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系负载测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928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系负载测试设备,属于轮系负载异响检测技术领域。该轮系负载测试设备包括举升组件和接触组件,举升组件包括直线驱动体,直线驱动体的输出端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接触组件转动连接在直线驱动体的输出端上,轮系置于接触组件的上方,在直线驱动体的驱动下接触组件的顶部具有与测试轮抵压的测试状态以及与测试轮分离的初始状态。该轮系负载测试设备能够模拟轮系的负载作业环境,并对轮系在高速负载作业情况下的异响进行测试,从而提前将异响超标的轮系筛查出来,进而避免了不合格的轮系安装至机器人上,以及避免了后期需要将轮系因异常严重从机器人上拆卸下来进行检测维修的情况出现。进行检测维修的情况出现。进行检测维修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系负载测试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轮系负载异响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轮系负载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流领域的急速发展,应用于物流场景的AGV机器人、轮式机器人等移动机器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如何提高移动机器人的使用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及价值。
[0003]现有的移动机器人在工作时需要载货移动,移动机器人的轮系部位的减速机在运行时会存在产生异响的情况。如果将轮系未经测试直接安装在移动机器人上,当负载运行出现异响后再进行拆卸维修,不仅费时费力,且过程繁琐,在极大程度行增加了时间成本,影响了移动机器人的正常使用。
[0004]因此,如何提出一种能够模拟轮系高速工作时所受的负载以对提前对用于移动机器人上的轮系进行负载异响测试的设备是现在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系负载测试设备,该轮系负载测试设备能够模拟轮系的负载作业环境,并对轮系在高速负载作业情况下的异响进行测试。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轮系负载测试设备,轮系包括驱动机构和测试轮,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测试轮传动连接,所述轮系负载测试设备包括:举升组件,所述举升组件包括直线驱动体,所述直线驱动体的输出端能够沿竖直方向上升或者下降;接触组件,所述接触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直线驱动体的输出端,所述轮系置于所述接触组件的上方,在所述举升组件的驱动下所述接触组件的顶部被配置为具有与所述测试轮抵压的测试状态以及与所述测试轮分离的初始状态。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举升组件还包括支撑结构和机械限位机构,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直线驱动体的输出端,所述接触组件的中部连接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机械限位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结构上,并具有呈夹角设置的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接触组件包括V型支架,所述V型支架与所述机械限位机构上下设置,所述V型支架的V型外壁面能够与所述第一限位面或者所述第二限位面抵接,以限制所述V型支架的转动角度。
[0009]作为优选,所述机械限位机构为U型架,所述V型支架的中部拐点置于所述U型架的U形槽内,所述U型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面为所述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面为所述第二限位面。
[0010]作为优选,所述V型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V型支架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接触组件还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和多个滚动体,所述第一转轴连接在两个所述V型支架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转轴连接在两个所述V型支架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三转轴连接在两个所述V型支架的中部拐点之间,所述第三转轴通过球面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支
撑结构上,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滚动体,所述滚动体用于与所述测试轮抵压。
[0011]作为优选,所述滚动体为支撑轴承或者辊筒。
[0012]作为优选,所述直线驱动体包括旋转驱动部件、丝杠螺母和丝杆,所述旋转驱动部件与所述丝杠螺母传动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丝杠螺母旋转,所述丝杆穿过所述丝杠螺母的螺母孔设置并组成丝杠螺母副,所述丝杠螺母被配置为旋转时所述丝杆能够上升或者下降,所述丝杆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
[0013]作为优选,所述直线驱动体为气缸或者直线电机。
[0014]作为优选,所述直线驱动体还包括壳体,所述旋转驱动部件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丝杠螺母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的侧部还设置有检测限位机构,所述检测限位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的上限位检测机构、零位检测机构和下限位检测机构,所述支撑结构的侧部设置有检测片,所述检测片能够依次经过所述上限位检测机构、所述零位检测机构和所述下限位检测机构。
[0015]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结构上还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置于所述滑轨的滑槽内。
[0016]作为优选,所述轮系负载测试设备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安装腔和桌板,所述桌板位于所述安装腔的顶部,所述桌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举升组件和所述接触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接触组件与所述通孔正对设置,所述轮系设置在所述桌板上,且所述测试轮与所述通孔正对设置。
[0017]作为优选,所述桌板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结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固定结构可拆卸连接。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系负载测试设备,该轮系负载测试设备包括举升组件和接触组件,举升组件包括直线驱动体,直线驱动体的输出端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接触组件转动连接在直线驱动体的输出端,轮系置于接触组件的上方,在举升组件的驱动下接触组件的顶部被配置为具有与测试轮抵压的测试状态以及与测试轮分离的初始状态。该轮系负载测试设备能够在轮系高速运转时给予其负载,从而提前对轮系负载作业下的异响情况进行测试,降低了后期安装至机器人后出现异响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轮系负载测试设备拆除前门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的主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轮系负载测试设备拆除保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举升组件、接触组件和轮系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接触组件和轮系接触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接触组件和轮系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举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接触组件在某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接触组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
[0030]100、轮系;101、驱动电机;102、减速机;103、测试轮;
[0031]200、举升组件;201、旋转驱动部件;202、丝杠螺母;203、丝杆;204、支撑结构;205、机械限位机构;206、上限位检测机构;207、零位检测机构;208、下限位检测机构;209、检测片;
[0032]300、接触组件;301、V型支架;302、第三转轴;303、球面轴承座;304、滚动体;
[0033]400、框架;401、桌板;402、安装腔;403、通孔;404、保护罩;405、车轮;406、固定块;
[0034]500、电气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系负载测试设备,轮系(100)包括驱动机构和测试轮(103),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测试轮(103)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系负载测试设备包括:举升组件(200),所述举升组件(200)包括直线驱动体,所述直线驱动体的输出端能够沿竖直方向上升或者下降;接触组件(300),所述接触组件(300)转动连接在所述举升组件(200)的输出端,所述轮系(100)置于所述接触组件(300)的上方,在所述举升组件(200)的驱动下所述接触组件(300)的顶部被配置为具有与所述测试轮(103)抵压的测试状态以及与所述测试轮(103)分离的初始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系负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组件(200)还包括支撑结构(204)和机械限位机构(205),所述支撑结构(204)固定连接在所述直线驱动体的输出端,所述接触组件(300)的中部连接在所述支撑结构(204)上,所述机械限位机构(205)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结构(204)上,并具有呈夹角设置的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接触组件(300)包括V型支架(301),所述V型支架(301)与所述机械限位机构(205)上下设置,所述V型支架(301)的V型外壁面能够与所述第一限位面或者所述第二限位面抵接,以限制所述V型支架(301)的转动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系负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限位机构(205)为U型架,所述V型支架(301)的中部拐点置于所述U型架的U形槽内,所述U型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面为所述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面为所述第二限位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系负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支架(3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V型支架(301)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接触组件(300)还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302)和多个滚动体(304),所述第一转轴连接在两个所述V型支架(301)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转轴连接在两个所述V型支架(301)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三转轴(302)连接在两个所述V型支架(301)的中部拐点之间,所述第三转轴(302)通过球面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结构(204)上,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滚动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遆肖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