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色块裂纹的孔洞地面装饰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772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色块裂纹的孔洞地面装饰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在土质地基上,铺设碎石垫层;S200:分别在若干种颜色的混凝土浆料中加入致孔洞配料,搅拌均匀后,将不同颜色的混凝土浆料铺设在碎石垫层上方的不同位置,混凝土上表面进行找平操作;S300:在整片软质薄膜上雕刻图案并镂空,形成薄膜框架;将薄膜框架铺设在未凝固的混凝土表面上,并在薄膜框架处压印,留下凹陷的压痕;S400:薄膜框架将混凝土表面划分为若干个封闭区域,在不同的封闭区域内播撒不同颜色的骨料;S500:拆除薄膜框架,浇水养护混凝土,使得所述致孔洞配料遇水融化,形成若干孔洞;S600:在整体地面装饰上铺设密封层。面装饰上铺设密封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色块裂纹的孔洞地面装饰结构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面装饰
,具体涉及一种仿色块裂纹的孔洞地面装饰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水平越来越高,质量越来越好,人们在满足了房屋质量和品质的要求后,逐渐开始关注建筑景观或城市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外观协调关系。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开发出了多种样式的地面装饰结构,目前,地面装饰领域主要集中在形成多种颜色、多种图案的阶段,普遍采用的手段是绘画、喷涂、使用有色混凝土或有色建筑材料。
[0003]随着建筑设计或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发展,地面装饰外观也面临着更高、更复杂的要求。其中,仿色块裂纹再配合立体凹凸结构的地面装饰结构,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由于该种地面装饰结构要求在多种颜色色块断开不相连的基础上,再叠加立体结构,众所周知,做平面结构比较简单,而立体凸出结构需要提前搭建框架,对于立体凹陷结构,主要采用后期制作凹陷孔洞,例如钻洞,不仅施工效率较低,而且最后呈现的效果缺乏自然真实感。仿色块裂纹叠加立体凹陷孔洞的地面装饰结构的制作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仿色块裂纹的孔洞地面装饰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00:在土质地基上,铺设碎石垫层,形成地面基础;
[0006]S200:分别在若干种颜色的混凝土浆料中加入致孔洞配料,搅拌均匀后,按照图案设计要求,将不同颜色的混凝土浆料铺设在碎石垫层上方的不同位置,混凝土上表面进行找平操作;
[0007]S300:按照图案设计要求,在整片软质薄膜上雕刻图案并镂空,形成薄膜框架;将薄膜框架铺设在未凝固的混凝土表面上,并在薄膜框架处压印,留下凹陷的压痕;
[0008]S400:薄膜框架将混凝土表面划分为若干个封闭区域,在不同的封闭区域内播撒不同颜色的骨料;
[0009]S500:拆除薄膜框架,浇水养护混凝土,使得所述致孔洞配料遇水融化,形成若干孔洞;
[0010]S600:在整体地面装饰上铺设密封层。
[0011]可选的,步骤S100中,所述碎石垫层可以具有优选的碎石粒径级配关系,例如,粒径5

