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灸装置及其药物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8630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灸装置,包括外壳,外壳顶部两侧设有燃艾盒,燃艾盒底部设置有透热网,透热网通过螺丝固定于燃艾盒的底部,燃艾盒的内部设有艾条段,燃艾盒侧壁的顶端设有燃艾盒凸起端,燃艾盒的顶部设置有盒盖,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核桃壳,核桃壳分布于外壳内部底面的两端,外壳底面上分布有治疗孔,外壳底面中间位置设有鼻凹,治疗孔上铺设有药纱布。本眼灸的装置及药物配方制剂吸收了传统的隔物灸和悬灸的优点,利用药物作用和温热刺激作用于眼部,舒缓眼肌疲劳、改善眼部供血,防治用眼过度所致的眼肌疲劳、假性近视,对于肝火、风热所引起的目赤肿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均有一定改善作用。作用。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灸装置及其药物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眼灸
,具体为一种眼灸装置及其药物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眼灸是在眼的局部或远部施灸的一种灸法,包括眼的局部应用隔物灸、温和灸,以及眼近部和眼部取穴施灸,由于,眼球不可直接针灸,因此需要通过薰灸的方式进行,清代出现隔核桃壳灸,现代医家改进后专利技术了眼镜架隔核桃壳灸,通过眼灸的方式,对一些眼部疾病起到较好的缓解和治疗的效果,如目赤肿痛、目翳、近视、远视等,还有一些儿科常见眼病如小儿疳眼、小儿雀目。
[0003]目前的眼镜架隔核桃壳灸,主要是通过对核桃壳上的药液进行加热,使其气化,通过气化的药液对眼部的穴位进行刺激治疗,此方式,核桃壳与患者的眼部之间存在预留间隙,为了防止烫伤眼部,由于间隙缘故,会造成部分气化的药液的流失,需要多次更换带有药液核桃壳,流程较为繁琐且操作过程费时费力,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眼灸装置及其药物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灸装置及其药物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的眼镜架隔核桃壳灸,操作过程繁琐、费时费力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眼灸装置,包括外壳,外壳顶部两侧设有燃艾盒,燃艾盒底部设置有透热网,透热网通过螺丝固定于燃艾盒的底部,燃艾盒的内部设有艾条段,燃艾盒侧壁的顶端设有燃艾盒凸起端,燃艾盒的顶部设置有盒盖,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核桃壳,核桃壳分布于外壳内部底面的两端,外壳底面上分布有治疗孔,外壳底面中间位置设有鼻凹,治疗孔上铺设有药纱布;
[0007]优选的,外壳呈长方形结构,燃艾盒呈方形结构,外壳与燃艾盒呈一体化结构;
[0008]优选的,燃艾盒与核桃壳的位置对应,核桃壳和鼻凹分别与眼窝和鼻部的位置对应一致;
[0009]优选的,药纱布与外壳底面的大小匹配一致,药纱布采用双层海绵纱布;
[0010]优选的,药纱布上浸湿有辅助性药物,辅助性药物成分包括白菊花、秦皮、蝉蜕、密蒙花、当归、千里光和苍术;
[0011]眼灸药物制备方法的制备流程具体包括如下:
[0012]S1.摄取原料:依次摄取白菊花20~30份,秦皮10~15份,蝉蜕8~12份,密蒙花8~12份,当归15~25份,千里光8~12份,苍术8~12份;
[0013]S2.药物清洗:将原料白菊花、秦皮、蝉蜕、密蒙花、当归、千里光、苍术依次加入清水内洗净,除去杂质,晾干;
[0014]S3.药液制备:将清洗后的药物,置入煎煮器皿内,并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煎煮两次,
将两次的煎液进行混合,过滤至澄明后,灭菌并装至于清洁瓶内;
[0015]S4.药纱布制备:将制备完成的药液置于药槽内,将纱布浸湿于药液中20~24h,浸泡后晾干;
[0016]S5.核桃壳制备:取一完好核桃果实,沿核桃皮壳自身中缝分开,去核仁,两个完整半瓣核桃壳备用,眼灸操作前将核桃壳浸泡药液中20min~30min;
[0017]其中,S3步骤中,药物的两次的煎煮温度均保持于95℃~100℃,煎煮时间为20min~35min,药液的灭菌方式采用湿热灭菌、干热灭菌和辐射灭菌中的任意一种。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眼灸的装置及药物配方制剂吸收了传统的隔物灸和悬灸的优点,利用药物作用和温热刺激作用于眼部,舒缓眼肌疲劳、改善眼部供血,防治用眼过度所致的眼肌疲劳、假性近视,对于肝火、风热所引起的目赤肿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均有一定改善作用,用于眼灸中药配方的原料全部采用纯中药材料,发挥了传统中药药物的外治作用,既保持了传统艾条的疗效,又丰富了传统灸法的种类,同时本眼灸的装置采用药液纱布和核桃壳组合的形式,药液纱布铺着于眼部,通过核桃壳上气化的药液对纱布上药液进行加热,通过加热后的纱布药液对眼部的穴位起到刺激的作用,有效的增强了眼部的舒适性,也保证了药液始终与眼部进行接触,避免了药液流失以及更换核桃壳造成流程的繁琐以及费时费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眼灸装置整体剖视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眼灸装置整体俯视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眼灸药物制备流程图。
[0023]图中:1

