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中值矩阵系数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修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光谱数据修正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中值矩阵系数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修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型化近红外光谱仪体积小巧,价格低廉,但是微型化近红外光谱仪由于其本身硬件条件限制,其光谱数据稳定性较弱,精度较低,尤其是在微型化近红外检测实际应用中,对光谱数据采集过程要求极为精确,采集过程不规范,采集时设备与样品接触不均匀,采集环境变化等因素都极容易造成光谱数据的偏移,进而影响光谱模型的预测能力,降低样品检测的检测精度。因此,解决微型化近红外检测技术中存在的光谱数据不稳定,精度较低的问题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中值矩阵系数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修正方法来解决微型化近红外检测技术中存在的光谱数据不稳定,精度较低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中值矩阵系数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中值矩阵系数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近红外光谱仪波段范围的中值点,将该中值点定为基准修正点;步骤2:根据该光谱仪的波长点数目及中值点数目进行波长点排布;步骤3:根据该光谱仪的波长点排布情况进行波长点矩阵重组,获取中值矩阵;步骤4:使用该光谱仪采集样品光谱数据,将基准修正点的光强值写入中值矩阵,计算中值矩阵中其余波长点的光强值;步骤5:计算写入光强值后的中值矩阵的矩阵系数;步骤6:获取待修正样品光谱的中值矩阵,结合步骤5中得到的矩阵系数对待修正样品光谱进行修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值矩阵系数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波长点具体排布方式为:若选取的波长范围为λ1到λ2,根据光谱仪的分辨率计算出波长点数目M,扣除4个中值点及2个极值点后,剩余的波长点数目为M1,计算每两个相邻波长点之间的波长差值S=(λ2‑
λ1)/(M1+1),分别得到各波长点的具体波长值H
n
=λ1+n*S;n≤M1,其中n为顺序排布的波长点数目,将扣除中值点以及极值点后剩余的M1个波长点按照波长从小到大排列为H1nm,H2nm,
……
H
n
n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中值矩阵系数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将M个波长点进行矩阵重组,若能组成一个m*m的方阵,实现步骤3的方法为:将4个中值点分别置于矩阵的4个对角,除去中值点之外的波长点按照步骤2中波长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从第一行第二列开始依次放入矩阵中,第一行排满之后第二行以同样的方式继续排列,直到将所有波长点都放入矩阵,组成一个m*m的中值矩阵。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中值矩阵系数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将M个波长点重组为矩阵,若M个波长点不能组成一个m*m的矩阵,实现步骤3有三种情况;若M<(m+1)*m,则需要将m*m的方形矩阵增加一行或者一列,重组的中值矩阵为一个m*(m+1)或(m+1)*m的矩阵,除去中值点之外的波长点按照步骤2中的排列方式依次放入矩阵,将其中未有波长点排布的位置采用空值进行补位,将中值点进行顺调,四个中值点处于m*m方形矩阵的四个对角点;若M=(m+1)*m,则需要将m*m方形矩阵增加一行或者一列来进行排布,重组的中值矩阵为一个m*(m+1)或(m+1)*m的方形矩阵,四个中值点处于m*(m+1)或(m+1)*m方形矩阵的四个对角点,除去中值点之外的波长点按照步骤2中的排列顺序依次放入矩阵;若M>(m+1)*m,则需要将超出m*m方形矩阵同时增加一行与一列来进行排布,除去中值点之外的波长点按照步骤2中的排列顺序依次放入矩阵,重组的中值矩阵为一个(m+1)*(m+1)的矩阵,将其中未有波长点排布的位置采用空值进行补位,将中值点进行顺调,四个中值点处于m*(m+1)或(m+1)*m方形矩阵的四个对角点。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琴,宋廷富,郭艳,安明哲,赵东,乔宗伟,李杨华,罗珠,廖勤俭,周韩玲,闫晓剑,张国宏,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