9mm的碎石的质量比为30

40%,粒径10

20mm的碎石的质量比为40

50%,其余为粒径20

50mm的碎石。不同粒径碎石的搭配使用,可以有效调整碎石垫层的致密度和强度,同时调节碎石垫层的透水性,及时排出地面孔洞内积累的雨水或其它积水。
[0012]可选的,步骤S200具体为:
[0013](1)在碎石垫层的上方预先固设模板框架,按照图案设计要求,模板框架不同的封闭区域分别对应不同颜色区块;
[0014](2)在铺设现场,在不同颜色的混凝土浆料中分别加入致孔洞配料,并分别搅拌均匀,形成不同颜色的混凝土混合浆料;
[0015](3)同一种颜色的混凝土混合浆料在所述模板框架的对应封闭区域内整块浇筑,致孔洞配料均匀分布在混凝土的内部和表面;
[0016](4)在混凝土未凝固时,拆除所述模板框架,对不同颜色的混凝土统一进行找平操作。
[0017]可选的,当春季、秋季、夏季施工时,所述致孔洞配料为工业盐球,防止自然气度较高,使得冰球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就融化了;当冬季施工时,所述致孔洞配料为工业盐球和冰球,并且在步骤(2)中,在混凝土浆料中先加入工业盐球,后加入冰球。
[0018]北方冬季普遍气温低于或接近零摄氏度,不利于纯水冰球的融化,工业盐球遇水融化,冬季也不利于水在混凝土表面流动或渗透进入混凝土去融化内部的工业盐球,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对的问题。可选的,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混凝土为透水混凝土,混凝土中含有氧化钙,浇水养护时,氧化钙遇水放热,能够促进冰球融化,促进水顺利渗透进混凝土并融化工业盐球,且氧化钙发热均匀;同时,工业盐球遇水融化发热,也能促进冰球融化。
[0019]可选的,步骤S200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碎石垫层上方设置包胶钢筋。由于工业盐球遇水融化成盐水,盐水对混凝土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在碎石垫层上方设置包胶钢筋,混凝土浇筑时,将包胶钢筋包覆在内,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0020]可选的,步骤S30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1](5)在整片软质薄膜上放置所述模板框架,按照模板框架的形状进行雕刻并镂空,使得薄膜框架的形状与模板框架的形状相同;
[0022](6)将薄膜框架铺设在找平之后、未凝固的混凝土表面上,薄膜框架对应不同颜色的混凝土相交的边界处;
[0023](7)将模板框架放置在薄膜框架上,进行整体压印,留下凹陷的压痕,再撤除模板框架。
[0024]所述模板框架对应不同颜色的混凝土色块处为镂空结构,对应不同颜色混凝土色块的衔接处为竖直板状结构。本专利技术利用简单的模板框架进行了多步操作,快捷方便,而且使用相同的模板框架,使得不同颜色的混凝土色块形状、薄膜框架和薄膜框架压印流下的压痕均形状相同,均与原设计图案完全一致。
[0025]可选的,在步骤S400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26](8)在混凝土表面喷涂表面增强剂和液体脱模剂;
[0027](9)在混凝土未凝固时,在混凝土表面播撒致孔洞配料,然后将混凝土表面的致孔洞配料一次性压入混凝土,使得本步骤的每个致孔洞配料部分嵌入混凝土;
[0028](10)浇水养护混凝土,使得致孔洞配料融化,形成若干孔洞。
[0029]步骤(8)中,表面增强剂用于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液体脱模剂用于获得复合颜色更好的视觉效果。所述表面增强剂为一般的混凝土表面增强剂,液体脱模剂为一般的混凝土液体脱模剂。
[0030]本专利技术彻底摒弃了传统的预制建模形式形成孔洞,而是创造性的采用后期可融化消失的所述致孔洞配料,形成孔洞。所述致孔洞配料为固体颗粒形式,加入混凝土浆料中容易搅拌均匀,随着混凝土的浇筑,自然分布在混凝土内部和表面,并占据一定空间。步骤(9)中,在混凝土表面补充播撒所述致孔洞配料,并部分压入混凝土,为了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较多较明显的孔洞。混凝土内部的致孔洞配料融化后,形成空位,未凝固的混凝土将流动(坍塌)填补空位,从而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若干个坍塌的孔洞;混凝土表面的致孔洞配料融化直接形成孔洞,而混凝土上方的骨料随之塌陷进入孔洞,相当于在骨料层也形成了孔洞。
[0031]本专利技术进行两次浇水养护,步骤(10)的浇水养护能够促使所述致孔洞配料部分融化,初步形成孔洞;步骤S500是铺设骨料后,再次浇水养护,水从骨料间隙渗下,继续融化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致孔洞配料,最终将其完全融化。步骤(10)中,致孔洞配料的融化比较快速,形成初步孔洞雏形。步骤S500中,由于混凝土上方骨料的存在,致孔洞配料的融化较慢,有助于使得形成的孔洞边缘柔和自然,最终使得整体地面装饰结构的孔洞更为自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色块裂纹的孔洞地面装饰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在土质地基上,铺设碎石垫层,形成地面基础;S200:分别在若干种颜色的混凝土浆料中加入致孔洞配料,搅拌均匀后,按照图案设计要求,将不同颜色的混凝土浆料铺设在碎石垫层上方的不同位置,混凝土上表面进行找平操作;S300:按照图案设计要求,在整片软质薄膜上雕刻图案并镂空,形成薄膜框架;将薄膜框架铺设在未凝固的混凝土表面上,并在薄膜框架处压印,留下凹陷的压痕;S400:薄膜框架将混凝土表面划分为若干个封闭区域,在不同的封闭区域内播撒不同颜色的骨料;S500:拆除薄膜框架,浇水养护混凝土,使得所述致孔洞配料遇水融化,形成若干孔洞;S600:在整体地面装饰上铺设密封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0具体为:(1)在碎石垫层的上方预先固设模板框架,按照图案设计要求,模板框架不同的封闭区域分别对应不同颜色区块;(2)在铺设现场,在不同颜色的混凝土浆料中分别加入致孔洞配料,并分别搅拌均匀,形成不同颜色的混凝土混合浆料;(3)同一种颜色的混凝土混合浆料在所述模板框架的对应封闭区域内整块浇筑,致孔洞配料均匀分布在混凝土的内部和表面;(4)在混凝土未凝固时,拆除所述模板框架,对不同颜色的混凝土统一进行找平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5)在整片软质薄膜上放置所述模板框架,按照模板框架的形状进行雕刻并镂空,使得薄膜框架的形状与模板框架的形状相同;(6)将薄膜框架铺设在找平之后、未凝固的混凝土表面上,薄膜框架对应不同颜色的混凝土相交的边界处;(7)将模板框架放置在薄膜框架上,进行整体压印,留下凹陷的压痕,再撤除模板框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00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8)在混凝土表面喷涂表面增强剂和液体脱模剂;(9)在混凝土未凝固时,在混凝土表面播撒致孔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理忠岳伟蕫凌云郝柏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景橙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