部活动设置有转动柱,转动柱的外侧设置有辅助搅拌杆,转动柱的下端设置有锥形件,锥形件的下端设置有从动锥形齿轮。
[0012]进一步的,挤压混合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以及设置在伺服电机驱动端的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的外侧套接有第二传动轴,伺服电机的末端设置有挤压桶,挤压桶呈中空结构,且上端开口,箱体的内侧设置有凸起条,伺服电机的驱动端还设置有主动齿轮。
[0013]进一步的,加强搅拌组件包括第三传动轴以及设置在第三传动轴外侧的第二传动带,第二传动带的下端设置有转动支撑杆,转动支撑杆的外侧设置有二级搅拌杆,二级搅拌杆位于挤压桶的内侧。
[0014]进一步的,排料机构包括从动齿轮以及活动设置在从动齿轮中部的调节件,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从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传动导向杆,传动导向杆的外侧设置有牵引件;
[0015]排料组件包括转动板以及设置在转动板一端的插柱,插柱与箱体活动连接,转动板的一侧设置有插槽,传动导向杆的一端插入插槽。
[0016]进一步的,调节件包括调节柱以及设置在调节柱内侧的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贯穿调节柱,箱体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开设有两个,限位件与限位槽相匹配。
[001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提供装配式建筑用双组分改性硅酮密封胶制备装置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推动牵引件,进而使得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错开,两者无法传动,然后启动二级混合机构;
[0019]S2:挤压混合组件,进而带动第一传动带转动,第一传动带进而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进而带动中间的主动锥形齿转动,主动锥形齿进而带动从动锥形齿轮转动,从动锥形齿轮进而带动辅助搅拌杆发生旋转,此时会将辅助搅拌杆输送下来多种原料进行初步混合,当初步混合的液体落下后,会再次被相互错开的上分液片与下分液片分散,落下后再混合,实现初步的原料混合;
[0020]S3:伺服电机转动时会带动挤压桶转动,从一级混合机构落下的混合料会落入到挤压桶的内侧,当挤压桶转动时,位于挤压桶与箱体之间的混合料会被挤压,进而将不同的原料进行挤压混合;
[0021]同时,传动杆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三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传动带转动,进而带动二级搅拌杆转动,再与挤压桶配合,使得混合液即能够被挤压混合,又能够被搅拌混合;
[0022]S4:混合完毕后,可拉动牵引件,使得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两者可以转动,主动齿轮转动时会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传动导向杆呈圆形转动,当传动导向杆转动到最低点时,会推动转动板转动打开,此时再在挤压桶的配合下,可将混合好的原料从转动板打开的开口处排出;
[0023]S5:最后输送到脱水装置脱水,脱水装置脱水后输送到强力分散机中进行细化处理,细化处理后的硅酮密封胶再进行灌装,完成硅酮密封胶的制备。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装配式建筑用双组分改性硅酮密封胶制备装置及方法,启动挤压混合组件,进而带动第一传动带转动,第一传动带进而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进而带动中间的主动锥形齿转动,主动锥形齿进而带动从动锥形齿轮转动,从动锥形齿轮进而带动辅助搅拌杆发生旋转,此时会将辅助搅拌杆输送下来多种原料进行初步混合,而且无须另外的电机驱动,当初步混合的液体落下后,会再次被相互错开的上分液片与下分液片分散,落下后再混合,实现初步的原料混合,初步提高原料的混合均匀度,辅助提高混合效果。
[0026]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装配式建筑用双组分改性硅酮密封胶制备装置及方法,当伺服电机转动时会带动挤压桶转动,从一级混合机构落下的混合料会落入到挤压桶的内侧,当挤压桶转动时,位于挤压桶与箱体之间的混合料会被挤压,进而将不同的原料进行挤压混合,而且凸起条可以配合挤压桶将混合料切分再混合,进一步提高混合料的混合效果,当传动杆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三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传动带转动,进而带动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建筑用双组分改性硅酮密封胶制备装置,包括原料混合装置以及设置在料混合装置输出端的脱水装置,脱水装置脱水后输送到强力分散机中进行细化处理,细化处理后的硅酮密封胶再进行灌装,完成硅酮密封胶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原料混合装置包括一级混合机构(1)以及设置在一级混合机构(1)输出端的混合箱(3),一级混合机构(1)的上端设置有多根原料输送管(2),混合箱(3)的中部设置有二级混合机构(4),混合箱(3)的外侧还设置有排料机构(5),二级混合机构(4)与排料机构(5)啮合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双组分改性硅酮密封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级混合机构(1)包括防护锥形壳(11)以及设置在防护锥形壳(11)的输出口的上分液片(12),防护锥形壳(11)的内侧中部还设置有辅助混合组件(1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双组分改性硅酮密封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合箱(3)包括箱体(31)以及设置在箱体(31)上端中部的下分液片(32),上分液片(12)与下分液片(32)相互错开,箱体(31)的内侧下端设置有排料组件(3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双组分改性硅酮密封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二级混合机构(4)包括挤压混合组件(41)以及设置在挤压混合组件(41)外侧的第一传动带(42),第一传动带(42)远离挤压混合组件(41)的一端外套在第一传动轴(43)上,第一传动轴(43)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传动杆(44),传动杆(44)的两端与防护锥形壳(11)活动连接,传动杆(44)的中部设置有主动锥形齿(45),传动杆(44)远离第一传动轴(43)的一端设置有加强搅拌组件(46)。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双组分改性硅酮密封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混合组件(13)包括衔接盘(131)以及设置在衔接盘(131)两侧的支撑柱(132),支撑柱(132)远离衔接盘(131)的一端与防护锥形壳(11)固定连接,衔接盘(131)的中部活动设置有转动柱(133),转动柱(133)的外侧设置有辅助搅拌杆(134),转动柱(133)的下端设置有锥形件(135),锥形件(135)的下端设置有从动锥形齿轮(136)。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双组分改性硅酮密封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挤压混合组件(41)包括伺服电机(411)以及设置在伺服电机(411)驱动端的第二传动轴(412),第二传动轴(412)的外侧套接有第二传动轴(412),伺服电机(411)的末端设置有挤压桶(413),挤压桶(413)呈中空结构,且上端开口,箱体(31)的内侧设置有凸起条(311),伺服电机(411)的驱动端还设置有主动齿轮(414)。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双组分改性硅酮密封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搅拌组件(46)包括第三传动轴(461)以及设置在第三传动轴(461)外侧的第二传动带(462),第二传动带(462)的下端设置有转动支撑杆(463),转动支撑杆(463)的外侧设置有二级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璐
申请(专利权)人:张亚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