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深层无干扰地热供热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69369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深层无干扰地热供热系统及方法,包括:取热井、回注井,所述取热井、回注井之间设有工质输送管道,所述工质输送管道上设有若干工质抽取泵和循环注入泵,所述工质抽取泵下游的工质输送管道上设有气液分离设备,所述气液分离设备下游的工质输送管道上设有泥沙过滤设备,所述泥沙过滤设备下游的工质输送管道上设有换热设备,所述换热设备上连接有供热管道、循环回收管道,所述供热管道、循环回收管道之间设有若干热源利用设备,热源利用设备之间并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保证地下水位的均衡,实现可持续利用,同时,通过气液分离设备、泥沙过滤设备对工质输送管道内的含热工质进行处理,以保障设备使用寿命。以保障设备使用寿命。以保障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深层无干扰地热供热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热利用设备
,具体为一种中深层无干扰地热供热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社会,常规化石能源日渐短缺,而在总能耗中,民用采暖耗能比例逐年增长。地热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具备数量巨大、可再生、低碳、环保、就地取用等优势。同时地热资源的开发也符合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2013年初,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国土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更增大了对地热能这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的政策支持。
[0003]地热供热系统是指利用地热能为主要热源的供热系统。地热能为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属于可再生能源。另外,我国许多地区有较丰富的90℃以下的低温地热资源,用于供热,是用得其所;只要利用得当即可持续发展,仍能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地热供热系统按照地热流进入供热系统的方式可分为直接供热和间接供热。直接供热即把地热流直接引入供热系统,间接供热即地热流通过换热器将热能传递给供热系统的循环水,地热流不直接进入供热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中深层无干扰地热供热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中深层无干扰地热供热系统,包括:取热井、回注井,所述取热井、回注井之间设有工质输送管道,所述工质输送管道上设有若干工质抽取泵和循环注入泵,所述工质抽取泵下游的工质输送管道上设有气液分离设备,所述气液分离设备下游的工质输送管道上设有泥沙过滤设备,所述泥沙过滤设备下游的工质输送管道上设有换热设备,所述换热设备上连接有供热管道、循环回收管道,所述供热管道、循环回收管道之间设有若干热源利用设备,热源利用设备之间并联设置,所述换热设备包括换热器安装支架,所述换热器安装支架上设有外热量交换管,外热量交换管卡设固定在换热器安装支架上,外热量交换管内设有内热量交换管。
[0006]所述换热器安装支架包括管道支撑架,所述管道支撑架两侧设有若干管道支撑板,所述管道支撑板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管道支撑架上,所述管道支撑板上侧设有管道固定卡槽,外热量交换管卡设固定在管道固定卡槽内,所述管道支撑架下端焊接固定在设备固定架上,所述设备固定架下端设有若干固定连接块。
[0007]所述外热量交换管包括若干外换热管,外换热管之间通过连通管密封连接,外换热管卡设固定在管道固定卡槽内,外换热管两端设有密封堵头。
[0008]所述外热量交换管一端设有工质液输入管、另一端设有工质液输出管,工质液输入管、工质液输出管一端连接于外热量交换管、领域的设有管道连接法兰。
[0009]所述内热量交换管包括若干内换热管,内换热管之间通过连接弯管链接固定,所述内换热管安装在外热量交换管内,连接弯管通过管头密封固定件连接固定在内换热管上。
[0010]一种中深层无干扰地热供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1).对取热井、回注井进行施工,使得取热井、回注井在同一地下含水池内;
[0012]步骤(2).通过工质抽取泵和循环注入泵将含热工质抽取到工质输送管道内,并进行工质循环;
[0013]步骤(3).通过气液分离设备、泥沙过滤设备对工质输送管道内的含热工质进行处理,以保障设备使用寿命;
