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物流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802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物流输送装置,属于物流设备领域,驱动架;升降机构设置在驱动架的驱动端底部,驱动架带动升降机构沿横向和纵向移动;固定盘顶部与升降机构的升降端连接;两组夹持机构对称设置在固定盘底部,用于夹持待分拣包裹,每组夹持机构均包括:角度调节组件,设置在固定盘底部;第一加持板上端与角度调节组件连接,角度调节组件带动第一加持板转动;第二加持板上端通过伸缩组件与第一加持板连接,伸缩组件用于调节第二加持板与第一加持板之间的距离;射频识别器设置在固定盘底部中间,用于识别待分拣包裹信息。该装置通过两组夹持机构对包裹进行分拣,减轻了人工劳力,提高了物流输送的效率。提高了物流输送的效率。提高了物流输送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物流输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物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物流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网上购物已经普遍存在于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网上购物行业的不断发展,它在便捷了人们的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
[0003]在物流输送中,货物分拣和传输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传统的物流行业在对货物进行分拣运输时,大部分都依靠人工进行操作,极大的增加了人力的消耗以及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工作效率极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物流分拣机械,该机械主要是通过传动系统,在传输过程中将不同的包裹通过不同方向的转向轮输送到指定的位置,达到物流分拣的目的。虽然现有的机械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货物分拣,但是这种机械要用到大量的传感部件及复杂的控制系统,造成物流成本高,同时如果转向轮转向稍有偏差,会大大影响分拣精度。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物流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物流输送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物流输送装置,包括:
[0008]驱动架;
[0009]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驱动架的驱动端底部,所述驱动架带动所述升降机构沿横向和纵向移动;
[0010]固定盘,顶部与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端连接;
[0011]两组夹持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盘底部,用于夹持待分拣包裹,每组所述夹持机构均包括:
[0012]角度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盘底部;
[0013]第一加持板,上端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连接,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带动所述第一加持板转动;
[0014]L型的第二加持板,上端通过伸缩组件与所述第一加持板下端成夹角连接,所述伸缩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加持板与所述第一加持板之间的距离;
[0015]射频识别器,设置在所述固定盘底部中间,用于识别待分拣包裹信息。
[0016]优选地,所述驱动架包括:
[0017]矩形框,其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升降支撑腿;
[0018]横向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矩形框两侧;
[0019]纵向移动组件,两端分别与所述横向移动组件的移动端连接,所述横向移动组件带动所述纵向移动组件沿所述矩形框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0020]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纵向移动组件的驱动端,所述纵向移动组件带动所述升降机构沿所述矩形框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
[0021]优选地,所述矩形框的两侧板底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立板,所述横向移动组件包括:
[0022]第一丝杠电机,设置在一侧的一个所述第一立板外侧;
[0023]第一丝杠,一端与所述第一丝杠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另一端与同侧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立板转动连接;
[0024]丝杠座,与所述第一丝杠螺接;
[0025]第一光杆,其两端分别与另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一立板连接;
[0026]滑块,套设在所述第一光杆上并与所述第一光杆滑动连接;
[0027]所述纵向移动组件两端分别与所述丝杠座和滑块连接。
[0028]优选地,所述纵向移动组件包括:
[0029]齿条,两端分别与所述丝杠座和滑块连接;
[0030]U型座,卡接在所述齿条上,所述U型座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0031]移动电机,设置在所述U型座顶部,其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的轴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所述U型座底部。
[0032]优选地,每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均包括:
[0033]两个第二立板,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盘底部;
[0034]转动电机,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二立板外侧;
[0035]转轴,一端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立板转动连接;
[0036]所述第一加持板上端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立板之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加持板并与其固定连接。
[0037]优选地,所述第一加持板和第二加持板均为具有腔体的板体,所述伸缩组件包括:
[0038]第二丝杠电机,设置所述第一加持板内;
[0039]第二丝杠,一端与所述第二丝杠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加持板并与其螺接;
[0040]第二光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加持板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加持板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加持板内设置有限位杆,所述第二丝杠穿过所述限位杆并与其螺接,所述第二光杆穿过所述限位杆并与其滑动连接。
[0041]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为电动升降杆或液压升降杆,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端通过球笼式万向节与所述固定盘连接。
[0042]优选地,所述第二加持板的夹持端顶部设置有压力薄膜。
[0043]优选地,所述物流输送装置为双层结构。
[0044]优选地,上层所述丝杠座的外壁设置有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齿条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第二转轴从所述第一丝杠下方穿过所述丝杠座并与所述挡板连接。
[004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物流输送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6]该装置通过驱动架可带动夹持机构沿横向和纵向移动,通过升降机构调节夹持机构距离待分拣包裹的高度,进而实现了调节夹持机构位置的目的。夹持机构通过角度调节组件可调节第一加持板和第二加持板的角度,同时调节第一加持板距离角度调节组件的距离,增加夹持空间,可满足不同大小包裹的夹持需求,在夹持机构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射频识别器识别待分拣包裹信息,根据识别到的信息将包裹移动至设定位置,实现自动分拣,减轻了人工劳力,提高了物流输送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4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及其设计方案,下面将对本实施例所需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物流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2为夹持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50]图3为夹持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5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物流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2]附图标记说明:
[0053]驱动架1、矩形框11、第一立板12、第一丝杠电机13、第一丝杠14、丝杠座15、第一光杆16、滑块17、齿条18、U型座19、齿轮110、移动电机111、升降支撑腿112、升降机构2、固定盘3、夹持机构4、第一加持板41、第二加持板42、第二立板43、转动电机44、转轴45、第二丝杠电机46、第二丝杠47、第二光杆48、限位杆49、射频识别器5、球笼式万向节6、压力薄膜7、挡板8。...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物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架(1);升降机构(2),设置在所述驱动架(1)的驱动端底部,所述驱动架(1)带动所述升降机构(2)沿横向和纵向移动;固定盘(3),顶部与所述升降机构(2)的升降端连接;两组夹持机构(4),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盘(3)底部,用于夹持待分拣包裹,每组所述夹持机构(4)均包括:角度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盘(3)底部;第一加持板(41),上端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连接,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带动所述第一加持板(41)转动;L型的第二加持板(42),上端通过伸缩组件与所述第一加持板(41)下端成夹角连接,所述伸缩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加持板(42)与所述第一加持板(41)之间的距离;射频识别器(5),设置在所述固定盘(3)底部中间,用于识别待分拣包裹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物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架(1)包括:矩形框(11),其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升降支撑腿(112);横向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矩形框(11)两侧;纵向移动组件,两端分别与所述横向移动组件的移动端连接,所述横向移动组件带动所述纵向移动组件沿所述矩形框(11)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升降机构(2)设置在所述纵向移动组件的驱动端,所述纵向移动组件带动所述升降机构(2)沿所述矩形框(11)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物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11)的两侧板底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立板(12),所述横向移动组件包括:第一丝杠电机(13),设置在一侧的一个所述第一立板(12)外侧;第一丝杠(14),一端与所述第一丝杠电机(13)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另一端与同侧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立板(12)转动连接;丝杠座(15),与所述第一丝杠(14)螺接;第一光杆(16),其两端分别与另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一立板(12)连接;滑块(17),套设在所述第一光杆(16)上并与所述第一光杆(16)滑动连接;所述纵向移动组件两端分别与所述丝杠座(15)和滑块(17)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物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组件包括:齿条(18),两端分别与所述丝杠座(15)和滑块(17)连接;U型座(19),卡接在所述齿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楠郭璇周琳琳郭园王嵩垚余斐斐付媛冰余腾飞郑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