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精纺高支赛络纺纱的分绞工艺及浆纱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8797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毛精纺高支赛络纺纱的分绞工艺及浆纱工艺,包括以下浆纱工艺:步骤1,浆料配置,浆料成分主要包括预制浆料LAMCOLV100AT、水、抗静电剂OVERVAX、渗透剂,其中渗透剂为IMBITEXLFW/S或IBMITEXNDT中的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待浆纱的高支赛络纺纱在整经使用了分绞工艺,上浆时片纱用分绞棒完成多次分层,让每一根纱形成单独的完整浆膜,减少纱与纱之间的浆膜粘连问题,保证浆纱后片纱分层清晰,本发明专利技术还使用了浆纱工艺,采用了具有LAMCOLV100AT、水、抗静电剂OVERVAX、渗透剂的浆料配方,使高支赛络纺纱在浆纱后渗透充分,毛羽贴附明显,不易造成纱线毛羽粘连,纱线耐磨性好,强力提升明显,解决了以往高支赛络在纺织造过程中造成大量的跳花、断头,成品疵点吊辫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吊辫率居高不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精纺高支赛络纺纱的分绞工艺及浆纱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特别是涉及一种毛精纺高支赛络纺纱的分绞工艺及浆纱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纱线上浆是纺织工艺的重要环节之一,浆纱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纱线的耐磨性,减少毛羽,适当增加纱线的强度,以承受纱线在纺织过程中受到的机械作用力,提高纱线的可织性。
[0003]高支赛络纺(莱卡包芯)纱这种品类的纱线采用常规毛精纺浆纱方法浆纱后,存在贴附毛羽力度不够以及浆料渗透性差的问题,易造成纱线毛羽粘连,不能达到有效增加纱线耐磨性和纱线强力的目的,容易在织物织造过程中出现断头多、跳花的问题,成品疵点吊辫率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毛精纺高支赛络纺纱的分绞工艺及浆纱工艺,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毛精纺高支赛络纺纱的浆纱工艺,包括以下浆纱工艺:
[0006]步骤1,浆料配置,浆料成分主要包括预制浆料LAMCOL V100AT、水、抗静电剂OVERVAX、渗透剂,其中渗透剂为IMBITEX LFW/S或IBMITEX NDT中的一种;
[0007]步骤2,制浆,将蒸汽管排水,在高压桶内调制好浆料,升温煮浆至95℃,并保温闷浆25分钟,将蒸汽阀门关闭,将高压桶内煮制好的浆液输出至储浆桶内待用;
[0008]步骤3,上浆,检测上步骤2中浆液浓度,调节并保持浆液浓度处于6%

8%,保持浆槽内浆液温度为90℃r/>‑
95℃,压浆辊压力为5000N

8000N,回潮率5%

7%,烘房温度为100℃

110℃,浆纱机速度为5

15m/min;
[0009]步骤4,轴织,织机综平角度320度,综框综平高度1、2片100mm,3、4片95mm,5、6片105mm,织机转速280转/分钟,后梁位置0位,经纱张力132KG,织机左边动程220mm,右边动程125mm,张力弹簧选择位置1,停经架前后位置居57。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浆料各成分的添加顺序以及比例为:先往调浆桶里注入270

290份的水,并开启搅拌功能,然后加入24

26份的LAMCOL V100A,再加入1.4

1.6份的OVERVAX,最后加入0.45

0.55份的IMBITEX LFW/S或IBMITEX NDT。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保证输出片纱回潮在5%

7%之间波动,织轴片纱张力使得成盘织轴目测成型良好,并富于弹性,以利于织造工序顺利进行。
[0012]一种毛精纺高支赛络纺纱的分绞工艺,包括多层分绞工艺,所述多层分绞工艺在织物整经过程中执行,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0013]步骤一,选取70S羊毛50%、2.5D涤纶25%、2D宾霸23%、20D莱卡2%,进行纱线制
作,其中纱支90支、单纱捻向S捻、单纱捻度920捻;
[0014]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制成的纱线形成织物,其中织物组织为1/1平纹,1.2.3.4.5.6顺穿,上机经密26,上机纬密25,筘号128,2根/T;
[0015]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织物放入整经机上进行挑绞工艺,挑绞方式为1、2/3、4/5、6/7、8四层一次,再分1、2、3、4/5、6、7、8两层一次,最后再分1、3、5、7/2、4、6、8上下两层,整经如有断头,须将断头接上,倒轴时两边各包一块衬布,倒轴张力比正常盘头稍小。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涤纶可替换为天丝、粘胶、PTT、T40,且占比20