[0014]步骤(4).通过换热设备将工质的热量交换到供热管道,然后根据需求将热量输送到热源利用设备。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保证地下水位的均衡,实现可持续利用,同时,通过气液分离设备、泥沙过滤设备对工质输送管道内的含热工质进行处理,以保障设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单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安装支架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外热量交换管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内热量交换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5所示,一种中深层无干扰地热供热系统,包括:取热井1、回注井12,所述取热井1、回注井12之间设有工质输送管道10,所述工质输送管道10上设有若干工质抽取泵2和循环注入泵11,所述工质抽取泵2下游的工质输送管道10上设有气液分离设备4,所述气液分离设备4下游的工质输送管道10上设有泥沙过滤设备8,所述泥沙过滤设备8下游的工质输送管道10上设有换热设备9,所述换热设备9上连接有供热管道6、循环回收管道8,所述供热管道6、循环回收管道8之间设有若干热源利用设备7,热源利用设备7之间并联设置,所述换热设备9包括换热器安装支架21,所述换热器安装支架21上设有外热量交换管22,外热量交换管22卡设固定在换热器安装支架21上,外热量交换管22内设有内热量交换管23。所述换热器安装支架21包括管道支撑架211,所述管道支撑架211两侧设有若干管道支撑板214,所述管道支撑板214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管道支撑架211上,所述管道支撑板214
上侧设有管道固定卡槽,外热量交换管2卡设固定在管道固定卡槽内,所述管道支撑架211下端焊接固定在设备固定架212上,所述设备固定架212下端设有若干固定连接块213。
[0024]实施例2
[0025]如图1~5所示,一种中深层无干扰地热供热系统,包括:取热井1、回注井12,所述取热井1、回注井12之间设有工质输送管道10,所述工质输送管道10上设有若干工质抽取泵2和循环注入泵11,所述工质抽取泵2下游的工质输送管道10上设有气液分离设备4,所述气液分离设备4下游的工质输送管道10上设有泥沙过滤设备8,所述泥沙过滤设备8下游的工质输送管道10上设有换热设备9,所述换热设备9上连接有供热管道6、循环回收管道8,所述供热管道6、循环回收管道8之间设有若干热源利用设备7,热源利用设备7之间并联设置,所述换热设备9包括换热器安装支架21,所述换热器安装支架21上设有外热量交换管22,外热量交换管22卡设固定在换热器安装支架21上,外热量交换管22内设有内热量交换管23。所述外热量交换管22包括若干外换热管223,外换热管223之间通过连通管224密封连接,外换热管221卡设固定在管道固定卡槽内,外换热管223两端设有密封堵头225。所述外热量交换管22一端设有工质液输入管221、另一端设有工质液输出管2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深层无干扰地热供热系统,包括:取热井(1)、回注井(12),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热井(1)、回注井(12)之间设有工质输送管道(10),所述工质输送管道(10)上设有若干工质抽取泵(2)和循环注入泵(11),所述工质抽取泵(2)下游的工质输送管道(10)上设有气液分离设备(4),所述气液分离设备(4)下游的工质输送管道(10)上设有泥沙过滤设备(8),所述泥沙过滤设备(8)下游的工质输送管道(10)上设有换热设备(9),所述换热设备(9)上连接有供热管道(6)、循环回收管道(8),所述供热管道(6)、循环回收管道(8)之间设有若干热源利用设备(7),热源利用设备(7)之间并联设置,所述换热设备(9)包括换热器安装支架(21),所述换热器安装支架(21)上设有外热量交换管(22),外热量交换管(22)卡设固定在换热器安装支架(21)上,外热量交换管(22)内设有内热量交换管(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深层无干扰地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安装支架(21)包括管道支撑架(211),所述管道支撑架(211)两侧设有若干管道支撑板(214),所述管道支撑板(214)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管道支撑架(211)上,所述管道支撑板(214)上侧设有管道固定卡槽,外热量交换管(22)卡设固定在管道固定卡槽内,所述管道支撑架(211)下端焊接固定在设备固定架(212)上,所述设备固定架(212)下端设有若干固定连接块(2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永祥黄国涛周宏江胡登海郭武孙崇亮徐艳华杨涛段科峰刘尧侯鹏杨云麟张海李根玺王恒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西安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