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系浦系统起搏电极实时阻抗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6838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系浦系统起搏电极实时阻抗监测装置,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一种系浦系统起搏电极实时阻抗监测装置,包括鞘管、起搏导线、起搏电极和传输线,所述鞘管内设有起搏导线,起搏导线的一端与起搏电极相连接,起搏导线的另一端通过传输线与电脑相连接,所述鞘管上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由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调节轮构成,所述第一固定座上与第二固定座上对应设有结构相同的卡槽,所述调节轮上设有的两侧均设有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可以快速的帮助医护人员寻找最佳起搏点,代替了传统手术过程中反复终止手术进行寻找起搏点,并且可以实时将心脏起搏数据传输至电脑并将其显示出来。据传输至电脑并将其显示出来。据传输至电脑并将其显示出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系浦系统起搏电极实时阻抗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系浦系统起搏电极实时阻抗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公知的,系浦系统起搏是将电极直接植入到心脏正常的传导路径上,系浦系统起搏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生理起搏,系浦系统起搏的优势是保留了心脏的正常传导,不仅可以使心脏跳动,还保留了心脏正常的收缩功能,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系浦系统起搏成为了不二之选,在系浦系统起搏植入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选择起搏点,如果起搏点可以位于系浦系统这个通道上,心脏就可以像往常一样跳动,目前医护人员寻找这个起搏点的时候需要不断的将手术停下进行寻找,医护人员需要手动的旋转导线使导线在鞘管内进行移动来寻找最佳的起搏点,每个人的手法不一样,旋转的过程也大不相同,所以这样的寻找方式过于繁琐会增加手术时长,不利于寻找最佳的起搏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系浦系统起搏电极实时阻抗监测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系浦系统起搏电极实时阻抗监测装置,包括鞘管、起搏导线、起搏电极和传输线,所述鞘管内设有起搏导线,起搏导线的一端与起搏电极相连接,起搏导线的另一端通过传输线与电脑相连接,所述鞘管上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由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调节轮构成,所述第一固定座上与第二固定座上对应设有结构相同的卡槽,所述调节轮上设有的两侧均设有卡块,所述调节轮位于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中间通过卡块与卡槽旋转连接,所述鞘管中间表皮断开分为左右两段且起搏导线暴露,第一固定座位于鞘管表皮断开处的左端,第二固定座位于表皮断开处的右端,所述起搏导线上设有螺纹切螺纹位于鞘管中间表皮断开处,调节轮的内表面上设有与起搏导线相配装的螺纹。
[0005]所述鞘管上设有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由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卡簧构成,所述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相连接,所述卡簧环型结构并架设在第二套筒内部卡簧上连接有传输线,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卡簧上均贯穿设有圆形通孔,所述鞘管位于圆形通孔内,卡簧与起搏导线相连接。
[0006]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显示窗,所述卡块为圆柱形结构,卡块的外周面上设有刻度。
[0007]所述起搏导线、鞘管、第一固定座、调节轮、第二固定座、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卡簧均为同一中心轴线。
[0008]所述调节轮的外周面上设有防滑纹。
[0009]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第二固定座内部相连通,螺纹孔内配装
有紧固螺栓。
