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管装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826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的一种试管装载装置。该装载装置包括:工作台、安装板、装载块,其中,安装板垂直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装载块的上端面设置定位槽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块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定位槽孔的开口向上,从而可对装载在定位槽孔中的试管实现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试管装载装置的结构简单、避免了手持试管的接触污染及机械危害,可快速安全可靠地定位安装在定位槽孔中的试管,方便注射器的针头快速进入试管内精确取血。方便注射器的针头快速进入试管内精确取血。方便注射器的针头快速进入试管内精确取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管装载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管装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试管被广泛应用在生化和临床医学检验当中,目前医疗机构大量使用管口封有管帽的真空试管用于收集血液,如真空采血管、PRP管等。例如,采血时通过负压将人体的血液抽入真空采血管,当临床用血或检验时需要用注射器针头抽取真空试管中的血液,一般是医护人员一手持注射器一手持真空试管进行操作,很容易因单手操作导致很难精准控制血量,也会因力度或角度掌握不好使得针头不易刺穿管帽或碰到管壁,这种手工操作不仅对医护人员的要求高,而且工作效率低。
[0003]目前常用的装载装置都使用复杂的机械结构和繁琐的机械动作对圆锥体或圆柱体进行定位,但对于试管这种细小易碎的管体如何进行安全可靠地定位安装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手工操作存在试管中加入或提取血量不精准、工作效率低,固定装置的结构复杂、工序繁杂及试管易碎等不良问题,本技术的试管装载装置的结构简单、避免了手持试管的接触污染及机械危害,可快速安全可靠地定位安装在定位槽孔中的试管,方便注射器的针头快速进入试管内精确取血。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试管装载装置,包括:
[0007]工作台、安装板、装载块,其中,所述安装板垂直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安装板上设置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工作台平行,所述限位板在所述安装板上的位置可以上下调整,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限位孔,所述装载块的上端面设置定位槽孔,优选的,所述装载块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当所述装载块位于所述限位板的正下方时,所述定位槽孔的开口向上,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定位槽孔的中心线重合。
[0008]优选的,所述装载块以铰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
[0009]优选的,所述装载块是通过合页以铰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装载块可绕所述合页翻转。
[0010]优选的,所述装载块可绕所述合页在0

180
°
范围内翻转。
[0011]优选的,所述装载块可绕所述合页在20

90
°
范围内翻转。
[0012]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置导轨,所述装载块安装在所述导轨上可沿所述导轨滑动。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长条孔,所述限位板安装在所述长条孔中。
[0014]优选的,所述限位孔和/或定位槽孔的孔壁嵌有弹性件。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的试管装载装置的结构简单、避免了手持试管的接触污染及机械危害,可快速安全可靠地定位安装在定位槽孔中的试管,方便注射器的针头快速进入试管内精确取血。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试管装载装置一的立体图;
[0018]图2是装载块翻转角度示意图;
[0019]图3是装载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试管装载装置二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试管装载装置一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的装载装置包括:工作台1、安装板2、限位板3、装载块4,安装板2垂直安装在工作台1上,安装板2的面板上设置限位板3,限位板3与工作台1保持平行并与安装板2垂直,限位板3上设置有上下垂直贯通的限位孔31。装载块4的上端面设置定位槽孔41,定位槽孔41的开口垂直向上,定位槽孔41是适用于装载试管6的圆形槽孔。装载块4以铰接或枢接的方式安装在工作台1上,并将装载块4设置在安装板2的一侧使其位于限位板 3的下方,这样方便装载块4可以翻转到限位板3的正下方并靠近安装板2。可以通过合页5将装载块4底部铰接在工作台1,具体是将装载块4底部远离安装板2的一端铰接在合页5上,这样装载块4可以绕合页5左右翻转。
[0023]如图2所示,可以将装载块4绕合页5的翻转角度A设置在0

180
°
范围内,为方便从定位槽孔41中快速取出试管6,可以将装载块4翻转的具体角度A设定在20

90
°
范围内。如果装载块4与工作台之间的夹角为20
°
时,将装载块4顺时钟翻转使其逐渐靠近安装板2,当装载块4的翻转角度A为90
°
时,装载块4的底部平放在工作台1上,装载块4翻转到限位板3的正下方时,装载块4的定位槽孔41的开口向上正对限位孔 31。如果将底部平放在工作台1上的装载块4逆时钟翻转时,即装载块4翻转逐渐远离安装板2,使得装载块4的底部的另一端远离安装板2,此时装载块4翻转到与工作台1 成20
°
夹角的位置。
[0024]为了保证限位板3在安装板2上的位置可以上下调整,在安装板2上平行设置有三条竖直的长条孔21,限位板3连接基座,限位板3可随安装在长条孔21中的基座一起进行上下滑动,基座上的螺栓33可将基座紧固在长条孔21中的任一位置。如图3所示,当装载块4翻转到限位板3正下方时,限位板3上的限位孔31与装载块4上的定位槽孔 41的中心线重合,这样可保证限位孔31、试管6及定位槽孔41的中心线重合,使三者均同轴,这样注射器的针头可以垂直向下穿过限位孔31,并下行刺穿试管帽进入试管6 中快速提取真空的试管6中血样。限位孔31可以设置成上小下大的圆锥孔,圆锥孔下端的孔径大于试管6的管帽的外径,便于限位孔31卡紧试管6;圆锥孔上端的孔径小于试管6的管帽的外径,当取样完毕从试管6中拔出针头时,试管6将被限位孔31阻挡在限位板3的下部,从而防止试管6随注射器一起向上移动。
[0025]为了方便试管6随装载块4顺利翻转到限位板3的下方,在限位板3与基座的上下连接位置之间装有弹簧32。在定位槽孔41中装载试管6后,翻转装载块4时,可在弹簧32的拉伸范围内将定位块3向上轻推使其在长条孔21中向上移动,当转载块4翻转到底部平放于工作台1上时,定位槽孔41中的试管6垂直于工作台1,此时,松开限位板3,弹簧32会将限位板3拉回到原位置,则试管6的管帽会卡进限位孔31中。另外,为了适用不同长度的试管6,限位板3的基座在安装板2的长条孔21中的固定位置可以通过螺栓33进行上下调整,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在限位板3与装载块4之间装载不同长度的试管6。
[0026]为了适应医疗机构大批量的快速检测取血,试管装载装置二是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的装载装置就是装载块4通过导轨7安装在在工作台1。在工作台1的台面上设置导轨7,装载块4可沿导轨7滑到限位板3的正下方。如图4所示,具体是在工作台1 设置导轨7,导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管装载装置,包括:工作台、安装板、装载块,其中,所述安装板垂直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安装板上设置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工作台平行,所述限位板在所述安装板上的位置可以上下调整,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限位孔,所述装载块的上端面设置定位槽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块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当所述装载块位于所述限位板的正下方时,所述定位槽孔的开口向上,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定位槽孔的中心线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块以铰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管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块是通过合页以铰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装载块可绕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琼娣吴杰汤习锋马海波范新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朗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