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及圆柱滚子轴承的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44898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轴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及圆柱滚子轴承的装配方法,圆柱滚子轴承内、外圈之间设置有滚子,相邻两滚子之间设置有直径小于滚子直径的圆柱形的隔离棒,以将相邻两滚子隔开,圆柱滚子轴承还包括箍紧环组,箍紧环组包括第一箍紧环和第二箍紧环,滚子上开设有滚子箍紧环配合环槽,第一箍紧环内外交替顺次绕过各滚子和隔离棒,第二箍紧环沿滚子轴向与第一箍紧环间隔布置,并沿与第一箍紧环相反的方向内外顺次绕过各滚子和隔离棒,以将各滚子和隔离棒夹在第一箍紧环和第二箍紧环之间,滚子箍紧环配合环槽沿滚子轴向的截面尺寸等于或大于箍紧环组的截面尺寸,箍紧环将滚子箍紧在内圈上,有效减少甚至避免滑动摩擦的产生。擦的产生。擦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及圆柱滚子轴承的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及圆柱滚子轴承的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子为圆柱状,与轴承内圈和外圈线性接触,因而使得圆柱滚子轴承具有极好的径向载荷承载能力,是具有回转机构的机械中常用的关键部件。
[0003]关于圆柱滚子轴承的具体结构,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4135572A、申请公布日为2022年03月04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及其安装方法,该圆柱滚子轴承包括外圈、内圈、保持架和多个滚动体,外圈内径表面加工有环形滚道,该滚道为外滚道,内圈外径表面则构成内滚道,保持架用于对各滚动体的位置进行保持,防止滚动体之间接触摩擦。这样的圆柱滚子轴承为传统形式的圆柱滚子轴承,虽然具有良好的径向承载能力,但是滚子与滚道之间、滚子与保持架之间、保持架与套圈之间通常会产生大滑比的滑动摩擦,极易导致轴承过早磨损失效,并且会导致轴承消耗大量的能量,直接影响使用该轴承的主机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
[0004]因此,需要一种内部尽可能少甚至是无滑动摩擦的圆柱滚子轴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柱滚子轴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圆柱滚子轴承因内部易产生大滑比滑动摩擦而容易过早磨损失效以及能耗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圆柱滚子轴承的装配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圆柱滚子轴承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和多个圆柱形的滚子,外圈内侧具有内滚道,内圈外侧具有外滚道,滚子设置在外圈和内圈之间并与外滚道和内滚道配合,相邻两滚子之间设置有直径小于滚子直径的圆柱形的隔离棒,隔离棒与相邻两滚子滚动接触配合,以将相邻两滚子隔开,所述圆柱滚子轴承还包括箍紧环组,箍紧环组包括第一箍紧环和第二箍紧环,各滚子的外周面上开设有与箍紧环组配合的箍紧环配合环槽,第一箍紧环内外交替顺次绕过各滚子和隔离棒,第二箍紧环沿滚子轴向与第一箍紧环间隔布置,并沿与第一箍紧环相反的方向内外顺次绕过各滚子和隔离棒,以将各滚子和隔离棒夹在第一箍紧环和第二箍紧环之间,箍紧环配合环槽沿滚子轴向的截面尺寸等于或大于箍紧环组的截面尺寸。
[0008]有益效果是:设置隔离棒对相邻两滚子进行隔离,箍紧环组配合将滚子箍紧在内圈上,箍紧环位于滚子箍紧环配合环槽内而不会被碾压,当轴承转动时,虽然离心力会使滚子产生远离内滚道的趋势,但是在箍紧环组的箍紧约束作用下,滚子会保持在所设计的分布圆内,不会产生远离内滚道的运动,从而使滚子紧贴内滚道,防止接触力降低出现滚子与内滚道打滑的现象,与此同时,箍紧环将隔离棒进行位置保持,同时也会通过摩擦力带动隔
离棒产生与滚子顺向的转动,进而可以消减、甚至消除滚子和隔离棒之间产生的滑动摩擦,使滚子各隔离棒之间的运动近乎纯滚动,而滚子在隔离棒的隔离下也不会接触摩擦,保证圆柱滚子轴承内部的滑动摩擦极小甚至无滑动摩擦,进而保证圆柱滚子轴承不会过早磨损失效,使得使用该圆柱滚子轴承的主机能耗更低。
[000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在圆柱滚子轴承轴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箍紧环组。
[0010]有益效果是:设置多组箍紧环组,实现对滚子在内圈上更加稳定可靠的箍紧。
[001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圆柱滚子轴承轴向两端的箍紧环组相对于圆柱滚子轴承的垂直于轴线的对称平面对称设置。
[0012]有益效果是:圆柱滚子轴承轴向两端的箍紧环组对称设置,使得滚子的受力集中朝向内圈,实现对滚子在内圈上更加稳定可靠的箍紧。
[001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滚子箍紧环配合环槽包括沿滚子轴向间隔开设的第一滚子环槽和第二滚子环槽,第一滚子环槽与第一箍紧环配合,第二滚子环槽与第二箍紧环配合。
