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气囊的锥形翘头的鼻咽通气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医疗用于改善上呼吸道通畅度的上呼吸道通气装置,特别是一种带气囊的锥形翘头的鼻咽通气管。
技术介绍
[0002]鼻咽通气道一般是临床上用于改善上呼吸道通畅度,以提高通气效果的声门上人工通气辅助装置。
[0003]通气效果不良常因为麻醉状态或昏迷状态下的病人,舌根向咽后壁下坠,堵塞上呼吸道而引起的局部梗阻。要改善通气效果,可通过通气管管道的支撑作用,将压迫向咽后壁的舌根撑开,减轻梗阻,使可能被堵塞的上呼吸道借助于通气管管腔,使通气效果得到改善。
[0004]目前使用的鼻咽通气道,从结构上看,只是简单的同轴管状,在部分病人,由于管径较小,相对的支撑范围不足,出气口端有时仍难免被软体的舌根部覆盖阻挡而不能起到保持上呼吸道的通畅作用。
[0005]现有的鼻咽通气道,由于出气口端为斜切面,在置入过程中容易受组织阻挡,也容易造成组织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气囊的锥形翘头的鼻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带气囊的锥形翘头的鼻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该鼻咽通气管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上方管壁外设有气囊,所述鼻咽通气管的管壁内设有气囊充气管、二氧化碳采集管;所述出气口末端延伸设有光滑的锥形翘头,该锥形翘头包括一个尾端和一个头端,头端呈锥型,锥型的顶端为半球形,尾端与出气口末端部分的管壁连接并呈弧形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气囊的锥形翘头的鼻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咽通气管的长度>160mm,其直径为5.0mm
‑
6.5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气囊的锥形翘头的鼻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翘头位于所述出气口的侧下方,所述尾端与出气口末端部分的管壁连接并呈弧形延伸,该弧形的内弧半径<15mm,弧度为80
‑
100度,所述头端的半球形为4mm直径的半球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气囊的锥形翘头的鼻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外设于出气口上方5
技术研发人员:傅国强,王轶湛,高寅林,田志红,王刚,谢伟平,耿炜莲,陈常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甲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