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图匹配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8834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图匹配方法及系统,属于计算机视觉领域,均能够:输入待匹配的两个属性图:图G1和图G2;构建图G1、图G2的亲和度矩阵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图匹配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视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图匹配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图由点和边组成,点可以表示具体对象,边可以表示具体对象之间的关系。图匹配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在两个图中找到点的一种对应关系。因现实中很多事物都可以抽象为图再加以分析,因此图匹配技术在众多领域都有应用,比如:在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目标识别、特征跟踪、双目视觉等应用中,在生物领域的蛋白质结构分析应用中,以及在数据挖掘领域发掘有用信息过程中,往往会用到图匹配。
[0003]在图匹配中,图的顶点表示提取出的图像特征点,边表示两图像特征点之间的信息,用于衡量点对之间的相似度。具体地,当进行图匹配时,传统图匹配方法往往是,给每一个特征点构造描述子,然后通过比较描述子之间的相似性来完成特征点的匹配,其中,为特征点所构造的描述子是一个高维的向量,用于唯一表示一个特征点。但是当存在弱纹理区域,或者重复纹理区域时,描述子的唯一性被削弱,容易出现错误匹配,影响匹配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输入待匹配的两个属性图:图G1和图G2,G1=(V1,E1,A1),G2=(V2,E2,A2),其中V
x
、E
x
、A
x
分别代表属性图G
x
的节点集、边集、属性集,x=1,2;S2:构建图G1、图G2的亲和度矩阵W
all
;S3:基于邻居节点对,更新亲和度矩阵W
all
,得到更新后的亲和度矩阵W
U
;S4:基于更新后的亲和度矩阵W
U
,求解图G1、图G2的匹配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实现方法包括步骤:S21:构建图G1和图G2的局部距离亲和度矩阵W
local

distance
;S22:构建图G1和图G2的局部角度亲和度矩阵W
local

angle
;S23:构建图G1和图G2的全局特征亲和度矩阵W
global
;S24:构建图G1和图G2的中间特征亲和度矩阵W
mid
;S25:对构建所得的局部距离亲和度矩阵W
local

distance
、局部角度亲和度矩阵W
local

angle
、全局特征亲和度矩阵W
global
和中间特征亲和度矩阵W
mid
进行融合,得到所述的亲和度矩阵W
all
,融合公式为:其中k=0.6或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中所构建的局部距离亲和度矩阵W
local

distance
为(|V1|
×
|V2|)
×
(|V1|
×
|V2|)矩阵,该局部距离亲和度矩阵W
local

distance
中第((a

1)
×
|V1|+i)行、第((b

1)
×
|V2|+j)列位置上的元素的计算公式为:其中:为局部距离亲和度矩阵W
local

distance
中第((a

1)
×
|V1|+i)行、第((b

1)
×
|V2|+j)列位置上的元素,代表图G1中的第i个节点,代表图G1中的第j个节点,代表图G2中的第a个节点,代表图G2中的第b个节点,和构成图G1和图G2之间的一对候选对应关系,表示图G1中第i个节点到构成图G1中第j个节点的欧式距离,表示图G2中节点到节点的欧式距离;i=1,2,...,|V1|;j=1,2,...,|V1|;a=1,2,...,|V2|;b=1,2,...,|V2|;|V
x
|代表图G
x
的节点个数,x=1,2;步骤S22中所构建的局部角度亲和度矩阵W
local

angle
为(|V1|
×
|V2|)
×
(|V1|
×
|V2|)矩阵,该局部角度亲和度矩阵W
local

angle
中第((a

1)
×
|V1|+i)行、第((b

1)
×
|V2|+j)列位置上的元素的计算公式为:其中,为局部角度亲和度矩阵W
local

angle
中第((a

1)
×
|V1|+i)行、第((b

1)
×
|V2|+j)列位置上的元素,|+j)列位置上的元素,表示节点到节点的向量,表示节点到节点的向量,表示向量与向量的积,表示向量的模,表示向量的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3的实现方法为:构造属性图G1、G2的之间的全局距离亲和度矩阵W
global

distance
;构造属性图G1、G2的全局角度亲和度矩阵W
global

angle
;融合上述全局距离亲和度矩阵W
global

distance
和全局角度亲和度矩阵W
global

angle
,得到全局特征亲和度矩阵W
global
,融合公式为:W
global
=(W
global

distance
+W
global

angle
)/2;所构建的全局距离亲和度矩阵W
global

distance
为(|V1|
×
|V2|)
×
(|V1|
×
|V2|)矩阵,全局距离亲和度矩阵W
global

distance
中第((a

1)
×
|V1|+i)行、第((b

1)
×
|V2|+j)列位置上的元素的计算公式为:其中,为所述全局距离亲和度矩阵W
global

distance
中第((a

1)
×
|V1|+i)行、第((b

1)
×
|V2|+j)列位置上的元素,c1、c2分别为图G1、图G2的中心节点;和依次表示节点到中心节点c1的欧式距离和节点到中心节点c1的欧式距离,和依次表示节点到中心节点c2的欧式距离和节点到中心节点c2的欧式距离;所构建的全局角度亲和度矩阵W
global

angle
为(|V1|
×
|V2|)
×
(|V1|
×
|V2|)矩阵,该全局角度亲和度矩阵W
global

angle
中第((a

1)
×
|V1|+i)行、第((b

1)
×
|V2|+j)列位置上的元素的计算公式为:其中,为全局角度亲和度矩阵W
global

angle
中第((a

1)
×
|V1|+i)行、第((b

1)
×
|V2|+j)列位置上的元素,和为图G1中节点c1、之间的三条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θ1、∠θ2和∠θ3为图G2中节点c2、之间的三条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其中,与节点c1依次对应,∠θ1、∠θ2和∠θ3与节点c2依次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4的实现方法为:在图G1中分别以为圆心,以为半径做圆,两圆相交得到三个依次分布
的区域:第一区域,第一中心区域,第二区域;获取上述第一区域、第一中心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中心点,依次记为顺序连接节点和在图G2中分别以为圆心,以为半径做圆,两圆相交得到三个依次分布的区域:第三区域,第二中心区域,第四右区域;获取该所得到的第三区域、第二中心区域、第四右区域的中心点,依次记为顺序连接节点和计算图G1和图G2的中间距离亲和度矩阵W
mid

distance
;计算图G1和图G2的中间角度亲和度矩阵W
mid

angle
;融合计算所得的中间距离亲和度矩阵W
mid

distance
和中间角度亲和度矩阵W
mid

angle
,得到所述的中间特征亲和度矩阵W
mid
,融合公式为:W
mid
=(W
mid

distance
+W
mid

angle
)/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构建的中间距离亲和度矩阵W
mid

distance
为(|V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冬梅盛守贺窦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