[0014]有益效果是:分别加工出两个环槽来组成滚子箍紧环配合槽,两环槽之间的实体部分对第一箍紧环和第二箍紧环进行可靠的隔离,能够确保两箍紧环不会接触产生磨损,提高圆柱滚子轴承的耐用性。
[001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隔离棒上开设有与箍紧环组配合的隔离棒箍紧环配合环槽,隔离棒箍紧环配合环槽沿隔离棒轴向的截面尺寸不小于箍紧环组的截面尺寸,且在轴向上与滚子箍紧环配合环槽对准设置。
[0016]有益效果是:隔离棒上也开设与箍紧环配合的环槽,减小箍紧环的弯曲量,提高箍紧环的耐用性,进而提高圆柱滚子轴承的耐用性。
[0017]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隔离棒箍紧环配合环槽包括沿隔离棒轴向间隔开设的第一隔离棒环槽和第二隔离棒环槽,第一隔离棒环槽与第一箍紧环配合,第二隔离棒环槽与第二箍紧环配合。
[0018]有益效果是:分别加工出两个环槽来组成隔离棒箍紧环配合槽,两环槽之间的实体部分对第一箍紧环和第二箍紧环进行可靠的隔离,能够确保两箍紧环不会接触产生磨损,提高圆柱滚子轴承的耐用性。
[001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滚子和隔离棒的轴线分布于同一圆上。
[0020]有益效果是:滚子和隔离棒的轴线分布于同一圆上,确保箍紧环组能够对隔离棒进行稳定的位置保持。
[002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第一箍紧环和第二箍紧环为纤维环或橡胶环。
[0022]有益效果是:箍紧环采用纤维环可以具有良好的韧性,使得圆柱滚子轴承具有良好的耐用性。箍紧环采用橡胶环具有良好的弹性箍紧性能,且确保圆柱滚子轴承能够满足低转速使用要求。
[002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圆柱滚子轴承的装配方法的技术方案是:
[0024]对上述圆柱滚子轴承进行装配时,以内圈为支撑,将箍紧环组与滚子和隔离棒塞装、编绕组成链状组件,然后将链状组件从内圈上退下,将链状组件径向收缩变形后塞至外圈内,将链状组件展开使滚子与外滚道配合,之后将内圈塞装至链状组件所围成的中间孔道内。
[0025]有益效果是:装配时将内圈利用起来作为支撑进行箍紧环组与滚子和隔离棒的编绕装配,使得编绕装配操作容易进行。
[0026]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在将箍紧环组与滚子和隔离棒塞装、编绕装配时,预留出至少一个隔离棒,在完成箍紧环组与滚子和其余隔离棒的装配后,将预留出的隔离棒塞装至设计的位置。
[0027]有益效果是:由于隔离棒的直径相对较小,在将箍紧环与滚子和隔离棒进行塞装、编绕装配时,预留出至少一个隔离棒能够减小箍紧环与滚子和隔离棒装配时的箍紧力,保证装配操作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圆柱滚子轴承的实施例1外圈部分剖切后显示轴承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圆柱滚子轴承的实施例1外圈部分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圆柱滚子轴承的实施例1内圈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圆柱滚子轴承的实施例1滚子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圆柱滚子轴承的实施例1隔离棒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圆柱滚子轴承的实施例1第一箍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包括内圈(2)、外圈(1)和多个圆柱形的滚子(3),外圈(1)内侧具有内滚道(21),内圈(2)外侧具有外滚道(12),滚子(3)设置在外圈(1)和内圈(2)之间并与外滚道(12)和内滚道(21)配合,其特征是,相邻两滚子(3)之间设置有直径小于滚子直径的圆柱形的隔离棒(4),隔离棒(4)与相邻两滚子(3)滚动接触配合,以将相邻两滚子(3)隔开,所述圆柱滚子轴承还包括箍紧环组,箍紧环组包括第一箍紧环(5)和第二箍紧环(6),各滚子(3)的外周面上开设有与箍紧环组配合的滚子箍紧环配合环槽,第一箍紧环(5)内外交替顺次绕过各滚子(3)和隔离棒(4),第二箍紧环(6)沿滚子(3)轴向与第一箍紧环(5)间隔布置,并沿与第一箍紧环(5)相反的方向内外顺次绕过各滚子(3)和隔离棒(4),以将各滚子(3)和隔离棒(4)夹在第一箍紧环(5)和第二箍紧环(6)之间,滚子箍紧环配合环槽沿滚子(3)轴向的截面尺寸等于或大于箍紧环组的截面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滚子轴承,其特征是,在圆柱滚子轴承轴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箍紧环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滚子轴承,其特征是,圆柱滚子轴承轴向两端的箍紧环组相对于圆柱滚子轴承的垂直于轴线的对称平面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滚子轴承,其特征是,所述滚子箍紧环配合环槽包括沿滚子(3)轴向间隔开设的第一滚子环槽和第二滚子环槽,第一滚子环槽与第一箍紧环(5)配合,第二滚子环槽与第二箍紧环(6)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延斌黄杰桑得雨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