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减反增透性防蓝光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769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减反增透性防蓝光镜片,包括:镜片;镜片的基片的两侧表面具有加硬层,以加硬层向外依次设有第一减反射层、第一防蓝光层、第二减反射层、第二防蓝光层、第三减反射层以及抗污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两层减反射层与两层防蓝光层,减反射层中的减反增透绿膜可以使光线全部通过而没有反射,过滤掉刺眼的眩光,防蓝光层中的防蓝光膜与防辐射膜可以阻隔蓝光与低频辐射,保护眼睛防止疲劳;双层减反射层与防蓝光层可以具有更好的防蓝光和增透防眩光的效果。防蓝光和增透防眩光的效果。防蓝光和增透防眩光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减反增透性防蓝光镜片


[0001]本技术属于镜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减反增透性防蓝光镜片。

技术介绍

[0002]研究发现自然光中的蓝光的照射可以引起视网膜细胞的损伤,导致视力下降甚至丧失。其波长为400~450纳米之间,电子屏幕的蓝光波段430~480纳米之间,现在日常生活中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占据了我们的生活,电子产品发出的短波蓝光对视网膜的危害程度较大,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一种防蓝光镜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高效减反增透性防蓝光镜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镜片功能单一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减反增透性防蓝光镜片,包括:镜片;镜片的基片的两侧表面具有加硬层,以加硬层向外依次设有第一减反射层、第一防蓝光层、第二减反射层、第二防蓝光层、第三减反射层以及抗污层,第一减反射层、第二减反射层以及第三减反射层均具有减反增透绿膜与防刮膜,第一防蓝光层与第二防蓝光层均具有防蓝光膜与防辐射膜,抗污层具有防水膜。
[0005]进一步地,其上述基片两侧由内到外依次具有减反增透绿膜、防刮膜、防蓝光膜、防辐射膜、减反增透绿膜、防刮膜、防蓝光膜、防辐射膜、减反增透绿膜、防刮膜、防水膜。
[0006]进一步地,其上述减反增透绿膜的厚度为30~40nm。
[0007]进一步地,其上述防刮膜的厚度为10~15nm。
[0008]进一步地,其上述防水膜的厚度为5~10nm。
[0009]进一步地,其上述防蓝光膜的厚度为30~50nm。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0011]本技术设置了两层减反射层与两层防蓝光层,减反射层中的减反增透绿膜可以使光线全部通过而没有反射,过滤掉刺眼的眩光,防蓝光层中的防蓝光膜与防辐射膜可以阻隔蓝光与低频辐射,保护眼睛防止疲劳;双层减反射层与防蓝光层可以具有更好的防蓝光和增透防眩光的效果。
[0012]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镜片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识
[0016]基片1,加硬层2,第一减反射层3、第一防蓝光层4、第二减反射层5、第二防蓝光层
6、第三减反射层7,减反增透绿膜10,防刮膜11,防蓝光膜12,防辐射膜13,防水膜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18]请参考图1,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镜片的示意图。一种高效减反增透性防蓝光镜片,包括:镜片;镜片的基片1的两侧表面具有加硬层2,以加硬层2向外依次设有第一减反射层3、第一防蓝光层4、第二减反射层5、第二防蓝光层6、第三减反射层7以及抗污层,第一减反射层3、第二减反射层5以及第三减反射层7均具有减反增透绿膜10与防刮膜11,第一防蓝光层4与第二防蓝光层6均具有防蓝光膜12与防辐射膜13,抗污层具有防水膜14。
[0019]基片两侧由内到外依次具有减反增透绿膜10、防刮膜11、防蓝光膜12、防辐射膜13、减反增透绿膜10、防刮膜11、防蓝光膜12、防辐射膜13、减反增透绿膜10、防刮膜11、防水膜14;减反增透绿膜10的厚度为30~40nm,防刮膜11的厚度为10~15nm,防水膜14的厚度为5~10nm,防蓝光膜12的厚度为30~50nm。
[0020]实施例1:减反增透绿膜10的厚度为30nm,防刮膜11的厚度为10nm,防水膜14的厚度为5nm,防蓝光膜12的厚度为30nm。
[0021]实施例2:减反增透绿膜10的厚度为36nm,防刮膜11的厚度为13nm,防水膜14的厚度为8nm,防蓝光膜12的厚度为45nm。
[0022]实施例3:减反增透绿膜10的厚度为40nm,防刮膜11的厚度为15nm,防水膜14的厚度为10nm,防蓝光膜12的厚度为50nm。
[0023]本技术设置了两层减反射层与两层防蓝光层,减反射层中的减反增透绿膜10可以使光线全部通过而没有反射,过滤掉刺眼的眩光,防蓝光层中的防蓝光膜12与防辐射膜13可以阻隔蓝光与低频辐射,保护眼睛防止疲劳;双层减反射层与防蓝光层可以具有更好的防蓝光和增透防眩光的效果。
[0024]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减反增透性防蓝光镜片,包括: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的基片的两侧表面具有加硬层,以加硬层向外依次设有第一减反射层、第一防蓝光层、第二减反射层、第二防蓝光层、第三减反射层以及抗污层,第一减反射层、第二减反射层以及第三减反射层均具有减反增透绿膜与防刮膜,第一防蓝光层与第二防蓝光层均具有防蓝光膜与防辐射膜,抗污层具有防水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减反增透性防蓝光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两侧由内到外依次具有减反增透绿膜、防刮膜、防蓝光膜、防辐射膜、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加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优立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