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翔鱼雷模型的空中飞行实验发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7268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滑翔鱼雷模型的空中飞行实验发射装置,属于流体动力学实验领域;包括发射机构、翻转机构、支撑结构,所述发射机构通过翻转机构铰接于支撑结构上,通过调节翻转机构的固定角度实现发射机构的发射角度调整;所述发射机构包括动力组件、推动弹组合体和平尾导轨,实验雷体设置于推动弹前端;所述动力组件驱动推动弹组合体沿设定轨迹做直线运动,从而推动实验雷体沿平尾导轨做加速运动,直至飞出平尾导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推动弹的助推,为高空滑翔鱼雷能够利提供动力,炮管的前端导轨为其提供加速行程,在导轨上完成助推过程获得足够的速度。并通过平尾导轨机构设计调节雷体的发射姿态;通过翻转机构为雷体发射提供不同的初始俯仰角工况。俯仰角工况。俯仰角工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翔鱼雷模型的空中飞行实验发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动力学实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翔鱼雷模型的空中飞行实验发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航空反潜一直是反潜作战中非常有效的一种形式,来自空中的监视和打击对潜艇的生存力和作战力产生了巨大的威胁,空潜之间的对抗作战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维持着空优潜劣的局面。而伴随着潜空导弹这一事物的出现与发展,潜艇防空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航空反潜平台在降低飞行高度,由低空发射鱼雷对潜艇进行攻击的这一过程中,必须满足低于一定的投放高度以及投放速度这一条件,高度一般要求小于10000m、速度小于1000km/h。但这种高度与速度方面的限制无疑是有利于潜空导弹对航空反潜平台进行攻击的。航空反潜平台所面临的危险是越来越严峻的,空优潜劣的格局即将被改写。实现航空反潜平台投雷高度的增大,使其能在潜艇甚至护航舰艇的防空范围之外发起攻击,是航空反潜现在研究的重点问题。
[0003]高空滑翔鱼雷是基于“高空反潜作战”这一概念开发出的新型鱼雷武器,它实现了高空滑翔与水下航行的一体化,具有低成本、远航程、能够精确执行任务等优点。这种新型鱼雷武器一般是对现有轻型鱼雷进行了改装,装备了滑翔系统组件,搭载在飞机上,从万米以上的高空进行投放发射的。在高空滑翔鱼雷与投放载机实现安全分离之后,能够通过自动弹开的滑翔装置在空中实现几十千米的无动力滑翔,当其抵到预定区域后,还能够通过装在航行器滑翔装置上的火箭助推器该模块在执行特定任务时附加,使高空滑翔鱼雷能够进行低空突防,导引、控制其飞向入水区域,并能使其在入水前实现降速、调整入水姿态,完成航行器变体即滑翔装置脱离入水。入水后,高空滑翔鱼雷能够在鱼雷螺旋桨的驱动下继续执行既定的使命任务。
[0004]为了达到预定的技战术指标并完成作战任务,需要保证高空滑翔鱼雷应具备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动态特性以及较好的滑翔增程效果,而这三者均与高空滑翔鱼雷气动外形的研究关系密切。空中滑翔弹道长度占据高空滑翔鱼雷全弹道长度的大部分,其弹道特性是高空滑翔鱼雷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设计人员要对其进行理论测算,仿真计算,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进行实验的测定与验证。
[0005]由于实验模型高空滑翔鱼雷安装搭载了滑翔系统组件,其在外形上与常规鱼雷差异较大,最为明显的就是雷体上方的飞翼,需要在实验中保持伸展的状态,常用的发射炮管都不适用于此实验,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高空滑翔鱼雷高速发射,使其完成空中飞行过程的实验装置。
[0006]在公开号为108109489A的专利技术创造中,公开了一种结构物入水实验辅助实验装置,包括发射台和冲击水箱,可用于进行结构物高速入水实验。发射台能够在0
°‑
90
°
范围内调整倾斜角度,发射位置亦可沿纵向调整。针对发射台在反作用力冲击下振荡的问题做了特殊设计,保证发射台的稳定性。发射台作为一个平台,可配置不同发射模块构成发射系
统。但其装置适用的结构物仅为回转体规则外形,发射管是封闭圆管,不能进行搭载滑翔飞翼装置的雷体,且其使用的结构物模型尺寸较小,无法开展大尺寸模型的高速入水实验。同时,气瓶的参数和水箱的尺寸也无法满足更高速度的入水实验要求,可以实现的实验工况较为单一。
[0007]在公开号为111252264A的专利技术创造中,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发射装置,包括:牵引系统、缓冲机构、弹射导轨、释放机构、前端支撑、弹射小车和后端支撑;无人机安装在弹射小车上,弹射小车在橡皮筋回复力的作用下能够沿弹射导轨滑动到前端,缓冲机构用于对弹射小车缓冲减速,无人机相对弹射小车能够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发射出去。发射装置结构简易可靠,其发射易操作且安全可靠,能够实现轻质化,且易用性、安全性、耐用性均较好。但是,此装置能够实现的发射速度较低,且不能实现无人机的不同初始姿态发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滑翔鱼雷模型的空中飞行实验发射装置,通过推动弹设计,使得本身无法在炮管中发射的高空滑翔鱼雷能够利用推动弹的助推作用,炮管的前端导轨为其提供加速行程,在导轨上完成助推过程获得足够的速度。通过炮管前段的平尾导轨机构设计,进行两侧的导轨高度调节,使得两侧的导轨产生高度差,导轨上的雷体即随之拥有不同的发射姿态,为实验提供不同的横滚角工况。通过翻转机构的设计,利用角度盘上不同的开孔来为雷体发射提供不同的初始俯仰角工况。
[001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翔鱼雷模型的空中飞行实验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机构、翻转机构、支撑结构,所述发射机构通过翻转机构铰接于支撑结构上,通过调节翻转机构的固定角度实现发射机构的发射角度调整;
[0011]所述发射机构包括动力组件、推动弹组合体和平尾导轨,实验雷体设置于推动弹前端;所述动力组件驱动推动弹组合体沿设定轨迹做直线运动,从而推动实验雷体沿平尾导轨做加速运动,直至飞出平尾导轨。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发射机构还包括炮管,所述动力组件设置于炮管的末端,推动弹组合体位于炮管内,平尾导轨同轴设置于炮管的前端;所述推动弹组合体的前端通过磁铁与实验雷体的尾端连接,实验雷体的飞翼放置于平尾导轨的两侧导轨上;所述动力组件驱动推动弹组合体在炮管内做直线加速运动。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炮管通过四个沿长度方向布置的轨道垫高架焊接于炮管架上,炮管架固定于所述翻转机构上。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高压气瓶,高压气瓶的入口端通过法兰盘连接有气泵,通过气泵将空气压缩进高压气瓶中;高压气瓶的出口端通过法兰盘与炮管后端密封连接,通过高压气体推动所述推动弹组合体加速运动。
[00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推动弹组合体包括推动弹尾段、推动杆、导向法兰、密封帽;所述推动弹尾段为圆盘结构,同轴固定于推动杆的尾端,其外径与所述炮管内径相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摩擦力在炮管中定位;所述推动杆为空心直杆,其前端通过密封帽封口,并在密封帽上安装有磁铁;所述导向法兰同轴固定于推动杆上,并位于推动杆的质心之前,保证推动弹组合体在发射过程中保持在炮管的中轴线上。
[001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炮管的下半环前端延长度方向向前延伸,构成半圆弧形板轨道;所述平尾导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直轨道,通过后平尾导轨托、前平尾导轨托、平尾导轨