30%为宜;宾霸可替换为丝绵球、柔丝、汉麻粘纤,且占比5

30%为宜。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步骤三中如断头不能配对对接好,则需把头搭在相邻一根纱上,并系成活结,并保证所搭的纱处在定幅筘的同一筘,防止纱线被筘齿拉断。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根据步骤三中的挑绞方式,上浆时每一根绞线位置分别穿入一根分层杆,让纱线充分分割,每一根纱形成完整独立的浆膜。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将待浆纱的高支赛络纺纱在整经使用了分绞工艺,上浆时片纱用分绞棒完成多次分层,让每一根纱形成单独的完整浆膜,减少纱与纱之间的浆膜粘连问题,保证浆纱后片纱分层清晰,本专利技术还使用了浆纱工艺,采用了具有LAMCOL V100AT、水、抗静电剂OVERVAX、渗透剂的浆料配方,使高支赛络纺纱在浆纱后渗透充分,毛羽贴附明显,不易造成纱线毛羽粘连,纱线耐磨性好,强力提升明显,解决了以往高支赛络在纺织造过程中造成大量的跳花、断头,成品疵点吊辫率居高不下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一种毛精纺高支赛络纺纱的浆纱工艺,包括以下浆纱工艺:
[0021]步骤1,浆料配置,浆料成分主要包括预制浆料LAMCOL V100AT(宁柏迪公司的预制浆料)、水、抗静电剂OVERVAX、渗透剂,其中渗透剂为IMBITEX LFW/S或IBMITEX NDT中的一种;
[0022]步骤2,制浆,将蒸汽管排水,在高压桶内调制好浆料,升温煮浆至95℃,并保温闷浆25分钟,将蒸汽阀门关闭,将高压桶内煮制好的浆液输出至储浆桶内待用;
[0023]步骤3,上浆,检测上步骤2中浆液浓度,调节并保持浆液浓度处于6%

8%,保持浆槽内浆液温度为90℃

95℃,压浆辊压力为5000N

8000N,回潮率5%

7%,烘房温度为100℃

110℃,浆纱机速度为5

15m/min;
[0024]步骤4,轴织,织机综平角度320度,综框综平高度1、2片100mm,3、4片95mm,5、6片105mm,织机转速280转/分钟,后梁位置0位,经纱张力132KG,织机左边动程220mm,右边动程125mm,张力弹簧选择位置1,停经架前后位置居57。
[0025]进一步地,浆料各成分的添加顺序以及比例为:先往调浆桶里注入270

290份的水,并开启搅拌功能,然后加入24

26份的LAMCOL V100A,再加入1.4

1.6份的OVERVAX,最后加入0.45

0.55份的IMBITEX LFW/S或IBMITEX NDT。
[0026]进一步地,保证输出片纱回潮在5%

7%之间波动,织轴片纱张力使得成盘织轴目测成型良好,并富于弹性,以利于织造工序顺利进行。
[0027]一种毛精纺高支赛络纺纱的分绞工艺,包括多层分绞工艺,所述多层分绞工艺在织物整经过程中执行,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精纺高支赛络纺纱的浆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浆纱工艺:步骤1,浆料配置,浆料成分主要包括预制浆料LAMCOL V100AT、水、抗静电剂OVERVAX、渗透剂,其中渗透剂为IMBITEX LFW/S或IBMITEX NDT中的一种;步骤2,制浆,将蒸汽管排水,在高压桶内调制好浆料,升温煮浆至95℃,并保温闷浆25分钟,将蒸汽阀门关闭,将高压桶内煮制好的浆液输出至储浆桶内待用;步骤3,上浆,检测上步骤2中浆液浓度,调节并保持浆液浓度处于6%

8%,保持浆槽内浆液温度为90℃

95℃,压浆辊压力为5000N

8000N,回潮率5%

7%,烘房温度为100℃

110℃,浆纱机速度为5

15m/min;步骤4,轴织,织机综平角度320度,综框综平高度1、2片100mm,3、4片95mm,5、6片105mm,织机转速280转/分钟,后梁位置0位,经纱张力132KG,织机左边动程220mm,右边动程125mm,张力弹簧选择位置1,停经架前后位置居5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精纺高支赛络纺纱的浆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浆料各成分的添加顺序以及比例为:先往调浆桶里注入270

290份的水,并开启搅拌功能,然后加入24

26份的LAMCOL V100A,再加入1.4

1.6份的OVERVAX,最后加入0.45

0.55份的IMBITEX LFW/S或IBMITEX ND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新祥孙艳红华红明徐周颖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雅戈尔毛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