药纱布,2

治疗孔,3

鼻凹,4

核桃壳,5

外壳,6

燃艾盒,7

燃艾盒凸起端,8

透热网,9

艾条段,10

盒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一
[0026]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7]一种眼灸装置,包括外壳,外壳顶部两侧设有燃艾盒,燃艾盒底部设置有透热网,透热网通过螺丝固定于燃艾盒的底部,燃艾盒的内部设有艾条段,燃艾盒侧壁的顶端设有燃艾盒凸起端,燃艾盒的顶部设置有盒盖,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核桃壳,核桃壳分布于外壳内部底面的两端,外壳底面上分布有治疗孔,外壳底面中间位置设有鼻凹,治疗孔上铺设有药纱布;
[0028]进一步说明的,外壳呈长方形结构,燃艾盒呈方形结构,外壳与燃艾盒呈一体化结构,燃艾盒与核桃壳的位置对应,核桃壳和鼻凹分别与眼窝和鼻部的位置对应一致,药纱布与外壳底面的大小匹配一致,药纱布采用双层海绵纱布,药纱布上浸湿有辅助性药物,辅助
性药物成分包括白菊花、秦皮、蝉蜕、密蒙花、当归、千里光和苍术;
[0029]眼灸药物制备方法的制备流程具体包括如下:
[0030]S1.摄取原料:依次摄取白菊花25份,秦皮12份,蝉蜕10份,密蒙花10份,当归20份,千里光10份,苍术10份;
[0031]S2.药物清洗:将原料白菊花、秦皮、蝉蜕、密蒙花、当归、千里光、苍术依次加入清水内洗净,除去杂质,晾干;
[0032]S3.药液制备:将清洗后的药物,置入煎煮器皿内,并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保持于100℃煎煮30min,煎煮两次,将两次的煎液进行混合,过滤至澄明,通过湿热灭菌后并装至于清洁瓶内;
[0033]S4.药纱布制备:将制备完成的药液置于药槽内,将纱布浸湿于药液中20~24h,浸泡后晾干;
[0034]S5.核桃壳制备:取一完好核桃果实,沿核桃皮壳自身中缝分开,去核仁,两个完整半瓣核桃壳备用,眼灸操作前将核桃壳浸泡药液中20min~30min。
[0035]实施例二
[0036]实施例二区别于实施例一部分为S1步骤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5),所述外壳(5)顶部两侧设有燃艾盒(6),所述燃艾盒(6)底部设置有透热网(8),所述透热网(8)通过螺丝固定于燃艾盒(6)的底部,所述燃艾盒(6)的内部设有艾条段(9),所述燃艾盒(6)侧壁的顶端设有燃艾盒凸起端(7),所述燃艾盒(6)的顶部设置有盒盖(10),所述外壳(5)的内部设置有核桃壳(4),所述核桃壳(4)分布于外壳(5)内部底面的两端,所述外壳(5)底面上分布有治疗孔(2),所述外壳(5)底面中间位置设有鼻凹(3),所述治疗孔(2)上铺设有药纱布(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呈长方形结构,所述燃艾盒(6)呈方形结构,所述外壳(5)与燃艾盒(6)呈一体化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艾盒(6)与核桃壳(4)的位置对应,所述核桃壳(4)和鼻凹(3)分别与眼窝和鼻部的位置对应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纱布(1)与外壳(5)底面的大小匹配一致,所述药纱布(1)采用双层海绵纱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眼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纱布(1)上浸湿有辅助性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成功龙红慧蔡圣朝朱才丰王先志王会胡国杆王占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