炮筒连接件固定安装于半圆弧形板轨道的两侧边缘上方;
[0017]所述平尾导轨

炮筒连接件为一侧开有弧形缺口的平板,其弧形缺口与半圆弧形板轨道的外周型面一致,用于支撑半圆弧形板轨道;
[0018]所述后平尾导轨托、前平尾导轨托分别设置于半圆弧形板轨道的后端和前端,其上端均与平尾导轨的两个轨道连接,下端均通过圆头螺柱与平尾导轨

炮筒连接件的两侧连接;通过调节圆头螺柱的轴向拧紧,实现两侧轨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翔鱼雷模型的空中飞行实验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机构、翻转机构、支撑结构,所述发射机构通过翻转机构铰接于支撑结构上,通过调节翻转机构的固定角度实现发射机构的发射角度调整;所述发射机构包括动力组件、推动弹组合体和平尾导轨,实验雷体设置于推动弹前端;所述动力组件驱动推动弹组合体沿设定轨迹做直线运动,从而推动实验雷体沿平尾导轨做加速运动,直至飞出平尾导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滑翔鱼雷模型的空中飞行实验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构还包括炮管,所述动力组件设置于炮管的末端,推动弹组合体位于炮管内,平尾导轨同轴设置于炮管的前端;所述推动弹组合体的前端通过磁铁与实验雷体的尾端连接,实验雷体的飞翼放置于平尾导轨的两侧导轨上;所述动力组件驱动推动弹组合体在炮管内做直线加速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滑翔鱼雷模型的空中飞行实验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炮管通过四个沿长度方向布置的轨道垫高架焊接于炮管架上,炮管架固定于所述翻转机构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滑翔鱼雷模型的空中飞行实验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高压气瓶,高压气瓶的入口端通过法兰盘连接有气泵,通过气泵将空气压缩进高压气瓶中;高压气瓶的出口端通过法兰盘与炮管后端密封连接,通过高压气体推动所述推动弹组合体加速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滑翔鱼雷模型的空中飞行实验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弹组合体包括推动弹尾段、推动杆、导向法兰、密封帽;所述推动弹尾段为圆盘结构,同轴固定于推动杆的尾端,其外径与所述炮管内径相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摩擦力在炮管中定位;所述推动杆为空心直杆,其前端通过密封帽封口,并在密封帽上安装有磁铁;所述导向法兰同轴固定于推动杆上,并位于推动杆的质心之前,保证推动弹组合体在发射过程中保持在炮管的中轴线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滑翔鱼雷模型的空中飞行实验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炮管的下半环前端延长度方向向前延伸,构成半圆弧形板轨道;所述平尾导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直轨道,通过后平尾导轨托、前平尾导轨托、平尾导轨

炮筒连接件固定安装于半圆弧形板轨道的两侧边缘上方;所述平尾导轨

炮筒连接件为一侧开有弧形缺口的平板,其弧形缺口与半圆弧形板轨道的外周型面一致,用于支撑半圆弧形板轨道;所述后平尾导轨托、前平尾导轨托分别设置于半圆弧形板轨道的后端和前端,其上端均与平尾导轨的两个轨道连接,下端均通过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光车沛錡施瑶宋保维赵海瑞鱼怡澜黄桥高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