[0010]所述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为螺纹连接。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鞘管上设置调节装置来移动起搏导线,通过在鞘管上设置套筒结构来辅助起搏导线在鞘管内进行旋转,通过设置卡簧来将起搏导线与传输线进行电性连接,通过传输线将起搏导线的高频微电流传输至电脑进行处理;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可以快速的帮助医护人员寻找最佳起搏点,代替了传统手术过程中反复终止手术进行寻找起搏点,并且可以实时将心脏起搏数据传输至电脑并将其显示出来。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鞘管暴露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套筒结构示意图;1、鞘管;2、起搏导线;3、起搏电极;4、调节轮;5、第一固定座;6、第二固定座;7、显示窗;8、第一套筒;9、第二套筒;10、螺纹;11、卡簧;12、传输线;13、紧固螺栓;14、卡块;15、刻度;16、防滑纹;17、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3]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0014]结合附图1~4所述一种系浦系统起搏电极3实时阻抗监测装置,包括鞘管1、起搏导线2、起搏电极3和传输线12,所述鞘管1内设有起搏导线2,起搏导线2的一端与起搏电极3相连接,起搏导线2的另一端通过传输线12与电脑相连接,所述鞘管1上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由第一固定座5、第二固定座6和调节轮4构成,所述第一固定座5上与第二固定座6上对应设有结构相同的卡槽17,所述调节轮4上设有的两侧均设有卡块14,所述调节轮4位于第一固定座5与第二固定座6中间通过卡块14与卡槽17旋转连接,所述鞘管1中间表皮断开分为左右两段且起搏导线2暴露,第一固定座5位于鞘管1表皮断开处的左端,第二固定座6位于表皮断开处的右端,所述起搏导线2上设有螺纹10切螺纹10位于鞘管1中间表皮断开处,调节轮4的内表面上设有与起搏导线2相配装的螺纹10。
[0015]所述第一固定座5与第二固定座6与鞘管1为一体结构,调节轮4位于第一固定座5与第二固定座6中间进行旋转,通过旋转调节轮4来使起搏导线2进行移动。
[0016]所述鞘管1上设有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由第一套筒8、第二套筒9和卡簧11构成,所述第一套筒8与第二套筒9相连接,所述卡簧11环型结构并架设在第二套筒9内部卡簧11上连接有传输线12,所述第一套筒8、第二套筒9和卡簧11上均贯穿设有圆形通孔,所述鞘管1位于圆形通孔内,卡簧11与起搏导线2相连接。
[0017]所述卡簧11与起搏导线2的电芯相连接,卡簧11为金属材质,可以将起搏导线2的与传输线12进行电性连接,通过数据线将高频微电流传输至电脑,通过电脑分析进行实时阻抗监测。
[0018]所述第一固定座5上设有显示窗7,所述卡块14为圆柱形结构,卡块14的外周面上设有刻度15。
[0019]旋转过程中可以根据刻度15进行调节,代替了传统医护人员手动旋转起搏导线2。
[0020]所述起搏导线2、鞘管1、第一固定座5、调节轮4、第二固定座6、第一套筒8、第二套筒9和卡簧11均为同一中心轴线。
[0021]所述调节轮4的外周面上设有防滑纹16。
[0022]医护人员戴手套的时候会导致手滑,所以设置防滑纹16防止医护人员手部打滑,更加易于旋转调节轮4。
[0023]所述第一固定座5上设有螺纹10孔且螺纹10孔与第二固定座6内部相连通,螺纹10孔内配装有紧固螺栓13。
[0024]不用的时候可以将第一固定座5与第二固定座6拆卸下来,直接将传输线12与起搏导线2相连接。
[0025]所述第一套筒8与第二套筒9为螺纹连接。
[0026]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系浦系统起搏电极3实时阻抗监测装置,使用时通过鞘管1插入心室将起搏电极3送入,送入后通过旋转调节轮4来找寻最佳的起搏点,通过起搏电极3将数据通过起搏导线2与传输线12实时将数据传输至电脑,通过电脑显示出来的数据医生不停的旋转调节轮4就可以寻找最佳的起搏点了。
[0027]另外使用的起搏导线2为3830心脏起搏导线。
[0028]本专利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系浦系统起搏电极实时阻抗监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鞘管(1)、起搏导线(2)、起搏电极(3)和传输线(12),所述鞘管(1)内设有起搏导线(2),起搏导线(2)的一端与起搏电极(3)相连接,起搏导线(2)的另一端通过传输线(12)与电脑相连接,所述鞘管(1)上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由第一固定座(5)、第二固定座(6)和调节轮(4)构成,所述第一固定座(5)上与第二固定座(6)上对应设有结构相同的卡槽(17),所述调节轮(4)上设有的两侧均设有卡块(14),所述调节轮(4)位于第一固定座(5)与第二固定座(6)中间通过卡块(14)与卡槽(17)旋转连接,所述鞘管(1)中间表皮断开分为左右两段且起搏导线(2)暴露,第一固定座(5)位于鞘管(1)表皮断开处的左端,第二固定座(6)位于表皮断开处的右端,所述起搏导线(2)上设有螺纹(10)切螺纹(10)位于鞘管(1)中间表皮断开处,调节轮(4)的内表面上设有与起搏导线(2)相配装的螺纹(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浦系统起搏电极实时阻抗监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鞘管(1)上设有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由第一套筒(8)、第二套筒(9)和卡簧(11)构成,所述第一套筒(8)与第二套筒(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启明肖宜超刘振江周胜华李旭平吴智鸿阳辉涂涛陈明鲜蒋和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