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翔鱼雷模型的空中飞行实验发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动力学实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翔鱼雷模型的空中飞行实验发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航空反潜一直是反潜作战中非常有效的一种形式,来自空中的监视和打击对潜艇的生存力和作战力产生了巨大的威胁,空潜之间的对抗作战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维持着空优潜劣的局面。而伴随着潜空导弹这一事物的出现与发展,潜艇防空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航空反潜平台在降低飞行高度,由低空发射鱼雷对潜艇进行攻击的这一过程中,必须满足低于一定的投放高度以及投放速度这一条件,高度一般要求小于10000m、速度小于1000km/h。但这种高度与速度方面的限制无疑是有利于潜空导弹对航空反潜平台进行攻击的。航空反潜平台所面临的危险是越来越严峻的,空优潜劣的格局即将被改写。实现航空反潜平台投雷高度的增大,使其能在潜艇甚至护航舰艇的防空范围之外发起攻击,是航空反潜现在研究的重点问题。
[0003]高空滑翔鱼雷是基于“高空反潜作战”这一概念开发出的新型鱼雷武器,它实现了高空滑翔与水下航行的一体化,具有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翔鱼雷模型的空中飞行实验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机构、翻转机构、支撑结构,所述发射机构通过翻转机构铰接于支撑结构上,通过调节翻转机构的固定角度实现发射机构的发射角度调整;所述发射机构包括动力组件、推动弹组合体和平尾导轨,实验雷体设置于推动弹前端;所述动力组件驱动推动弹组合体沿设定轨迹做直线运动,从而推动实验雷体沿平尾导轨做加速运动,直至飞出平尾导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滑翔鱼雷模型的空中飞行实验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构还包括炮管,所述动力组件设置于炮管的末端,推动弹组合体位于炮管内,平尾导轨同轴设置于炮管的前端;所述推动弹组合体的前端通过磁铁与实验雷体的尾端连接,实验雷体的飞翼放置于平尾导轨的两侧导轨上;所述动力组件驱动推动弹组合体在炮管内做直线加速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滑翔鱼雷模型的空中飞行实验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炮管通过四个沿长度方向布置的轨道垫高架焊接于炮管架上,炮管架固定于所述翻转机构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滑翔鱼雷模型的空中飞行实验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高压气瓶,高压气瓶的入口端通过法兰盘连接有气泵,通过气泵将空气压缩进高压气瓶中;高压气瓶的出口端通过法兰盘与炮管后端密封连接,通过高压气体推动所述推动弹组合体加速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滑翔鱼雷模型的空中飞行实验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弹组合体包括推动弹尾段、推动杆、导向法兰、密封帽;所述推动弹尾段为圆盘结构,同轴固定于推动杆的尾端,其外径与所述炮管内径相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摩擦力在炮管中定位;所述推动杆为空心直杆,其前端通过密封帽封口,并在密封帽上安装有磁铁;所述导向法兰同轴固定于推动杆上,并位于推动杆的质心之前,保证推动弹组合体在发射过程中保持在炮管的中轴线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滑翔鱼雷模型的空中飞行实验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炮管的下半环前端延长度方向向前延伸,构成半圆弧形板轨道;所述平尾导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直轨道,通过后平尾导轨托、前平尾导轨托、平尾导轨
‑
炮筒连接件固定安装于半圆弧形板轨道的两侧边缘上方;所述平尾导轨
‑
炮筒连接件为一侧开有弧形缺口的平板,其弧形缺口与半圆弧形板轨道的外周型面一致,用于支撑半圆弧形板轨道;所述后平尾导轨托、前平尾导轨托分别设置于半圆弧形板轨道的后端和前端,其上端均与平尾导轨的两个轨道连接,下端均通过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光,车沛錡,施瑶,宋保维,赵海瑞,鱼怡澜,黄桥高,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